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和腹腔液糖类抗原125 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 分期的相关性

2020-04-30杨曼春曹小勇

安徽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期组腹腔血清

杨曼春,曹小勇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虽属于良性疾病,却有恶性行为,可以侵及周围组织,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1]。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寻找有效的标志物有助于提升其早诊早治效果,目前临床研究显示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血管内皮 生 长 因 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Toll 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等在EM 病人血清及腹腔液中均有明显提升[2-6]。但针对CA125 的报道中,不同分期病人CA125 的变化情况并不完全一致[7-8],这提示CA125 对EM 严重程度的作用可能受其它因素影响,本研究拟引入TNF-α等指标的交互作用,探讨血清及腹腔液CA125 水平与EM 分期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 年1 月至2018 年5 月荥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EM 病人89 例为EM 组,参考美国生育学会提出的修正EM 分期法(the revised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r-AFS)将病人划分为Ⅰ~Ⅳ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女性80例为非EM 组。EM 组年龄范围为21~39 岁,年龄(28.71±3.15)岁;孕次范围为1~4 次,孕次(1.97±0.53)次;病程范围为1~10年,病程(4.82±1.85)年;单侧盆腔病变41 例、双侧盆腔病变48 例;Ⅰ期11例、Ⅱ期23 例、Ⅲ期34 例、Ⅳ期21 例;体质量指数(BMI)(19.17±1.58)kg/m2;月经周期(29.19±5.28)d。非EM 组年龄范围为20~38 岁,年龄(29.10±3.32)岁;孕次范围为0~4 次,孕次(1.31±0.41)次;BMI(19.52±1.57)kg/m2;月经周期(28.80±6.21)d。两组病人年龄、BMI、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EM 病人纳入标准: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EM;原发EM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非EM病人纳入标准:同期于体检科接受健康体检,盆腔正常,各检测指标无明显异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EM 病人排除标准: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术前3个月内应用激素类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非EM病人不另设排除标准。

1.3 检测指标 EM 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术中经穿刺针吸取子宫膀胱凹陷或子宫直肠凹陷处腹腔液5 mL;非EM组入组后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VEGF、IL-6、TNF-α水平,其中VEGF、IL-6试剂盒购自武汉新启迪,TNF-α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水平,试剂盒购自厦门波生。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按x±s表示,多组间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方差齐)或Tamhane T2检验(方差不齐)。各实验室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方法分析。CA125与r-AFS分期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CA125对鉴别r-AFS分期Ⅲ~Ⅳ期与Ⅰ~Ⅱ期的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CA125及CA125与其它检测指标的交互作用与r-AFS分期的关系采用逐步进入的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检验,纳入标准0.05,剔除标准0.1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比 不同r-AFS 分期EM 病人及非EM 病人血清各检测指标对比:血清CA125 水平对比,EM Ⅳ期>EM Ⅲ期组>EM Ⅱ期组、EM Ⅰ期组及非EM 组,且EM Ⅱ期组>非EM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VEGF、IL-6、TNF-α等指标对比见表1。不同r-AFS分期EM病人腹腔液各检测指标对比:腹腔液CA125 水平对比,EM Ⅳ期组>EM Ⅲ期组>EM Ⅱ期组、EM Ⅰ期组及非EM 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VEGF、IL-6、TNF-α等指标对比见表2。

表1 不同r-AFS分期EM病人及非EM病人各血清检测指标对比/

表1 不同r-AFS分期EM病人及非EM病人各血清检测指标对比/

注:与非EM组对比,aP<0.05;与EM Ⅰ期组对比,bP<0.05;与EM Ⅱ期组对比,cP<0.05;与EM Ⅲ期组对比,dP<0.05。EM为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为糖类抗原125,VEGF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L-6为白细胞介素-6,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非EM组EM Ⅰ期组EM Ⅱ期组EM Ⅲ期组EM Ⅳ期组F值P值TNF-α/(ng/mL)0.96±0.21 1.07±0.34 1.32±0.36a 1.81±0.39abc 1.84±0.48abc 58.922 0.000例数80 11 23 34 21 CA125/(IU/mL)15.57±7.14 22.98±13.73 32.03±13.17a 74.97±17.52abc 109.50±36.18abcd 173.491 0.000 VEGF/(pg/mL)117.03±47.31 158.35±50.91a 206.11±39.27ab 259.88±49.83abc 319.23±48.02abcd 107.515 0.000 IL-6/(pg/mL)118.79±29.74 107.10±17.04 126.60±23.30 151.74±39.73abc 181.97±38.33abc 21.392 0.000

表2 不同r-AFS分期EM病人各腹腔液检测指标对比/

表2 不同r-AFS分期EM病人各腹腔液检测指标对比/

注:与EM Ⅰ期组对比,aP<0.05;与EM Ⅱ期组对比,bP<0.05;与EM Ⅲ期组对比,cP<0.05;EM 为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 为糖类抗原125,VEGF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L-6为白细胞介素-6,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ng/mL)1.00±0.28 1.28±0.32a 1.75±0.40ab 1.75±0.23ab 21.902 v0.000组别EM Ⅰ期组EM Ⅱ期组EM Ⅲ期组EM Ⅳ期组F值P值例数11 23 34 21 CA125/(IU/mL)24.08±12.47 28.34±12.71 79.35±16.34ab 111.40±42.22abc 57.843 0.000 VEGF/(pg/mL)153.52±55.76 205.41±44.86a 232.49±43.04a 330.73±45.61abc 45.255 0.000 IL-6/(ng/mL)116.73±17.15 125.40±29.81 150.04±28.48ab 178.32±25.04abc 19.110 0.000

