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从理解到转化的自然推进
2020-04-29费丽丽
费丽丽
毛主席创作的《七律·长征》被统编版编者编选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毛主席以恢宏的气势、精练的文笔,展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展现了红军战士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针对这首诗的特点,语文教学该如何落实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呢?
一、整体把握,在梳理文脉中理解古诗内容
这首七言律诗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在深入理解关键性词语的基础上,整体上关注诗歌的核心内容,更好地推进学生核心能力的生长。
从具体的学情来看,这首诗的大意理解首先就应该从一些生僻的词语入手,为此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的方式,理解了“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并通过图片的激活和印证,让学生感受五岭的连绵起伏,想象乌蒙山雄伟的气势;其次,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诗词内容,比如“只等闲”一词的理解,学生就可以调用自己原始语言储备,利用已经积累的“等闲之辈”等词语,将词语理解为平常之意,并紧扣诗歌中后续的诗句,通过文本的语境来印证自己的认知思维,真正认识到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只等闲”来描写的,从而找准诗歌所罗列的素材与关键性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紧扣一个词语而达到解构全诗大意的作用。
在这一板块中,教师一方面引导通过工具书理解了生僻词语的大意,同时也以词语的大意为基础,梳理了诗歌表达的脉络,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罗列内容,在认知分类中明晰创作思路
由于古体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语言习惯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时也只能从字面意思上形成初步的感性体验,而要想真正洞察诗歌的内涵,就需要对其所描写的内容进行资料的补充和介入,从而对诗歌的内容有通透、透彻的了解。
比如教学这首诗歌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补充“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过程,让学生对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历形成深入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相机组织学生对诗歌所罗列的事件进行概括,并进行分类,很多学生敏锐地意识到:这些事件都与长征途中的“山”“水”相关。此时,教师出示诗歌的前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让学生认识到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些事件,是为了与诗歌的前两句形成统整、总分关系。
有了这样的认知,学生不仅借助材料通透地把握了诗歌中的事件,更为关键的是借助诗歌的语言材料,与文本的内容进行了整体性构建,在分类的过程中明晰了作者的内在构思,为促进自己整体性把握文本的意识提供了抓手。
三、探究典型,在积极探究中感知表达效果
素材有着其典型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一方面揣摩作者选择这一素材的用意,另一方面则要关注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素材的,从而借助对素材典型性价值的探究,体察作者如此表达的整体性效果。
比如教学“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教师补充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背景资料和事件细节,然后组织学生探讨作者为什么要在诗歌创作中选择这两件事情,而且将这两件事情浓缩在同一句诗中。很多学生在理解大意和背景资料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两件事件有着鲜明的对比价值,是体现红军勇敢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人是如何运用这两个事例的,很多学生将关注力聚焦在“寒”“暖”這两个反义字上,学生的体验从事件本身向着诗歌语言文字的内核进发,从“暖”字中感受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时的轻松愉悦,从“寒”字中感受到了红军为了夺取泸定桥准备背水一战的决心……
对于典型事件,诗人采用了置放在同一句诗中进行对比的方式,巧妙地利用“寒”“暖”字的对比,将内在的心境进行了巧妙展现。
四、点面联系,在相互映衬中厘清彼此逻辑
经历了上述板块的教学,学生理解了诗歌大意、厘清了作者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内在结构。这就为落实本单元语文学习要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从整体性把握诗歌的角度,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展开教学。
事实上,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点面结合已经有所了解,这首诗的教学就不用纠缠在“什么是点面结合”等概念性认知的层面。为此,教师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教学:首先,从整体上了解,整首诗中哪些描写到了“面”,哪些地方描写到了“点”,让学生厘清“万水千山”与下文中的乌蒙、五岭、金沙江、大渡河、岷山之间的关联,从而明晰诗歌中的点、面的内容;其次,组织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在这首诗的创作中运用“点面结合”的策略有什么作用,感受这种写作方法在表达效果上的独特魅力;最后,紧扣点与面之间的关联,对诗歌中“点”的内容进行深化和揣摩,比如:红军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在爬雪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经历了这样三个层次,教师就将教学的关注点从内容转向了写作方法,使学生对点面结合有了更加深入而理性的认知,这就为学生后续的写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