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自由革命与专制命运
2020-04-29张沐华
【内容摘要】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认为,法国中央集权有其历史作用,但绝对君主制却是一种不稳定的政治制度。面对旧制度的弊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主动求变,进行政治改革,但却加速了旧制度的解体,由此产生了改革悖论。最终,旧的制度已经解体,但新的制度却迟迟不能确立,结果导致守旧势力卷土重来。这些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不断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勇气,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团结带领人民,破除利益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确保党的事业顺利开展,社会公平公正,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关 键 词】时代背景;悖论解析;总体评价;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05-0205-02
作者简介:张沐华,女,汉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
一、时代背景与写作动因
法国被誉为浪漫国度,香水的芬芳、香槟的甜美、城市气质令人流连忘返。这是一个追求美感的艺术圣地,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国度,在近代政治发展中却因暴力革命而闻名于世。自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52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多次所谓的自由革命,各個派别轮流上台,却始终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旧的制度已经解体,但新的制度却迟迟不能确立,结果导致守旧势力最终卷土重来,最终一切重归专制统治。在此期间,法国的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不仅让世界眼花缭乱,更让法国人民无所适从。经过如此纷繁复杂的历史,有些问题就变得沉重而无法回避:为何改革放松了规制却引发了革命?为何革命以难以阻挡之势破坏了旧秩序后却无力建立稳定的新秩序?为何法国经历了大革命却未能实现祈盼已久的自由与平等,反而陷入了专制命运的轮回?
对此,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从独特角度给出了答案。亚历西斯·托克维尔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家,前期热心于仕途,曾经一度出任法国外交部长,后来由于对政治日益失望而逐渐退出政界,潜心文字写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就是在此期间写成。像托克维尔这样的出身经历与贵族背景,本应站在国王和贵族一边成为大革命的反对派,可是,他对大革命采取了一种极为客观冷静的态度,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大量材料以及家人和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深入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写出了他的传世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力求通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思路来阐释这场革命。
二、君主专制与改革悖论
(一)君主专制
托克维尔认为对大革命本身的观察,并不足以发现大革命产生的原因以及革命走向。所以他说:“只有在大革命以前的各个时代才能找到照亮大革命的灯火”。①在大革命之前,法国历代国王就开始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削弱贵族的权力,在欧洲大陆逐步建立了绝对君主制。这一历史进程在托克维尔看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路易十四的君主集权,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利益固化的格局,但是由于对贵族阶层的经济特权有所保留,导致集权积极效应不太明显。最终既没有为平民减负,也间接破坏了封建制度下的地方性自治,引发了中间市民阶层的不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行政集权导致了权威依赖性和社会公德的流失。所以,尽管法国国王不断加强君主权力,但法国式的绝对君主制并不稳固:贵族在丧失政治特权的同时却保留甚至强化了经济特权。他们不仅不向国王交税,而且向平民收取更多的税收,而第三阶层虽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却被排除在政治体制之外,农民享有政治权利但却无法兑现。这种不彻底的君主集权,造成了阶层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各个阶级之间充满了怨恨。因此,从阶级分析的视角来看,此时法国已经成为一座火山,尽管王权仍然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但其他势力也相当强大,随时可能发生冲突。
(二)改革悖论
177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登基伊始,鉴于之前弊端进行改革,将调和社会阶级矛盾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路易十六认为,昔日那些注重责任、勇气、荣誉和自律的贵族已经堕落。虽然目前没有了治权,但却保留了特权,他们不仅不缴纳任何税收,还保守不思变革,开始成为这个国家发展的蛀虫。而第三等级力量伴随着工商业发展正不断壮大。在这种情况之下,路易十六必须做出改变,与其等着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还不如进行主动变革,借财政问题拿贵族开刀,促成阶级团结和社会稳定。但贵族们并不愿意放弃最后特权,他们不肯向第三等级做出任何退让,反而提出更多诉求,甚至要将这种利益分配方式固定下来,实现长期分利。这一诉求自然无法让代表着新兴阶级的第三等级同意,由此引发了激烈冲突。从法国当时社会结构来看,第三等级已经发展壮大,要求之相匹配政治地位,但旧势力并不同意进行彻底改变,底层农民则始终被其人遗忘,他们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但一直被其他阶级盘剥,因而对社会充满怨恨。可以看出,第三等级的兴起带来了更多的社会矛盾,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断裂,使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农民获得政治权利却又饱受经济压迫,但制度的贫乏却让改革无法继续。此时,君主不再能够保持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于是点燃了所有阶级的愤怒,形成了大多数人利益受损后的集体反抗,由此触发了激烈的政治革命。革命从旧的根基中产生,虽然可以破坏旧制度,但无法迅速建立新的制度,更无力消除浓重的专制意识,以及国民对专制君主的依赖性。最终,大革命走向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反面,再次陷入了命运的轮回。
三、总体评价与当代启示
(一)总体评价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渗透着作者极为独特的立场:托克维尔既反对没落君主政治,也反对所谓自由平等的暴民政治。在他看来,绝对君主制是有其历史功绩的,但绝对君主制却是一种不稳定的政治制度。在托克维尔看来,绝对专制社会是一个被人为割裂开来的、原子化的社会,是一个无力反抗的社会。当个人与国家权力正面相对之时,由于缺乏权力制衡,个人只能任由君主专制制度侵害。但专制社会也是一个失去对他人同情心和信任感的社会,一个伤害别人同时又受到伤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夹杂了太多的仇恨,人与人之间严重对立。这些冷漠和仇恨是暴虐滋生的温床,最终使社会公德丧失不可避免。由此可以看出,托克维尔既反对恢复贵族特权之治的不平等的自由,也反对激进平等主义所主张的那种宰制下的平等。尽管这种自由观存在一定争议,但是在现代民主社会尚未确立之前,就能够洞察到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张力,而且能对大革命爆发原因做出深刻分析,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当代启示
当前,我国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难度不断增大,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矛盾的转化与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存在很相似之处。面对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拿出改革勇气,坚韧而又审慎地迈向前进。不可否认,深化改革会遇到利益调整和格局固化的阻力,但只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保持与人民密切联系,仍然可以战胜任何困难。所以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就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党的事业顺利开展、社会公平公正和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从这一点而言,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注释:
①[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九州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九州出版社,2012.
[2]高毅.旧制度与大革命探析[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