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评估420例临床分析

2017-08-05吴惠莹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分娩临床分析

吴惠莹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各类影响因素及差异。方法:对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自2013年6月至年2015年6月产后康复门诊的患者420例进行盆底功能测试。结果:420例患者中189例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占45.0%,年龄、产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总产程及分娩时间间隔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礙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分娩次数的增多,胎儿体重的增加,总产程时间的延长,易引发盆底功能损伤;阴道分娩患者盆底功能损害较剖宫产患者损伤重,但与二次剖宫产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妊娠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盆底功能损害均加重。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分娩;临床分析

产后康复是妇女一生中的一段特殊时期。为了孕育胎儿,孕产妇机体的各个系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随着胎儿的娩出,机体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但也有些损害无法恢复,其中盆底功能障碍尤为突出。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产后康复门诊就诊的产后6周患者420位,对其进行盆底功能测试。所有患者均无慢性咳嗽、便秘及长期负重史,亦无其他评估的禁忌症,均了解意义并自愿参加测试。

1.2评价方法

由专科医师将两个手指放入患者阴道,手指与阴道肌肉接触,根据阴道肌肉的收缩状况评估阴道肌力。评估阴道肌力的测试按0~Ⅴ分级。0级:检测手指未感觉到阴道肌肉收缩;Ⅰ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颤动;Ⅱ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不完全收缩,持续时间<2s,重复4次;Ⅲ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3s,重复3次,没有对抗;Ⅳ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4s,重复4次,有轻微对抗;Ⅴ级:检测手指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5s及以上,重复5次,具有持续对抗。阴道肌力小于3级为盆底功能恢复不良。

1.3统计学方法

计算资料以比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20例患者中189例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占45.0%,与相关文献统计基本相符。分析研究患者基本情况、回顾孕期及分娩情况,以下影响因素:年龄、产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总产程及分娩时间间隔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年龄

评估产妇年龄为17岁-43岁,分三组。研究发现37岁及以上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年轻组明显升高,达67.5%。见表1。

2.2产次

入组患者分娩次数为1至3次,分为3组。有2次孕足月分娩史,发生率50.6%,3次可高达70%。见表2。

2.3新生儿体重

将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3组。小于2500g组;大于4000g组及中间组。分析发现分娩巨大儿患者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约73.2%。见表2。

2.4总产程

分为2组,一组为正常时限组,另一组为时限延长组(包括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等)。见表2。

2.5妊娠间隔时间

分为小于2年、大于8年及中间组。见表2。

2.6分娩方式

分为阴道分娩,1次剖宫产及二次剖宫产3组。见表2。

3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导致阴道壁松弛、脱垂、子宫脱垂、尿失禁等,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基于产后妇女以上的生理病理改变,进行产后盆底功能评估十分必要。此次评估的结论是随着年龄增大,分娩次数增多,胎儿体重增加,总产程时间延长,易引发盆底功能损伤;阴道分娩患者盆底功能损害较剖宫产患者损伤重,但与二次剖宫产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妊娠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考虑再次妊娠年龄较大,盆底组织松弛,组织修复能力差),盆底功能损害均加重。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应的预防;在孕前积极宣教,保持合理体重,积极治疗慢性咳嗽及便秘,合理安排妊娠间隔;孕期控制体重过度增加,积极干预及治疗相关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期积极处理产程,避免产程延长及粗暴阴道助产,妥善缝合软产道裂伤,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做好产后休养等。对于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则应根据个体化的原则积极治疗,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盆底功能障碍分娩临床分析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肛提肌的MR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