2.2 EM 病人血清及腹腔液CA125 与其它指标相关分析 EM 病人血清CA125 与腹腔液CA125 呈高度正相关(r=0.868,P<0.001),见图1;EM 病人血清CA125 与VEGF 呈 高 度 正 相 关(r≥0.800,P<0.001),血清CA125 与IL-6、TNF-α 呈中度正相关(0.400≤r<0.800,P<0.001),见表3;EM病人腹腔液CA125 与VEGF、IL-6 及TNF-α 均呈中度正相关(0.500≤r<0.800,P<0.001),见表4。

图1 EM病人血清CA125与腹腔液CA125线性相关分析

表3 EM病人血清CA125与其它实验室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

表4 EM病人腹腔液CA125与其它实验室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

2.3 血清和腹腔液CA125 与EM 分期相关性分析 血清CA125 与EM 分期呈高度正相关(rs=0.841,P<0.001);腹腔液CA125 与EM 分期呈中度正相关(rs=0.799,P<0.001)。

2.4 血清和腹腔液CA125 对鉴别EM Ⅲ~Ⅳ期与Ⅰ~Ⅱ期病人效能 病人血清和腹腔液CA125 对鉴别EM Ⅲ~Ⅳ期与Ⅰ~Ⅱ期病人均有良好的效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978、0.980,见图2。由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考虑早期检测便捷性,二分类logistic分析仅取血清CA125进行分析。

图2 血清和腹腔液CA125鉴别EM Ⅲ~Ⅳ期与Ⅰ~Ⅱ期ROC曲线

2.5 血清CA125与TNF-α 的交互作用对EM 分期的影响分析 根据表4 结果,血清CA125 与VEGF、IL-6、TNF-α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存在多重共线性可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后,在二分类logistics 回归分析中排除VEGF 和IL-6。纳入EM分期为因变量(Ⅲ~Ⅳ期=1,Ⅰ~Ⅱ期=0),纳入血清CA125、TNF-α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变量(CA125×TNF-α)为自变量(均按连续变量赋值),另纳入病人年龄(20~29 岁=0,30~39 岁=1)、BMI(≥中位值=1,<中位值=0)、孕次(≥中位值=1,<中位值=0)、月经周期(≥中位值=1,<中位值=0)、人工流产史(有=1,无=0)、自然流产史(有=1,无=0)为协变量,经二分类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CA125、TNF-α、CA125×TNF-α 仍是EM 高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5 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E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EM 病人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 明显升高,并认为该指标有助于诊断EM:Chen等[9]报道显示EM病人中血清CA125 阳性(≥35 U/mL)者68.4%,而健康人群仅26.7%;Socolov 等[10]对169 篇临床报道进行总结分析,指出CA125 是鉴别诊断EM 及指导随访干预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EM Ⅱ期以上病人,其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非EM病人,提示其对诊断EM 有一定作用,且随着EM 分期的升高,血清及腹腔液CA125均呈一定程度的升高趋势,提示其对评估EM 严重程度也可能有一定作用。EM 病人血清CA125水平升高,主要是因为内异病灶种植部位腹膜被损伤[11]:正常情况下,腹腔屏障只允许少量CA125进入血液循环,而腹膜损伤后,大量CA125进入血循环,使血清CA125 水平升高,且病情越严重,腹膜损伤越严重,因此高分期病人血清CA125水平更高。EM病人腹腔液CA125水平升高,则可能是因为:腹腔液是异位内膜生存的重要环境,而异位内膜分泌CA125的功能是正常内膜2~4倍[12],病灶种植及炎症反应则会导致CA125释放进入腹腔液。

上述结论同时提示,病人r-AFS分期越高,血清及腹腔液中CA125水平越高,但临床实际中往往难以观察到CA125严格按照上述趋势变化:本研究中虽然能够利用血清及腹腔液CA125 水平鉴别Ⅰ~Ⅱ期与Ⅲ~Ⅳ期病人,但EM Ⅱ期组血清及腹腔液CA125 水平均与Ⅰ期组接近,且EM Ⅰ期组血清CA125 水平与非EM 组接近;刘颂平等[13]报道显示EM Ⅰ~Ⅱ期病人血清CA125 水平与非EM 病人接近;朱琳等[14]报道显示EM Ⅰ~Ⅱ期病人血清CA125水平与Ⅲ~Ⅳ期病人接近。上述结果一方面可能与因为不同试剂盒对CA125检测精度不一致,另一方面则可能与CA125特异性较低有关,已有报道证实CA125与心脏疾病、肿瘤等其它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15-16]。但同时,这可能也提示CA125 对EM分期的影响,可能受到其它因素的协同影响。

基于此,本研究另纳入其它与EM 发生及发展有关的因素,包括VEGF、IL-6和TNF-α[17-18],分析显示,在血清和腹腔液中,CA125均与上述指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尤其是与VEGF和IL-6相关性较强,且多元线性回归显示CA125与VEGF和IL-6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提示CA125 的变化可能直接受VEGF 和IL-6 变化的影响。而血清CA125 与TNF-α的共线性关系较弱,经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是EM 高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CA125对EM分期的影响可能受到TNF-α的协同影响,这可能是造成不同研究[7-8,13-14]中,随着病人者r-AFS 分期越高,病人血清或腹腔液CA125 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的原因之一。

综上,血清和腹腔液CA125 均随着EM 病人r-AFS 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对鉴别Ⅲ~Ⅳ期与Ⅰ~Ⅱ期病人有较好的效能;血清CA125可能通过与TNF-α 协同作用,共同影响EM 的病情发展。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纳入观察指标较少,且欠缺病理机制性探讨,因此仍难以反映CA125 与r-AFS 分期的内在关系,有待后续研究补充。

猜你喜欢

期组腹腔血清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与矿物质和骨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TEG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