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媒材,有效歌唱”
——小学低段歌唱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04-29张晓雪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蔚澜学校

黄河之声 2020年1期
关键词:乐句歌唱旋律

张晓雪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蔚澜学校)

一、探究缘起:低段“精准视听”缺失引发的思考

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整体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与观摩课中发现,小学低段歌唱课堂存在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于是产生了思考,请看以下三个镜头:

【镜头一】

笔者在观摩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歌曲《音乐小屋》的教学中发现,教师教学过程是从“练声旋律”、“节奏练习”、“学习歌谱”再到“学唱歌词”,按传统套路制作PPT,学生状态死气沉沉。

课件套路,少生成。歌曲《音乐小屋》中以跳跃的节奏、三度下行的音程进入,模仿生活中的“门铃声”,贴近二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但笔者通过观摩发现,在整节课堂中,学生全程按照教师制作的课件套路进行,成了被指挥者。究其原因:教师缺少情感与教材的融合,缺少对歌曲音乐元素的挖掘,致使课件设计平淡无味走套路,课堂教学生成少。

【镜头二】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课歌曲《雁群飞》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故事激趣导入,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功能连续播放范唱,共三遍,之后让学生唱谱,以此熟悉歌曲,且没有引人入胜的问题提出,学生陆续出现打哈欠的状况。

视听平乏,磨耳茧。《雁群飞》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抒情歌曲,通过描写雁群团结一致,并以此赞美少年儿童亲如兄弟的友谊之情。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5分钟讲故事的激趣后,学习状态逐渐下降,随着优美旋律的反复聆听,学习状态逐渐下降,究其原因——视听过程缺乏精准性!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脱离音乐本质,教师的视听设计缺乏音乐性,例如:对歌曲中音乐元素的解读,重难点的强调。反之,只要反复“磨耳茧”多听,学生大可“自学成才”。

【镜头三】

笔者在观摩了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歌曲《音乐小屋》的教学中发现,有几位学生在演唱第三乐句中两个不同节奏的“欢迎”歌词时,从始至终都没有唱出附点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区别,老师为了提醒他们,特意做了示范并强调节奏,可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评价单一,不多元。歌曲《音乐小屋》情绪欢快活泼,以跳跃的节奏、三度下行的音程进入,模仿生活中的“门铃声”,前两个乐句,通过音高的强弱对比、音的长短以及休止符的停顿,表达轻快有弹性且富有童趣的声音;后两个乐句,旋律起伏,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以柔和的感觉,演唱时需注意音准与时值的准确把握,如第三乐句中的附点八分音符以及第四乐句中字对音的准确演唱。但针对第三乐句教学笔者发现,尽管教师在学生生成方面做到了及时评价,并指出了歌唱时节奏不准确问题,但对于学生方面,意识不强,有些学生甚至对自己的演唱错误毫无意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以上三个镜头分析笔者认为,在小学低段歌唱课教学中,有的教师既没有重视音乐基本技能扎实有效的训练,也没有在过程方法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没有促进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升华,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让学生唱会一首歌曲,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从低段开始引导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最终目的,于是,笔者带着疑问和思考,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三方面的实践探索。

二、实践探索:聚焦“视听媒材”,提高低段歌唱教学实效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也是一门需要掌握技能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关注音乐本体。小学低段作为音乐学习的初始,我们在重视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同时又担心有的教师会用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让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为合理、有效,又具备音乐学科特征,使学生更自主乐学呢?笔者针对怎样提高小学低段歌唱教学中视听媒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了以下实践与思考。

(一)精简课件,凸显音乐元素

精简课件,首先要求教师对音乐文本的详尽细读,通过细读与梳理,了解歌曲背景,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中旋律有哪些特点等;其次,要结合该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例如:想象力丰富、模仿力强、好动等特征,抓住适合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音乐中最有表现力、最有价值的地方,通过凸显音乐元素,例如:节奏、旋律、曲式、和声等等,来感受与体验音乐。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视听媒材的设计中,既简练、有效,又有针对性。

1、色块伸手“抓重点”

色块标记,是图形谱中一个辅助歌唱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用不同形式“抓住”音乐元素的重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抓”节奏

案例一:《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活泼的二拍子歌曲,以问答的形式向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展开了第一节歌唱课,通过歌曲中的相互介绍,使学生们能够互相认识,也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亲切感。

一年级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初始,教师需从一点一滴开始建设,为此,笔者通过拍手律动固定拍子,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四分音符节奏,同时结合学生姓名长短,在图谱中以不同颜色的色块标记方式在视觉上提示学生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节奏的不同,强化学生对节奏的感知以及使学生在学习中能集中注意力。

