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Waff康复运动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2020-04-28韦江华
韦江华
【摘要】目的:分析在盆底功能康复障碍患者护理中采取Waff康复运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Waff康复运动,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5级肌力恢复率比对照组高;对照组护理后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性生活满意度则低于研究组;研究组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Waff康复运动可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推荐价值。
【关键词】Waff康复运动;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作用
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时,会使其盆前内器官和组织发生病变反应,主要表现有尿频、尿急、尿失禁或子宫、膀胱、肠道等功能障碍,还可引发排尿困难、尿道痉挛、尿潴留以及尿路感染等,影响其身体健康[1]。Waff康复运动是一种能够充分唤醒患者身体意识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专门为人体力学设计的3D技术,通过健身、放松及姿势调节功效,从身体、情感及心理上改善人体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在盆底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在盆底功能康复障碍患者护理中采取Waff康复运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初次足月单胎妊娠者,临床检查见阴道前壁黏膜呈球状膨出,有会阴裂伤可能,对本研究目的、方法及可能结局均有了解并同意参与,排除孕前有尿便失禁、产后持续恶露、盆腔器官脱垂、阴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病变及精神障碍者[2]。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年龄23~27岁,平均(26.14±1.31)歲;孕周36~41周,平均(38.92±1.02)周;初产妇68例,经产妇32例。研究组年龄23~29岁,平均(26.21±1.25)岁;孕周36~40周,平均(38.65±1.14)周;初产妇71例,经产妇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前均进行健康教育,以简单通俗的语言详细讲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治疗原理以及积极接受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等,并重点强调盆底康复运动的重要性,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确保患者可以基本掌握相关知识,以减轻患者对未知情况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烦躁及恐惧感,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盆底肌肉训练、盆底生物反馈和阴道垂体训练等,具体如下:先指导患者进行肛门收缩训练,嘱咐患者训练过程尿道、肛门及会阴均保持收缩状态7 s后放松,重复15 min,每日2次,连续2个月;之后再通过盆底生物反馈仪进行训练,把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内,将电极片贴于下腹部和髂前上棘处表面,治疗时间每次45 min,每周2次,共12次;最后接受阴道垂体训练,在患者阴道内放置阴道垂体,确保咳嗽或运动时不脱出后逐渐增加阴道垂体的重量,从而促进阴道收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Waff康复运动。首先,对患者进行Waff康复运动训练相关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基本方法,于产后第6周选择小号Waff开始训练,具体如下:站姿收腹,用脚尖站立在Waff上,踩在Waff中间气柱处使其贴近地面,维持身体平衡进行收腹训练;跪姿收腹,单膝跪于Waff上,另一条腿抬起,保持身体的平衡;仰卧抬腿,平躺于地面,用双脚夹起Waff抬高并向Waff中心发力;平板支撑,用双手从肩发力按在Waff上,身体离开地面,双脚踩地,躯干伸直,腹肌收紧。以上动作每次维持30~40 min,每日1次,持续2个月。在训练过程中,嘱咐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方案,运动量从少增多,避免过度训练。此外,还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提臀训练,在收缩盆底肌肉时提起臀部,使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能够与呼吸频率相对应,每次锻炼时间为15 min左右,旨在全面锻炼患者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康复运动,则进行阴道收缩训练,先分开患者双腿,护理人员戴好一次性手套后把食指、中指伸入患者阴道内做剪刀状,让患者跟随口令做深层肌收缩和放松运动,即收缩、放松各3次,收缩保持5 s再放松,每次维持20~30 min,每日2~3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0级:阴道内肌肉无法持续收缩;1级:阴道内肌肉可持续收缩1 s,可重复1次;2级:阴道内肌肉收缩可持续2 s,可重复2次;3级:阴道内肌肉可持续收缩3 s,能重复3次;4级:阴道内肌肉可持续收缩4 s,可重复4次;5级:阴道内肌肉可持续收缩超过5 s,可重复5次以上。(2)观察两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发生情况和性生活满意度。(3)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5级肌力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发生情况和性生活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后有26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有22例出现压力性粪失禁,性生活满意度是55.0%;研究组无压力性尿失禁和粪失禁情况,性生活满意度是90.0%。研究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发生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护理前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比较
护理前两组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我国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不断上升,如尿失禁、子宫脱垂、性功能障碍等[3~4]。盆底功能障碍作为常见的女性疾病,其发生与产妇盆底肌肉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一般情况下,盆底和其他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作用以达到维持机体正常运作的目的,盆底肌肉群及筋膜作为子宫、直肠等器官承托系统,受损后很容易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且一旦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不但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会给患者情绪带来影响[5]。有研究指出,通过落实科学有效的盆底康复运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盆底肌力,实现有效预防及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目的[6~8]。因此,为了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降低尿失禁、子宫脱垂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对产后女性进行护理干预与盆底肌康复训练等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针对产妇产后康复的训练方法比较多,但并非每种训练方法都可以取得理想效果。Waff康复运动的优势体现在:作为一种平稳纠正器,其人体工学设计使患者在Waff上运动时可保持正确体态,模拟人体脊柱和骨盆协同作用,促进体态修复;Waff可通过视觉和触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身体各处肌肉意识和运动控制,使患者纠正体态的过程更为舒适;Waff动静态结合可起到高效锻炼的作用,在无任何压力及不适的情况下实现肌肉最佳募集,从而更好地调动深层肌肉,提高康复运动的效率;Waff还可放松神经肌肉,当身体努力维持平衡时,双腿在不平衡中发力,起到核心训练的作用,从而修复肌肉神经反射能力,促进尿道功能与肛门括约肌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5级肌力恢复率和性生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粪失禁发生率较对照组少,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Waff康复运动在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中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静.护理干预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8):98-99.
[2]杨向红,陶洁.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248-249.
[3]冯立雪.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9):77-79.
[4]邹俊燕.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6):116-117.
[5]杨海霞.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妇盆底功能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409-3410.
[6]敖乔芳.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6):56-58.
[7]陈柔珊.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2):171-173.
[8]高春燕.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9):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