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御寒有讲究
2020-04-29王君
◎文/王君
寒冷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影响机体激素调节,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分解加快,尤其是脂肪代谢分解加快。其次是影响机体的消化系统,使人提高食欲。第三是影响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相应增多,钙、钾、钠等矿物质流失也随之增多。第四是寒气凝滞,导致人体血运不畅,旧病易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也急剧上升。因此,这些变化都需要相应的营养素进行合理调节,以应对机体在冬天环境中的生理变化。
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冬季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特别怕冷。因此,要适当食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如羊肉、甲鱼、虾、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由于气候寒冷,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注重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补充必要的蛋氨酸。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类食物。由于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可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适量补充矿物质。怕冷与机体摄入矿物质含量有一定关系。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食盐对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生热量,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每日摄盐量最多不超过6克为宜。
注重热食。为使人体适应外界寒冷环境,在餐桌上不妨多安排些热菜汤,这样既可增进食欲,又可消除寒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