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体裁教学
2020-04-29刘云
刘云
所谓童话,是指在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按照作者内心愿望和幻想的逻辑,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方法編织而成的故事,其丰富大胆的想象,清新纯美的语言,曲折离奇的情节,质朴单纯的道理,都深深吸引着孩子。统编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童话作品,但是很多一线的老师在教学童话时,并没有从童话这种题材的特殊性上区别对待,而是和其他体裁的课文一样进行教学,使得孩子们在学了两三年的童话故事后,依然不知道童话的特征,那就更谈不上好好编童话故事了。
儿童为什么喜欢童话?因为他们可以在童话里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自己的焦虑,获得游戏般的快乐体验。因此,笔者以为,读童话故事、讲童话故事、演童话故事、编童话故事等语文技能,是童话教学的重点所在。
首先,要带领孩子读好读懂童话故事。童话里的文字,就像童心幻化出的一个个小精灵,跳跃在故事里。这些童言童语的运用,是童话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所在。读故事,除了常规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绘声绘色地读,读出不同人物的声音,并辅以相应的神态、手势、等肢体语言。如《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全文用对话表达内容,用对话展开故事,用对话推进情节发展。鸟儿的话,淡淡的,但是教学中,笔者们要引导学生好好感受鸟儿淡淡的话语中包含的急切、忧伤与快乐,通过感情朗读并适当配上鸟儿的飞、对着灯唱歌等情节体会鸟儿珍惜友情、信守诺言、执着勇敢的美好品质。除此之外,在教学童话时,还要给予学生静心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情感对接,将自己想象为故事中的人物,只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才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再者,要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的规律,读懂童话故事的回环往复和波澜曲折,感受故事的妙趣横生。
其次,要鼓励孩子复述童话故事。统编教材对复述故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梯度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在低段的童话阅读教学中,应以“趣”为主,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饶有兴趣地听故事、读故事,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复述的支架,比如理清童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让学生做一些完形填空,或指导学生列出表格等等,如贾志敏老师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的四问:“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了?”“他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用?”“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吗?”就是按因果结构,让孩子基于以上问题把握课文大意,然后借助支架把故事比较完整地复述出来。到了高段,应先引导学生浏览文章,从故事的发展顺序中理清思路,提取故事的“六要素”,形成对文本的初步理解;再读故事,重视童话故事的情节,利用小标题进行概括,使情节一目了然;最后,寻找故事的伏笔,关注起承转合、回环反复的结构,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大胆放手,在师生的对话中让学生准确、简洁地概括出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习得方法的同时,也将故事铭记心间。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文章,急性子顾客三番五次地跑去店里要求更改,慢性子裁缝总是不紧不慢地答应,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要引导学生去文中找出伏笔,找出相关的依据,才能更好地读懂故事,复述的时候才能讲出故事的趣味性。
第三,要指导孩子们演童话故事。一个童话故事,就是一台童话剧。角色扮演,是学习童话的好方法。学生在表演童话的过程,其实就是与童话故事融为一体的过程,在读的基础上表演童话,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演故事强调体态语和口语的配合,可以配上音乐和道具,可以演一部分,也可以演全篇,甚至可以创编成童话剧的形式。当学生走进自己扮演的童话角色中,他就自然能够读懂童话,读透童话,真正成为童话的一分子。
最后,是指导学生创编童话故事。创编故事可以在课始,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插图,展开想象,然后与课文对照,看看与作者的思路有什么异同;也可以在课中,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模仿着创编一个相似的段落。也可以在文中的留白处,如提示语的省略处,情节略写处,关键地方的搁笔处,结尾的意味深长处等。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七颗钻石》中“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一句时,就抓住了一个关键空白点——这一罐子水到底哪来的?让学生:想一想,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这就把故事情节巧妙地接起来了,让故事里套着故事,推进教学。这样的创编训练,学生感兴趣、易上手、有内容。再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文章结尾处,最后衣服到底做成了没有呢?或者换一种思路,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呢?学生脑洞大开,编出的故事可以说也是妙趣横生。有了这样的创编训练,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能力以及写作水平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成为“童话大王”。
总之,童话的教学,一定要从文体特点出发,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阅读,进而学会表达。◆(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新余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