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2020-04-28周样样孙伟青李静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勘察设计水文地质岩土工程

周样样 孙伟青 李静

摘要: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其最终信息和数据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地下水的变化会影响勘察工作的成效。假如建设企业对水文地质分析的不够充分,那么在后期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就会埋下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篇文章就主要对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概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根据水文地质问题给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关键手段。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水文地质

1 引言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项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做好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减少实际施工偏差。岩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設效果。因此,相关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情况的勘察,加强对影响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的分析,最大程度上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科学性。

2 岩土的水理特性

岩土的水理特性与地下水的存在方式与条件息息相关。通过分析以往的地质勘察经验,地下水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如下三种,即为重力水、毛细管水以及结合水。在基本掌握了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后,在后续进行岩土地质勘察工作时,则要着重注意对岩土水理特性加以区分,常见的测试性能有如下五点;首先,胀缩性。所指的是,当岩土出现失水、吸水现象后,其体积随之发生改变,形成这一特性的主要原因是岩土外层的结合水膜。因此一旦发生失水、吸水,则有可能会导致地基凸起与地表开裂;其次,给水性。所指的是,当岩土处于饱和状态下时,因重力变化,可能会将部分水从裂缝或空隙总挤出,这会导致工程施工现场的涂层过于湿润,增加疏干时间;再次,透水性。所指的是,在重力作用下,水会从岩土中透过,透水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缝隙的大小;第四,软化性。所指的是,当岩土浸水后,其强度会有所下降,进而导致岩石层变软,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逐步形成软弱夹层;最后,崩解性。所指的是,岩土浸水后,随着湿润度越来越高,颗粒之间的连接能力会逐步减弱,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导致土崩瓦解。

3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3.1 地下水上升变化

自然因素对地下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气候、天气等外界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都会导致地下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进而引发水文地质结构改变。通常情况下,岩土具备较强的渗透性,若地下水位上升,会对地下工程或工程项目的地下结构带来严重的危害,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另外,地下水位上升后,岩土的强度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减,山体等岩层的硬度下降,进而造成山体崩塌等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地下水位上升会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对附近的建筑结构造成腐蚀,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3.2 地下水下降

综合判断,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引起,具体表现为无节制的取用地下水、在不符合要求的河上游筑坝以及不按规定修建水库等。以上这些行为均会造成地下水短缺的情况,造成地下水下降。一旦出现地下水下降,会导致岩土工程的岩层与地层处于悬空状态,整个岩体工程的结构失去了有力支撑,随后引发各种程度上的地面下沉、土体崩塌等问题。除此之外,地下水下降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地面开裂与地基沉降,从而对岩土工程的结构安全带来直接威胁。

3.3 地下水动水压产生的危害

部分地层中存在天然水,正常情况下的水波动力较小,对地质危害性较小。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加剧了地下水波动能力,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容易发生流沙现象,破坏岩土结构,无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动水压力一旦超过临界值,将严重威胁到工程施工区域工况进展,管涌等现象的发生,严重破坏土体性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4 岩土工程中强化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措施

4.1 提高对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视

地下水升降频率、地下含水层厚度以及地下水的水压状况等都是岩土工程中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对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视,在岩土工程建设前期,应充分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并结合勘察结果对岩土工程施工及其后期使用效果进行评价,针对评价中的不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此外,勘察单位还应就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与施工单位进行详细沟通,使其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性,并提高重视,进而更好地结合勘察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

4.2 明确勘查权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建设企业一定要在建设工作开始之前和勘察部门进行有关合作协议的签署,进而以此为基础来管理勘察企业,使其可以高效的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并且协议的签署还可以高效的降低水文地质问题对整个岩土项目进程和品质所造成的影响。其次,勘察部门还要及时完备自身的勘察管理制度,从而对勘察的权利和责任进行准确的安排和标注,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高效提升勘察人员的责任感,使其缜密的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勘察。除此之外,勘察部门还要定期定时的对勘察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达标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这对于勘察人员提升自身的勘察技术水准有着很关键的促进作用。综合而言,勘察部门一定要及时明确勘察职责,这样才可以高效提升勘察人员的责任感以及勘察工作的成效。

4.3 加强地下水质检测

受传统水文地质勘测工作模式影响,部分工程单位仍沿用以人工检测方式为主的模式进行水质勘察检测,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各项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水质检测手段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能够有效提升水文地质的勘测效率,提升对施工地区水质检测,包括水质的软硬度,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检测数据参数变化加强对问题的预防,全面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为岩土工程建设夯实基础。

4.4 重视验槽工作

(1)对岩土工程基坑的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判断原状土是否被浸泡,如果发现问题,要进一步分析浸泡水体,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了解原状土的物理性能,准确判断其是否受到基坑下部含水现象的影响。(3)仔细检查开槽地基,观察是否存在各类人防工程项目的残留。(4)准确掌握开槽地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并判断地下水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5)进一步研究开挖基坑的地下水情况,判断其是否会产生崩解、软化以及侵蚀现象等。(6)判断相应的隔水措施是否做到位,并预估是否会对周边的已有建筑带来负面影响。

5 结语

总的来说,在建设企业对岩土工程开展勘察工作的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可以说在其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其对于岩土工程建设工作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建设企业对岩土工程开展勘察工作的过程中,有关人员一定要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确保水文地质的勘察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为后续的岩土工程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设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健,杨灵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6):54-55.

[2] 杨广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92.

[3] 赖炜.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西部资源,2019(01):64-65.

[4] 丰富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113.

[5] 周湘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四川建筑,2018,38(05):120-121.

猜你喜欢

勘察设计水文地质岩土工程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勘察设计企业保密工作精细化管理措施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现状与展望
新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