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百家大讲堂”直播,助力企业“复工”与“复商”

2020-04-28

中外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讲堂直播间疫情

2020年,擁有29年历史的《中外管理》杂志,因为新冠疫情的催化,加速了创新与变革之旅。

当本刊于2月14日,推出了“管理百家大讲堂”之后,至今坚持以每周三次的频率(周二、周四、周六晚20:00)进行直播。随着《企业战“疫”复工进行时》专题的热播,本刊也将结合后疫情阶段,针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专题直播。直播还将延续双嘉宾制,由一位标杆企业名家与一位资深管理专家联袂演讲。

3月份,走入“管理百家大讲堂”直播间的企业包括传统家居业、传统物流业、传统制造业、高科技制造业;教育、咨询、传媒业以及互联网技术企业。

其中,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对话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专场,本刊全网引流240万,又一次刷新了大讲堂单场直播的最高纪录。

徐少春对话董明珠:探讨疫情后中国制造新方向

3月17日,金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徐少春以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走进格力,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光峰科技合伙人、CEO薄连明和柔宇科技董事长兼CEO刘自鸿深度对话。四位中国企业的标杆人物,激烈碰撞《疫情后中国制造业的新方向》,共谋疫情后生存之道与创新实践。

本次活动联手《中外管理》全程直播!全网观看人次达330万。其中,有240万人次通过《中外管理》的全网直播端口,观看了此次直播。而这次直播也开创了历史先河,将财经直播升级为走到演播室外、深入企业一线的2.0版本。

直播中嘉宾分享了“抗疫”过程中的思考和企业实践,同时还研讨了“新基建”对于中国制造的影响,并一致认为这将是中国制造的新方向。徐少春表示:“现在是中国制造业最难也是最有希望的时候,新基建将带来新基础、新空间、新体验和新平台,带来希望!”

在4月份的“管理百家大讲堂”中,本刊还将继续就“新基建”话题深入展开直播,敬请关注。

亲历武汉,思考管理的真相!

3月24日,在2月6日只身前往武汉工作20天的“逆行者”——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CHO朱岩梅走进直播间,讲述了她亲历生死危机后,顿悟出使企业前行的三种不竭的力量:第一,创业原动力。你究竟为什么做这件事?你为何创业?第二,终身学习。领导者的远见决定了能够带领组织走多远,并且越学习领导者就会越谦卑。当组织被注入了灵魂,你就不会轻易死掉。第三,释放和包容力。在企业管理中要容忍一定的混乱,一个领导者必须在模糊、不确定的情况下敢于决策。

3月28日,另一位亲历武汉之战的“英雄”——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任永信走进直播间,分享了武汉邮政身处疫情中心,员工迎难而上、冒死前行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而经此一“疫”,物流行业的转型新机遇又是什么?

任永信表示:决定企业高度的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遇都在拐点上。物流业要通过“云、数、智、道”,变“汗水物流”为“智慧物流”。

随后,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与网友深入交流了疫情之下的商业重构问题。他认为:复工复产最重要的是重启消费,但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企业家首先不能盲目乐观;其次要有权威的信源;再次,要学会判断危险;最后面对危险要及时呼救。

零售业:迎来线上线下融合的爆发期

疫情之下,线下零售产业受冲击巨大。

在3月10日、12日、21日的直播中,家居行业的三家明星企业——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刚、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总裁姚吉庆、劳卡全屋定制市场营运总裁江辰,陆续走入直播间,为网友带来传统家居企业在疫情中的思考、应对和变革。

慕思总裁姚吉庆特别分享了他们是如何通过8小时的在线直播,成交10万+订单的逆袭案例,并剖析了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一靠战略牵引,二靠组织支撑,三靠文化驱动(详情请关注本期报道)。姚吉庆表示:2020年,传统家居业真正迎来线上线下融合的元年。

3月14日,国产化妆品品牌——林清轩品牌的创始人、上海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来春,进入直播间,讲述了林清轩通过全员线上营销,使公司脱离生死线的故事。并且,疫情也倒逼企业完成了全部的数字化基础建设。对于未来,孙来春表述仍看好线下,因为现场体验可以使客单价提升到1000-2000元,而线上客单价约为700-800元。

随后,科特勒咨询集团全球合伙人、中国区总裁曹虎,以《营销4.0,从经营产品到经营顾客》为题,详述了品牌战略、品牌价值等问题。

工业互联网,离中小企业有多远?