(2)“引”乐句

案例二:《可爱的小象》是一首具有傣族风格的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旋律柔美流畅,内容以傣族吉祥物“象”为主题,描绘了小象敦实可爱的形象并为傣族人民带来了吉祥幸福。

针对我校一年级下的学生对音乐元素的学习情况来看,他们对基本节奏节拍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笔者结合傣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在学唱环节中设计运用不同色块标记乐句,通过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律动体验二拍子节拍的同时,并感受傣族旋律的柔美,以及音乐的起承转合表达,从而引出音乐句子的概念,为乐句元素进行了认知铺垫。

2、旋律线条“助歌唱”

旋律线条,是通过对线条的起伏设计以表示音乐中旋律进行的方向,形成上行、下行、平行或波浪形四种形态,帮助学生理解与感受音乐。

(1)体验音乐

案例三:《云》是一首三拍子抒情的儿童歌曲,歌曲节奏舒展平缓,旋律亲切动人,有着诗一般的意境,描绘出一幅有蓝天、白云、帆船、鱼虾、麦田、春雨的美好景象,也寄托了孩子们向往大自然真挚而美好的愿望。

笔者在教学中针对歌曲中优美的旋律,借助演示文稿插入与旋律音高、乐句相匹配的旋律线条,并设计云朵图片路径与旋律线相一致并伴着伴奏音频一同进行,通过这样的视听,来引导学生结合肢体与旋律相结合的律动进行音乐体验;这样不但使音乐旋律“活”了起来,在帮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分辨歌曲中的乐句,以及在学唱中感受歌曲正确的呼吸,给予学生充分探索音乐的权利,在体验中学习音乐。

(2)以目助耳

案例四:歌曲《两只老虎》是一首学生非常耳熟能详的歌曲,歌词生动、有趣,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教材中的歌曲版本与以往学生演唱的不同,属于轮唱的歌唱方式。

结合学生听觉发展规律,二年级学生(6-8岁)恰处树立合唱听觉的关键期,于是,笔者首先结合游戏律动,让学生感受轮唱的歌唱方式;其次,通过旋律线条连贯与跳跃的设计,在聆听范唱中通过视觉观察来引导学生的听觉,随后学生在放慢速度学唱时,可以减少因为歌唱音色不统一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对和声听觉的干扰,以达到以目助耳的作用,为日后合唱的学习做铺垫。

(二)借用乐器,树立合唱意识

合唱是歌唱的最高形式,是一项需要集体诠释的艺术。从学生角度看,合唱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听觉与乐感的养成,还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发展。下面是笔者结合课堂乐器,采用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并结合音色特征,在小学合唱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案例五:歌曲《音乐小屋》面向二年级学生群体,而该年龄阶段恰是多声部听觉建立的关键期,笔者抓住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歌曲中的“门铃元素”,通过演奏八音按铃来模仿门铃声,用乐器特有的音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延伸“创编门铃”环节,以师生或生生合作的方式诱导学生用八音按铃演奏二声部,培养学生树立多声部听觉,激发合唱学习的兴趣。

案例六:《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法国民歌,全曲旋律优美而平静,描绘了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美好景色。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总共涉及六个音高,学生很容易就学会演唱,于是,笔者结合木琴优美空灵的音色,为歌曲编配简单的音程伴奏,并通过师生及生生的合作方式,体验二声部带来的和声效果;随后,让学生通过歌声来模仿木琴演奏的音高,再与同伴合作歌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感知多声部的美妙,树立多声部听觉的意识,同时为合唱学习做铺垫。

(三)巧用软件,激发歌唱自信

1、“金话筒”进课堂

随着歌唱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便携,笔者结合当下信息互通的优势,找到了适合课堂教学使用的“麦克风”。它凭借自身的多功能系统优势打败了传统教学中耳挂式“小蜜蜂”,例如:歌唱者可以用手机中的音频伴奏以蓝牙连接的方式通过话筒自带的音响进行功放,其次,还可以在歌唱者演唱的同时进行录音等等。这种辅助教学设备的改变,在课堂中引起了极高的关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歌唱的热情,还成了教师鼓励学生的手段。

笔者在二年级上册歌曲《早上好》的教学中,为了鼓励唱歌缺乏自信的学生,于是用奖励话筒的方式激励他终于“张开了口”,课堂气氛也随着它的到来而变得活力倍增。其次,该话筒还拥有录音功能,在学生歌唱时,可以实时记录音频,并在学生结束歌唱后播放,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自评有了准确的依据与参考;然而,笔者选用该话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歌唱自信,激励那些不敢大声歌唱的学生,让他们可以通过手握麦克风,唱出自信,唱出自我!

