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上的筹边楼
2020-04-29马恒健
马恒健
摊开四川旅游地图,目光沿着317国道向西,掠过阿坝州理县一个叫薛城的小镇后,你所看到的城镇村寨的地名,都具有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征。恰好应了那句诗:西出薛城无乡音。当你收住惆怅的思绪,将眷念的目光再次停留在薛城,停留在镇旁一个叫做“筹边楼”的景点时,一股探古寻幽的冲动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浓郁羌风满古镇西出薛城无乡音
如果要领略“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雄浑苍凉意境,地处杂谷脑河与孟屯河交汇处的边陲小镇薛城,一定会作出确切的诠释。它坐落在熊耳山与笔架山之间一个狭长的坡地,险山环抱,孤城独守——这是川藏茶马古道必经的隘口,在唐朝是名副其实的边塞重镇。
作为一座古镇,薛城的历史确实十分悠久。它古为氐羌之地,地处藏羌汉结合部,川甘茶马古道穿越全境。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为抵御全盛时期的吐蕃由青藏向四川盆地扩张,位于内地通往藏区的茶马古道隘口的薛城,在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设立的薛城戎基础上,升格为薛城县。历宋、元、明、清,薛城一直都是州县所在地,直至1946年才改名薛城镇。从古至今,它历来是保一方平安的边陲重地。
从成都出发,循着317国道绵延的车辙向前,行驶不到200公里,便来到薛城门外。此时,只需跨过绕镇而过的杂谷脑河上的大桥,沿着展示古镇发展历程的浮雕墙的茶马驿道前行,便可径直进入镇内。
一千多年来,曾经多次作为历代戍边之城的薛城,深深地烙下了民族融合的印迹。映入眼帘的,是参天大树掩映下的仿唐民居和川西四合小院;是售卖羌绣、手镯和传统小吃的羌风商铺;是往来穿梭的身着羌、藏、汉各色服饰的人群。一问,方知薛城所在的较场村有原住民近四百人,目前虽然已经是羌、藏、汉杂居,但仍然以世代聚居于这里的羌族人为主。镇内有东西走向的前街、后街两条街道,有东、西两座城门。东门至西门长数百米的前街,在尽量保留原有古镇布局和特色的基础上,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临街的房屋院落修复翻新。细看,一些改造的院墙、屋柱、门框等建筑物,老旧的物件隐约镶嵌其中,而建筑的墙面即便是新筑的,但仍采用以本地石块垒砌的修建工艺。在游人眼里,虽然少了一些沧桑之感,却也古风盎然。
由于地域原因,薛城主产玉米、小麦、荞麦和马铃薯等。因此,玉米面做的金裹银蒸蒸饭、小麦荞麦做的刀片子馍馍和麦粒子、马铃薯做的洋芋糍粑等传统小吃,格外有诱惑力。择一家民风浓郁的餐馆坐定,品种繁多的风味小菜,如盐韭菜、蒜白菜、豆腐乳、水豆豉、土豆花、酸圆根等,令人胃口大开。经餐馆老板介绍,方知早年在当地的盛宴上才能品尝的香猪腿、刺龙苞、驴耳韭、野山菌、核桃花等,如今也能在平日提供,令人大快朵颐。
另外,若你是个三国迷,薛城附近的姜维城,是不可错过的一处寻访历史之地。遗憾的是,询问当地人,他们只知道此城曾经位于镇东不远的山麓。遗迹已不可寻。但是,关于姜维城,世间仍然流传一个颇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蜀汉以前,羌族妇女能征善战,诸葛亮遣大将军姜维到汶山(今四川汶川、理县一带)平乱,屡被当地羌族女兵打败。后来诸葛亮在挑花围腰上织符咒送给羌女,羌女被围腰上的艳丽图案吸引,争相系戴并效仿编织。从此,符咒迷住了她们的心。时间一长,她们便只知挑花刺绣而不思打仗征战了。
传说固不可全信。但这种挑花艺术经羌族人民长期的实践和提炼之后,既汲取了汉族挑花刺绣的基本针法,构图、纹彩又继承了古羌文化的传统,早已具有羌族的风格和特色。如今,羌绣早已成为独特的艺术珍品。
薛城镇内筹边楼见证战争与和平
薛城的文化底蕴,既在于其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和民族融合之地的重要特质,也与当地一座平地突起的小楼有关。此楼,名为筹边楼。
筹边楼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位于原薛城小学内巨石之上,雄伟壮观。楼为正方形二层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通高18米,四角飞檐,青瓦红柱,恰似一颗焕发异彩的明珠镶嵌在危崖之巅。
就具体建制,底楼为正方形,边长7.38米,高4.43米。楼内中部的4根立柱隔成一神龛,神龛上嵌有介绍筹边官员李德裕生平事迹的木制牌匾,给人以肃穆之感。楼外东南两面建有半圈栏杆,栏杆柱顶为须弥座上托莲花瓣。二楼高3.6米,有绕楼一周的栏杆,中为方形大厅,边长3.64米。在厅内,有李德裕伏案筹划军政事宜的雕塑,一副殚精竭虑之态;雕塑上方悬一匾牌,匾牌上“国强民安”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四周板壁及顶部望板,彩绘各种人物故事图案,内容多为李德裕筹边的故事,如商讨军事、协商政务、勘察地形、操练士兵等,人物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见证着筹边楼的荣耀和沧桑。大厅四面各开方形大窗三幅,厅外有一周木栅栏走廊。
佇立厅外廊道凭栏眺望,山坡上树林里隐隐可见羌寨碉楼,杂谷脑河里的雪水泛着清亮波光。环顾四方,青山如黛;放眼天边,雪山皑皑。当年李德裕在此凭栏,感慨万千地写下诗句:“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分弓了,看剑罢,倚栏时。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如今游人们伫立筹边楼之上四望,无不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北有高耸的熊耳山、笔架山为其屏障,南有如屏的马鞍山为其依托,清亮的杂谷脑河水自西向东在楼下奔流,葱茏的苹果树、花椒树环绕簇拥。鸟瞰古老薛城,街巷纵横,屋舍栉比,杂谷脑河桥上商贩穿梭,傍城而过的317国道上车来人往。
