APP下载

开心就好!
——记延安老年大学开心艺术团

2020-04-30李海鸿

金秋 2020年24期
关键词:艺术团海燕排练

文/李海鸿

“玩要玩得开心,活要活得自在”——

1999年创建至今,21年,歌不停,舞不歇,开心一路;21年,下基层、进企业、走厂矿,风采卓然;21年,铁打的团队,友爱的集体,快乐的源泉。21年,围绕着“开心”大做文章,一路唱着“老百姓的歌”、跳着“老百姓的舞”。巍巍宝塔山下,绵绵延河水旁,常斌和他的延安老年大学开心艺术团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旋律,充分挖掘黄土文化,歌颂新时代,礼赞新延安,抒发黄土儿女的豪迈之情,展现中老年人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成功打造了一张声名远播的“开心”品牌,让无数参与其中的中老年人收获了快乐,愉悦了身心,赢得了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七八月间刚做完右膝盖手术还不到40天,年逾古稀的常斌还是没有听从医生的嘱咐,拖着一条还没恢复彻底的病腿回到延安老年大学的排练室,带领队员开始为国庆节抓紧排练节目。只是这回的排练和以前成百上千次的排练有些不同,常斌虽然依旧身兼演员、编导、团长、后勤等多职,但被“剥夺”了上场参演的机会,受到了队员们的特别保护,大多时候只能动嘴不能动手,大伙小心地盯着他,生怕“轻伤不下火线的团长”有个闪失,影响了正常的排练。

1969年从军,在北京二炮某部从事文艺工作,退休后又在北京军艺、北京舞蹈学院进修编导专业的常斌,大半生与歌舞为伴,蹦蹦跳跳早已成为生活日常,哪有队员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相比“多动”的往年,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开心艺术团“文静”了许多,常斌和团员们此前大多时间只能在家里待着,彼此间靠手机微信联系沟通。3月份,看到全国人民都在为抗击疫情驰援武汉、积极贡献力量的时候,常斌和团员们坐不住了,他们积极响应中国文联党组关于要用文艺加强疫情防控的正面宣传、鼓舞群众斗志、凝聚强大正能量的要求,团员们踊跃参加了由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延安老年大学开心艺术团、延安老年大学天一分校协办的“向逆行者致敬,以‘艺’战‘疫’”线上选拔大赛。在全省包括声乐、舞蹈、旗袍秀、书画、诗朗诵等在内的500多个作品中,开心艺术团成员常斌、惠晓萍、曹敏、周延莉、张彩琴、吕延琴、曹玉梅等二十多人参演了舞蹈、独唱、旗袍模特秀、诗朗诵等节目,并将获得的奖金捐赠给武汉协和医院,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了力量。

生活中的常斌是个爱热闹的人,他喜欢人多,喜欢蹦蹦跳跳。1999年10月刚退休那阵子,忽然没事做了,他一时有些不习惯,心里空落落的。

面对随后大把可供消遣的自在日子,常斌很快调整了心态,开始规划起自己的退休生活。每天清晨,他到广场上跳舞,锻炼身体,日子一久,逐渐结识了很多“练友”,加上自身有一定舞蹈基础,慢慢就成了大家的义务教练,他带着老人们跳操、跳舞,老人们很开心,亲切地称他为老师。眼看着学生越来越多,常斌有点不满足现状了,在他内心里,一直梦想着有一个更大、更宽广的舞台,可以让他把在健身和娱乐上的灵感、创意更好地拓展发挥。于是,一直酝酿多年要创办艺术团的梦想油然而生,不可抑制。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练友”们一说,大家异口同声表示赞同,马上踊跃报名,不到十天工夫,就聚集了二十多人。人有了,就涉及到问题关键所在:运行资金。一个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的团队,想要一开始就找到资金扶持,基本上不大可能。当下大家一商量,团员们二话不说,每人拿出500元集资入股,购买了所需的服装、道具等简单物品,一个中老年演艺团体从此在延安的黄土地上诞生了。

当时的延安,类似的艺术团队还很少,很多老人听闻常斌创办了组织大家唱歌跳舞的队伍,纷纷报名入团。这些人中间有教师、记者、干部,还有下岗职工,年龄最小的40多岁,最大的68岁,一下子就组成了有50多人的艺术团队。开始取队名,考虑过取“黄土情”“圣地情”之类,后来再一商量,大家觉得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寻找快乐,还不如简单直接点,干脆就叫“开心艺术团”,既通俗好记,又旗帜鲜明地向大家宣告:来这里,开心过好每一天!

