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镇痛联合分娩技术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不良反应

2020-04-30

北方药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卡因疼痛感初产妇

龙 玉

(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江苏 南京 211800)

自然分娩常用于精神状态良好、产道以及产力正常的待产妇,虽然相比剖宫产风险低,产后恢复快,但产生的剧烈疼痛感可引起内心恐惧、不安、焦虑、抵触等应激反应,还可引起强烈的肉体疼痛,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增强产妇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延长产程,抑制子宫收缩和血管收缩,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此还需合理选择一项镇痛方法[1]。早期常运用心理安慰、子宫按摩缓解疼痛感,分散注意力,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无法在根本上缓解疼痛感,为此部分学者提议运用药物镇痛,其是一种可靠的分娩镇痛方式,通过椎管内给药可发挥给药方便、起效迅速、安全性高、镇痛效果显著等优势,更利于保证分娩工作顺利开展,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产伤[2]。本文分别对比了两种干预方式的优势以及在初产妇镇痛中的作用,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120例初产妇作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8年3月12日至2020年7月18日完成。入选标准:①产妇认知能力、精神状态正常;②产妇均为足月妊娠,且无阴道分娩禁忌;③产妇经骨盆测量,均在正常范围,且为单胎头位妊娠;④产妇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胎位异常或头盆不称者;②排除存在胎儿宫内窘迫、前置胎盘者;③排除既往存在子宫手术史者;④排除对麻醉药物过敏史者;⑤排除合并妊高症、妊娠糖尿病者。

观察组平均孕周(39.46±1.24)周,平均年龄(24.10±2.65)岁,平均体重(68.95±8.42)kg,平均身高(160.48±3.17)cm。对照组平均孕周(39.22±1.31)周,平均年龄(24.28±2.74)岁,平均体重(68.61±8.31)kg,平均身高(160.55±3.25)cm。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方式,在产妇进入分娩室前,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且带领产妇参观待产室环境,进入产房后,立即给予心理疏导,指导其分娩姿势和呼吸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邀请家属加入,并给予产妇关心和爱护。在产妇疼痛剧烈时,可通过按摩产妇腰髋部、子宫、双侧合谷缓解疼痛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药物镇痛,给予镇痛泵干预,配方为50μg/mL舒芬太尼1支+100mL生理盐水+12mL罗哌卡因(0.75%),首次量10mL/次,随后保持每小时0.5~1.0mL速度持续泵入,Pca:8mL/次,锁定时间20min。同时还可给予分娩球干预,一对一导乐护理,协助产妇坐位,要求产妇坐于分娩球上,上下弹坐,左右晃动骨盆;在采取直立位时,需将分娩球放于床上,并要求产妇站于床旁,抱住分娩球,将头靠在球上,身体前倾;在采取蹲位时,将分娩球贴在墙壁,蹲在墙边,顶端置于产妇肩胛骨水平;在采取跪姿时,跪于垫子上,姿势同直立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求家属共同参与,保护产妇安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妊娠结局、Apgar评分(新生儿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Apgar评分[3]:评估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的窒息程度,重度窒息为0~3分;轻度窒息为4~7分;正常为8~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当数据存在统计差异,用P<0.05替代。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对比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程对比

2.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n(%)]

2.3 两组Apgar评分对比

两组对比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无统计差异性(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Apgar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1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寒战,对照组1例出现寒战,两组对比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部分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为能够免受宫缩疼痛,但产后具有并发症多、风险高等特点,不利于推广。而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具有产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分娩过程中,可因为产道挤压和子宫收缩,刺激胎儿呼吸中枢,促使胎儿呼吸道和肺内羊水与黏液流出,降低窒息和肺炎发生率,虽然自然分娩值得推广,但产生的强烈疼痛感可导致产妇望而却步,因此需注重产期镇痛干预,从而保证分娩顺利开展,避免应激反应产生[4]。

分娩镇痛的目的不仅在于单纯缓解疼痛,还具有保护母婴安全、促进产程更加顺利进行等作用。本次镇痛药选择了舒芬太尼、罗哌卡因两种药物,其中舒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麻醉药,具有麻醉效果可控、脂溶性强、体内残留少、半衰期短等优势,与芬太尼相比,对阿片类受体的亲和力更强;罗哌卡因具有安全性高、心脏系统毒性小、脂溶性低、半衰期短、镇痛效果显著等优势。两种药物通过泵入给药具有镇痛效果完全、起效快等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妇对子宫收缩痛的应激反应,防止交感神经阻滞引起的低血压,进而助于产道阻力消除,减轻产妇疼痛感,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配合分娩球的使用,还可利用重力作用,阻断疼痛神经向大脑中枢信息传导,且不影响运动神经传导,仍可保证分娩顺利开展,减轻分娩疼痛程度,助于产妇盆底肌肉放松,加快产程[5]。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药物镇痛干预更能够改善妊娠结局,主要是因为本次镇痛药选择了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其半衰期较长,镇痛效果显著,能够阻断神经兴奋,抑制神经细胞中钙离子的传导,更好地发挥血管收缩作用,减少出血量,用于初产妇中,可减轻疼痛感,提高产妇依从性,更愿意结合分娩球,从而纠正胎方位,降低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促使胎儿顺利娩出。同时,两组对比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说明,药物镇痛不会对母婴产生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可广泛推广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中。

总而言之,药物镇痛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感,用于初产妇中效果显著,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卡因疼痛感初产妇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