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祥富贵》看紫砂泥绘装饰艺术的别样风情
2020-04-29潘晨
潘 晨
所谓泥绘,顾名思义是用泥绘画。紫砂泥绘,是将紫砂泥调成浆状,用毛笔在有一定湿度的紫砂生坯上绘画。要想作品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就需要层层堆画,但因生胚后期需要高温烧制,稍有不慎,泥绘装饰就很容易脱落,所以,泥绘过程中要一层层画、一层层光(泥绘的一种手法),才能与坯体贴合,在高温烧成时不易脱落。
追溯紫砂泥绘的起源,紫砂泥绘装饰曾在清朝中期非常流行,技法已臻完善。清朝的《曼生泥绘却月壶》是尚存于世的最早的紫砂泥绘代表作品,印证了上述说法。郭若愚先生在《漫谈陈曼生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一文中记载:“曼生壶”的十八式及其题识有“ 却月”铭:“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我为规。”“曼生壶”传世实物的真品很少,这把“泥绘却月壶”是此款式的唯一一件实物。但在乾隆之后,泥绘艺术却慢慢失传了,改革开放之前,鲜有珍品问世。
近年来,由于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多元文化的融合,在紫砂从艺工作者的努力下,紫砂泥绘装饰艺术又重新发扬光大,出现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紫砂泥绘艺术工作者,他们精益求精,在紫砂泥绘领域辛勤耕耘,创作出了不少佳作。本文引以为例的作品《吉祥富贵》,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紫砂泥绘作品。
这件《吉祥富贵》作品,是“金距花冠傍舍栖”与“唯有牡丹真国色”的完美搭配。
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影响着我们的审美与情怀。人们将希望的情感,寄托在许多动物身上,出现了许多神化的动物,比如龙和凤,而凤的形象来源于鸡。我国宋代类书《太平御览》中记载:“黄帝之时,以凤为鸡。”鸡是“德禽”,其有“五德”。《韩诗外传》说:“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我国自古以来的年画中,常有公鸡与鸡冠花的图案,谐音“吉官”及“官上加官”,因“鸡”与“吉”同音,“冠” 与“官”同音。 在清代中期“扬州画派”画家李鱓的《加冠图》中,除描写大公鸡和鸡冠花之外,题词部分则直白地将画意表达出来:“昔人画德禽于罗波奢下,名曰加官图,所以颂士大夫者,至矣。虽有五德,士夫致贵显,好是懿德与不负画家期许之意焉耳”。
牡丹是中华名花,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花卉之一,也是盛世的象征。清代赵世学在《牡丹富贵说》中提到:“牡丹有王者之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之名,终且以富贵称之。夫既称呼富贵,拟以清洁之莲,而未合也;律以隐逸之菊,而未宜也。甚矣,富贵之所以独牡丹也。”
吉祥的雄鸡和富贵的牡丹,这样就确定了这件作品所要绘制的内容同时也是作者想要传递的是对吉祥、美满、富有和高贵的祝福和向往。
《吉祥富贵》创作过程中,载体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方便作图,紫砂泥绘所需要的载体一般要求宽阔一些的平面。根据泥绘内容的颜色搭配,对载体的颜色也有一定的要求,这样搭配才能展现最好的效果。所以选取了这把段泥四方壶作为载体。
这把四方壶的正反两面都很适合泥绘,如果双面泥绘,容易给人繁杂之感,如果一面泥绘,一面空白,就会失重不协调。所以这件作品设计的时候,一面风景美如画,一面诗文题词成佳话,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正面,雄鸡鸣啼,牡丹盛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雄鸡,有火红高耸的鸡冠,炯炯有神的眼睛,浓密发亮的羽毛,高高耸起的尾巴。这里的牡丹,颜色各异,花朵硕大,花瓣肥厚,争奇斗艳,高贵优雅。无论是雄鸡还是牡丹,都是那样的惟妙惟肖,生机勃勃,雄鸡司晨,跃然眼前,是画非画,如见如闻。背面,“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叫一声齐”题词,笔势有力,灵活舒展,自成一派,功底自现。
总结,在《富贵吉祥》这件作品上,紫砂泥绘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这把壶的美感,还传递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人们的美好祝福。每一把紫砂壶,都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而紫砂泥绘装饰艺术,它浓烈的色彩、丰富的内容,不仅提高了作品的视觉效果,还更好的、更完整地帮助作者传递情感,这就是紫砂泥绘装饰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