据薛城民俗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如今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筹边楼,曾毁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场罕见的大洪灾,现存的筹边楼是清乾隆年间修建,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由于多年风雨侵袭,已有倒塌的危险。2005年,四川省及阿坝州、理县投入资金27万元,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保证安全”的原则,对筹边楼进行了保护性修复。2008年汶川大地震,此楼部分受损,当地政府又及时进行了维修。并在筹边楼周围新建映月亭、听溪亭和望山亭等人文景观,加强了对筹边楼的管理和保护,供游客免费游览。如今,筹边楼已成为阿坝州百里藏羌文化走廊中的一处靓丽景观。
另外,在现代史上,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在杂谷脑河流域建立苏区,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者们曾决策于筹边楼上。在薛城名为宁江门的古城门券拱外侧,刻有“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奋斗到底”等标语,迄今清晰可见。
熊耳山下,杂谷脑河畔,早已不见旌旗狼烟和刀光剑影。薛城古镇与筹边楼,亦是战争与和平的见证者。
万古良相镇此楼 薛涛题诗天下闻
在这藏、羌、汉杂居的地区,蓦然置身庄严的大唐边关,真切目睹悠远的大唐风韵和现代史上的战争与和平,令人恍如隔世。具体来说,尤其令人感怀的便是前文提及的筹边官员李德裕,以及后来登上筹边楼、留下千古名作的女诗人薛涛的故事。
当年,唐蕃对峙,边境战事频仍。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为加强战备、激励士气、筹措边事,在薛城古镇修建了“筹边楼”。据《理番厅志》记载:“李德裕克吐番……于松建七层楼、茂建镇岷楼、维建筹边楼、汶建七盘楼以重边防。”这李德裕颇有战略眼光和讲究斗争策略,他并没有把筹边楼作为纯粹的军事要塞,而是将此楼同时作为与少数民族首领调和关系、联络感情的交际场所。据《通鉴》记载:“德裕至镇,作筹边楼,图蜀地形,南入南诏,西达吐蕃。日召老于军旅、习边事者,虽走卒蛮夷无所间,访以山川、城邑、道路险易,广狭远近。未逾月,皆若身尝涉历。”由此可见李德裕建此楼之后,并未有丝毫懈怠,反而备加警惕。
筹边楼上莺歌燕舞,筹边楼下厉兵秣马。在这一时期,李德裕组建军民一体的“雄关子弟”,积极改善粮草供应方式,形成了卓有成效的边疆卫戍格局。在他的任期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了长达60多年的维州城(今阿坝州理县),从而成功地西拒吐蕃,南拒南诏。因李德裕政绩卓著,清政廉洁、颇有名望,老百姓在筹边楼内塑其像,供世人参拜祭祀。此后,李德裕在唐文宗时期两度为相,因政绩卓著,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
大和六年(公元832年)11月,李德裕奉调离蜀,唐蕃之间随即冲突又起。此时,一位真正令筹边楼声名远扬的人物,心怀对李德裕的景仰,忧虑着动荡的边境,思绪万千地登上了此楼。她,便是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
薛涛登筹边楼,不仅仅是瞻仰凭吊。但谁也不会想到,恐怕连薛涛本人事先也想不到,一首气势之大、境界之高、寓意之深的七言绝句,竟从扶栏临风的她的口中吟诵而出:“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平临云鸟八窗秋”言筹边楼之崇高,四望天高云淡;“壯压西川四十州”点明筹边楼据西川形胜之地和李德裕建楼的用意。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由于将军们眼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战争,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以至连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受到战争的威胁。区区一位从九品官阶的校书,何来如此胆略与卓识?
其实,早在薛涛初识提携她的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时,便以即席所赋的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七言绝句而声名鹊起。此后她在韦皋府邸参与一些案牍工作,后经韦皋举荐成为“校书郎”,从事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在此期间,薛涛的眼界大为开阔,其诗章和气质,已初具壮志和霸气。然而,这似乎不足以培养她的胆略和远见。老天不知是惩罚她还是成全她,她在权倾西川的韦皋府衙里,不知不觉恃宠而骄,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后来连韦皋也不再护她了,将她罚至松州(今阿坝州松潘县)。
松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兵荒马乱。身处如此蛮荒之地,薛涛开始反省自己的轻率与张扬。同时,她也对那一带的风土人情、边塞时局作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登上筹边楼的薛涛,其目光已穿越千山万水,其诗意已是壮阔豪放,其情怀已是家国天下。楼不在高,有诗则名,筹边楼也因此名扬天下。
当然,对筹边楼所在的薛城,薛涛也吟诗赞美:“梓橦塔下南沟水,笔架奇峰穿入云,高登熊耳望美景,赛过江南是薛城”。
(本文选自: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