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描造型训练的再认识

2020-04-29黄伟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观察力物象

黄伟新

【摘要】素描造型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和绘画才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美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探索了一种新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促进素描造型的途径,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让学生认识素描的概念;二、让学生认识素描的作用;三、让学生认识素描的功能;四、让学生认识素描的方法。通过以上的改革与创新,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字】素描造型   训练   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30-02

一切造型艺术都需要基础锻炼,包括舞蹈、戏剧等都需要基本功,素描作为造型艺术,它离不开技术,正如罗丹说“轻视技术的艺术家,是永远不会达到目的的。”技术需要基础,没有基础,我们将没办法发展和创造。素描造型艺术,几百年来成为习画者认识自然、研究自然、表现之起端。在造型艺术领域内,除了本身具有创作意义的各种素描作品以外,还有一种作为专业基本功的素描——这里讲的素描,是造型艺术的技术基础。

一、让学生认识素描的概念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倡导新木刻运动的时候,曾经反复地向青年木刻工作者们提出要把“素描基础打得好”,他认为“木刻当前与绘画无异,基本仍在素描”。徐悲鸿先生根据自己作画和教学的丰富经验,也论述过“艺术基也惟描”的道理。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中外美术史的发展也证明素描对于造型规律的研究和表现技能的训练是必需的。我国古代在《论语》中提到:“绘事后素”,其意即绘画之事后于素,现在的说法是在素描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因此,素描就成为造型艺术中的基础科学。齐白石的观点认为 “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而王肇民主张“以形为实质,以神为反映”。

诚然,在素描训练中有许多具体技术性问题。但正确的观察、分析综合的方法,不能缺少辩证的思维力去正确的指导素描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解决由感觉到理解、由理解到感觉,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等既是认识,也是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素描的表现形态是多样的,它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形成的一种。作为造型基础的素描,必须要循规蹈矩,根据学习者各不相同的程度,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严格地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作到心要专、脑要动、眼要准、手要勤的造型训练,这样日积月累,才能逐步做到得心应手。任何取巧、满足于一知半解都不能为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有任何帮助,素描基础是一项没有捷径可走的严肃课目。

二、让学生认识素描的作用

我们为什么学素描?或是不学素描会怎样?如果不学素描,我们会对一切事物的观察力就会降低。素描教学并非将对象一丝不苟地画出来就是最后目的,而是强调要有正确的观察方法,有相应的表现手法。在观察和表现中,要使物象的感觉与理解统一起来。用线和明暗为手段塑造物象的形体,把轮廓、比例、结构、动态、体积、质量感、空间、调子等各种造型因素都能;较具体地描画出来。可以说,除了色彩以外,素描把表现现实生活中具体物象上几乎所有的造型因素都包括了进去。在这个基础上要求“以形写神”,表现出对象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塑造真实而又美的完整形象。

素描有其自身审美价值,在艺术原理上,它同我国传统绘画一样要求意在笔先,物象形举要治繁、形神兼备以及整体和谐这些特点。但在技法上,我认为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平面上塑造出空间的立体形,重视不变和形与可变的明暗色调的统一,因此可以达到逼真地再现的效果。有的人因此就认为这种教学要求会把一幅画弄得同照相差不多,干脆用相机取代,省力又省功。但是,照相不可取代素描,我们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创造思维,即能动地取舍、概括和加工、进行艺术上处理的能力。因此,素描的独特造型语言是不能靠任何现代工具取而代之。

三、让学生认识素描的功能

素描自身有三大功能:

1.自身的审美价值;

2.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

3.美术创作前必备的基本功。

何谓造型艺术的基本功呢?那就是要进行能力的基础训练。

1.敏锐的观察力、包括捕捉对象最生动、最有特色的瞬间和角度的能力、确定对象各部位比例的能力、分析明暗各部分关系的能力,以及整体把握能力。

2.深入刻画对象的能力,善于去塑造对象的比例结构、明暗层次,善于概括、表达三度空间,具体、準确的表达。

3.美感的表现力,形体质量感、空间感、情感、韵律、情调、以及独特的造型语言等方面因素的掌握。提高对客观物象结构规律和造型艺术规律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四、让学生认识素描的方法

素描基础教程应该是锻炼眼睛的观察力、手服从眼的指挥,能把眼睛所感觉到的东西通过你的手表现出来,这也是最低的要求。画素描必须要求认识事物的整体,研究安排画面。整体是艺术最本质的属性。有的老师动不动就帮学生改画,结果却忽略了学生是否能照老师改画的意图画进去,并且也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思想、态度。我觉得老师重要的是引导好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依靠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手和眼的配合去解决问题。

我们现在奉行的素描教学,目的是培养眼睛的观察力、培养手服从眼睛,以表现自己的感受。达·芬奇说 “实践脱离理论是最大不幸” 。因此,素描是进行思考和理解的结合。除了在教室里画素描以外,还要学习理论知识,学习透视学、解剖学等,接触到其它的绘画、其它的文化艺术领域。正如树木,根深又粗,就长得高。引导同学们看此高水平的作品,欣赏、比较其它不同层次的作品,逐渐增加营养,提高认识,然后那些营养自然就能流露在表现上。学习素描,并不是造就一个单画素描的人,而是力求多能,关心别的学科、以提高艺术修养。

学素描,主要是培养塑造形象的能力,在基础素描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锻炼出眼睛的敏锐观察力,善于把自己的热烈感受准确地反映出来,整体的观察、准确而生动的表现,正如古人所谓“心手相师”。适当考虑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的教学比例安排。短期作业锻炼学生快速地表现对象,掌握完整的形体,多以线为主,线面结合。多画些速写、让速写与课堂素描穿插进行。使学生培养成在有限的时间里,从紧张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快而狠、准而精掌握对象的形体关系。长期作业能培养深刻的研究物象组织结构,形体特征、精神物质,使作业深刻、丰富而充实。增深学习者对物象的认识感受、体会和表现。但也容易养成感觉迟钝,冷漠而不带激情地磨画,违背艺术表现需要敏锐而深刻、充实而概括的创造规律。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的结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塑造体积感和空间感的能力。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造型训练就会为素描“俘虏”。一个学生素描磨画得非常细腻,并不决定他将来的成就。主要看他是不是理解了,是不是有创造性地表现,而不是依样画葫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区别,因势利导地让他发展。素描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把你的感受,你能感觉多少,就表现多少。素描造型训练不仅要使学生对造型基础中基本规律的理解、表现方法的掌握,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中的“美”。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观察力物象
数数看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观察力大考验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美国小镇找找看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巫傩面具的文化内涵与造型艺术探究
纤变墨画
观察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