关于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多数企业都相信GE广为流传的“1%理论”:只要通过工业互联网提升1%的制造能力,就能为整个制造业创造上万亿的利润。

3月26日,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CEO贺东东,讲述了疫情过后,未来的制造业将形成“三化”格局,即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贺东东表示:疫情带来了一个关于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憧憬,在5-10年,最多30年,一定会成为一个完全在线化的、社会化的智能运营和生产环境。

亿欧公司副总裁、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也在直播中分享道:数字化或产业互联网属于“非接触经济”的一部分,是指在疫情的特殊环境下,由于不能接触或出于风险控制的要求,新产生以及快速增长的商业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物理”不接触、线下向线上转移、原生线上服务,以及数字化或产业互联网四大类。并且,当你的业务流程一旦实现数字化,一旦经过互联网改造后,就再也回不去了,這是不可逆的。

解密工业品供应链的“管理之炼”

疫情之初,“一罩难求”的情况,暴露出供应链协同的问题。

3月31日,震坤行工业超市创始人、CEO陈龙,讲述了“口罩的故事”。震坤行作为工业品服务平台,从数字化采购支持、企业紧急物资供需撮合、官网定制企业复工物资采购专区等举措,为中小企业加速恢复安全生产保驾护航。陈龙表示:疫情让人们拷问自己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企业能不能成功,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创始人精神。即把客户永远放在第一位;有远大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更强烈的主人翁精神。”

随后,中采商学创始人、首席专家宫迅伟继续话题,深度分析了行业样本,总结了中国企业“应急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五个短板:一,缺少完备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二,缺少足够的供应链弹性;三,组织间缺少高效协同;四,供需间缺少精准对接;五,缺少专业的人。此次疫情让企业看到了应急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管理的精髓还是在平时,把应急管理变成平常的管理,做好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应对方法等工作。

各界大咖疫情之下的“管理心经”

《中外管理》“管理百家大讲堂”的企业和专家阵容,正在不断充实壮大。

3月3日,股权激励专家、泰山管理学院创办人、院长马方走进直播间,讲述了企业要活下去的真谛,就是要“合”下去。他说:做管理,如果先让利益做到一致,其实就已经解决了90%的管理问题。中国中小企业老板干的全是总经理的活儿,没把风险交下去,导致老板的高度就是企业的高度,而只有推行合伙人制,老板才能归位。

同期,山东松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窦大海,讲述了疫情中“好煮夫快餐”之所以能顺利应对疫情影响,皆因为企业的股权激励机制。窦大海表示:“组织能力就是企业的免疫力,但组织能力从哪里来?得益于企业实施的股权激励机制。让员工从‘一起到‘一体,从一起做事情,到成为命运共同体,企业的免疫力就更强。”

3月7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江南春走进直播间,就中小企业如何借机提升免疫力、优先竞争力展开了直播。江南春表示:“随着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只有那些深入消费者心智的产品优势,才能获得持续免费的流量;而数字化能力则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以及面对黑天鹅事件的应变能力。”

3月19日,小鹏汽车首席人才官、销售副总裁廖清红走进直播间,讲述了小鹏汽车如何通过融合,激活多元跨界人才团队。

3月,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战略营销观察家、中国营销创新联盟执行主席段传敏,陈与陈定位设计公司董事长陈国进,知行合一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裁姚凤鹏、零牌顾问机构董事长祖林,高管教练及领导力导师林菲等大咖,也相继走进了管理百家大讲堂直播间,分享了他们的专业洞察和智慧。

未来,期待与您在“云”中继续分享管理智慧,不见不散!

责任编辑:庄文静

猜你喜欢

大讲堂直播间疫情
瞎闹腾大讲堂
“羲和号”开直播间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我们的直播间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别样”履职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