2、手机录播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完成一堂歌曲教学课之后,通过个人、小组或集体的方式演绎歌曲,以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对表演者进行学习评价,当然,这样的评价方式作为观赏者而言可以当下指出表演者的不足,但对表演者而言,却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例如:表演者在演唱歌曲时对歌曲节奏的准确掌握、对歌曲情绪的抒发以及歌曲自身风格特点的诠释……所以,笔者借用手机在学生表演时以录像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笔者在二年级下册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教学中,针对蒙古族风格特点,结合歌曲舒展悠扬的旋律,通过对歌曲速度快慢的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与体验歌曲旋律起伏带来的豪迈、自由感。但从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来看,有的学生演唱歌曲时情感非常投入,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乐于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对音乐旋律体会不深,仍然会出现音准问题。所以,笔者针对学生生成,在学生表演时用手机录像,后通过多媒体投屏,让大家对自我与他人的音乐表现做一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当然,手机记录视频除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还可记录阶段性的学习成效与家长分享,并作为成长中一个宝贵的记录,达到家校一体的目的,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还能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反思,通过手机记录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精进业务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培养与发展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与分析能力。

3、K歌自评

在这个高科技发展飞速的年代,手机等电子产品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各种App软件数不胜数,其中,有一系列软件深受爱唱歌朋友们的喜爱,例如:唱吧、全民K歌、好唱等;它不仅内置混响音效,还可以美化声音,就如行走的KTV,当然,这些软件的曲库与全网链接,歌曲类别及数量庞大,只要输入想要唱的歌曲名称基本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伴奏配合,并与全网分享且系统评分。

结合了这一优势,笔者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金孔雀轻轻跳》是学生们投票选出的最喜爱的歌曲,于是,学生们通过“唱吧”软件在周末时间通过网络进行歌唱比赛,同学们互相关注彼此的同时还可以为班里最喜欢的演唱点赞、送花(免费),最终获得最高投票的学生获胜,并且,排名在前5名的学生有机会在课堂里展现。通过这次“唱吧”软件的运用,笔者发现,学生们的歌唱热情空前高涨,那些平时课堂不爱张嘴的同学都大声的唱了出来,歌唱的状态大有转变,学生的自信心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当然,考虑到学生对手机的合理使用,笔者在整个学期的教学歌曲中会提前挑选出有代表性的5-8首,并鼓励学生在空余时间或周末自行挑选喜爱的歌曲一首或每个单元的规定曲目录制,并与班级同学一同分享。另外,此类软件有非常丰富的评价功能,例如游客也可以为好听的歌曲点赞送花、好友擂台、系统打分等;一系列功能可以让学生在歌唱方面提高对自我的认识,缓解压力,且趣味十足。

三、成效思考:小学低段歌唱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成果

(一)有效教学——以“教”促“学”

1、学得强——掌握“双基”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通过对精准媒材的有效研究与实践,笔者对传统媒体教学和精准媒材教学的音乐素养情况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统计。(见图1)

图1:传统媒体教学与精准媒材教学人数

从图1任教班级考核通过的情况来看,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生人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学生在对歌唱类的表演实践中,演唱更加规范,表现也更加自信且具有美感,提高了掌握“双基”的能力。

2、学得趣——喜欢“唱歌”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

在学期教学的前期和后期,笔者通过歌唱兴趣量表,从歌唱参与、积极兴趣、消极兴趣、自主学习四个维度进行数据收集,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对歌唱教学喜爱程度与歌唱效果进行初步推断。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后对歌唱课的兴趣

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实验后实验班的同学喜欢以上程度在90%。而在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数据接近,都在70%。实验后,对照班喜欢程度维持在原来水平,实验班有一个明显陡增。通过精准媒材教学的设计,改变了学生对歌唱学习的情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歌唱学习的探究性,自主性,主动参与性。

(二)有效教学——以“研”促“教”

1、教的透——提高了教师对教材、学情处理能力

在区级研讨课的展示以及讲座交流中,执教老师展示了多节歌唱课堂,对音乐核心元素的把握、多元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思考更有深度。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新常态”课堂,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提高指明了方向,让教师对歌唱类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更加细致、精准。

2、教得安心——提高了歌唱教学的实效性

借媒助力,丰富了歌曲教学手段,以多元的形式提高了教师歌唱教学有效性,为低段学生的歌唱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的音乐学习指明了方向。

结 语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指出:歌唱是音乐之根。歌唱教学作为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精准视听在小学低段的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需从深刻挖掘音乐要素入手,结合当下媒材优势,加强教学视听精准性的设计,从而引起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反应,激发内心情感与歌唱欲望,增强自信,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上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拉近学生与歌唱的距离,让学生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猜你喜欢

乐句歌唱旋律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给你的信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