常斌多年的梦想成真了,他就此挑起艺术团业务团长的担子,承担了编导、演出、化妆、服装设计等一系列的重任。艺术团的成立,是他人生一次新的跨越,让他一下子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而随之而来的各种未知状况,却也让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积极应对扑面而来的各种压力。刚开始活动,为了购买到合适的音响器材、服装道具,他和队员们走街进店,细挑精选,尽可能做到“少花钱,买好货”。为了节省资金,他们往往购买一些半成品的道具,比如一把扇子、一顶秧歌伞,回来后再动手添枝加叶,制成演出所需的成品。有时候,常斌还要担当服装设计师,亲自操刀裁剪,粘贴流苏花边,做成合适的演出服饰。开始团里没有固定活动场地,常斌就找到原来供职的电信公司,临时借用人家的闲置办公场所进行排练。中途又辗转到凤凰办事处、延安机械厂等地组织排练。后来才在延安老年大学有了固定的活动、排练场地。

“要开心,你就来!”

21年里,本着“从群众中来,让群众快乐”的原则,开心艺术团敞开大门,对所有中老年人来者不拒,来自各行各业的一千多名中老年人在这里尽情歌舞,乐享人生。

队员黄玉梅,是2019年加入艺术团的,此前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常年四处求医问药,精神状态一度低迷。入团后,和大家一起排练节目,闲话家常,外出演出、游玩,状态竟然一天天好了起来。做过乳腺癌手术,好转后曾经一度想做生意的郭冬梅,后来加入了艺术团,和姐妹们一起开心歌唱、尽兴蹦跳,身体各项机能日渐恢复正常,让她自己和家人都喜不自禁。而这样的欢喜对队员高海燕和家人来说,更是比得上任何灵丹妙药。2010年,高海燕患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大量服用激素,造成严重骨质疏松、腰骨裂,几近瘫痪,一度只能靠轮椅生活。作为同事、朋友,常斌对她的病情十分关注,在她的病情稍稍好转时,鼓励她参加艺术团的活动。心中一直渴望登上舞台、展示自己的高海燕弯腰驼背走进了排练室,团里为她精心排练了舞蹈《烟雨江南》《新走西口》等曲目。演出那一天,三四个队友小心帮着她换好衣服、精心化了妆,大幕拉开,当光彩照人的高海燕以精美的扮相在舞台中央翩然起舞时,台下的观众被打动了,观众席里高海燕的家人亲朋十几口人红了眼圈,手机、相机连续抓拍,留下了让一家人回味无穷的最美的瞬间。卸妆后,高海燕激动地对大家说:“感谢艺术团,我的心愿达成了,满足了。”

“歌舞不是良药,开心却可以治病!”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到团里,虽然他们年纪大了,老胳膊老腿没有了年轻人的柔软灵活,却有着一股年轻人少有的韧劲和认真,从基本的踢腿拔筋练起,日复一日。腰酸了,腿疼了,流汗了,尽力了,也就逐渐入了门,可以合着音律,开口唱、随心跳了,开始一次次登临各种大大小小的舞台,把中老年人最富朝气、最有活力的精彩一面展示给世人。

这些年来,开心艺术团人员不断增加,规模日渐扩大,排演的小品、歌舞、陕北说书、模特表演等节目,全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黄土风情三部曲》《山川秀美好风光》《兰花花》《哪达达不如咱山沟沟好》,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目,在延安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都深受欢迎。开心艺术团不仅从不缺席延安本地的重大庆典、企业、社区的活动以及各种公益演出,还曾奔赴无锡、西安、南京、杭州、昆明、五台山等地演出,甚至走出国门到韩国进行演出。庆祝建党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毛泽东诞辰126周年,“中华不老城”体育文艺风采展示大赛、陕西电视台春晚、延安元宵节、洛川苹果节等,也都留下了团员们且歌且舞的靓丽身影。

21年,320多个大大小小的奖项,各种证书、奖牌、奖杯,延安老年大学的荣誉室里,所有的褒奖见证着一个艺术团队从小到大、从普通到卓越的奋斗历程,凝聚了常斌和队员们日久天长的辛劳和汗水。只是和眼前的荣誉相比,常斌一直觉得“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他最享受的还是每一次成功演出后满满的成就感,享受和团员们朝夕相处时其乐融融的氛围。所以,即便腿伤未愈,他还是回到了排练室,回到了团员们中间,带着大家载歌载舞,开心向前。

编后

从今年第三期开始,“我们的艺术团”栏目先后采访报道了陕西省十个地市的老年艺术团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了各地市老年人追逐艺术之梦、唱响多彩夕阳红的精神风貌。采访中,各地市老干局和各艺术团队对记者的采访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艺术团的团员们更是拿出他们的绝活,展现出艺术团最好的状态。精彩的演出震撼着记者,优美的文图记录下这些美妙瞬间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一同感受到了不同艺术团队的魅力。到12期,今年各地市艺术团的报道圆满结束。这个栏目会一直保留。夕阳唱晚,永不停止。

猜你喜欢

艺术团海燕排练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无愧于时代的少儿文艺创作——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创作实践为例
两个大忙人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
鸟雀排练忙
“心连心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