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部相机佳能,你为什么宁死不肯变革?
2020-04-28
2020年的春天,对人类而言,来得晚一些。在家隔离两个月后,不少朋友选择了外出踏春,拍照。
可是——你還记得上一次拿着相机拍照,是什么时候吗?
这是个可能令你一愣、未必能答得上来的话题——应该有很久了吧。可曾几何时,至少都市人,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部数码相机。21世纪的头20年,可谓沧海桑田。
6年,胶卷相机大势已去
我对数码相机的初始印象,还是本世纪初。
记得2000年我们全杂志社同仁去黄山旅游时,我拍照时还要数着胶片相机的张数。因为一卷就36张,运气好可以37张,所以按一次快门左右斟酌。我还记得那时偏爱富士甚于柯达,因为颜色明快鲜艳。但因为当时也不知道拍得怎么样,回来就要赶快送去冲洗,我还记得急切赶到冲洗店时,把一摞相片从纸袋里抽出时那一刻的忐忑,或惊喜、或顿足,但一切都已时过境迁——总之一锤子买卖,和我之前说的早年挑西瓜差不多。最后,把其中满意的照片装入相册,一本又一本。
但时代变化很快。时隔两年后的2002年,我们全杂志社去越南旅游时,已经有一些同仁在尝试使用数码相机了。我记得那时的数码相机成像技术还不好,像素不足而失真,如果尺寸放大,效果更糟,内存也远不像今天这么大。但毕竟便利,随时可通过屏幕复看,而且相对而言存储量已比小心翼翼的两位数要大。于是,那时就看你究竟更在乎哪些特性,进而做出取舍。
作为大众的选择,数码相机虽然越来越多,而传统胶片相机,特别是高端相机,依然是发烧友的挚爱。我记得我们杂志就在那个时代交接点上,几个摄影爱好者依然谏言购买了一部120专业相机!
但可惜,那部120使用效率并不高,更像是一次回光返照。而等到3年后,一个不可逆的真正清晰的时代转折点,就来了。不只是我们逐渐几乎看不到胶片相机,以及原先旅游点常见的或黄色或绿色的胶卷小盒子了,更主要的刚性需求突变,是我从2006年开始在自己的电脑里有了电子相册!从那时开始,我的电脑相册就没有中断过。相反,我没有再添置一本相册,因为已不再冲洗照片了——懒得洗,又不必洗。
于是,柯达倒了,富士转了。
又6年,数码相机风光无限
与以上停滞相反的,是我开始每一两年,都要更换一部新的数码相机。尤其是佳能。也是从那时开始,我真正热爱上了摄影。尽管这里的原因并不单一,但数码相机更海量的存储,更强大的性能,更丰富的功能,都越来越吸引我。比如,我那个时候很喜欢佳能相机的日落模式,因为拍出来的妩媚光线,甚至比眼睛看到的还要美;我那个时候也开始借助微距模式,去拍摄一些以往自己并没去关注过的世界细节;我还可以便捷地使用调整曝光度和感光度,来使得图像更有层次和更清晰;而越来越专业的长镜头,更可以让我很过瘾地拍摄绚烂的日出,山间的明月,和远处振翅的飞鸟;至于著名的防抖功能,大众更是津津乐道。
也就是那时候,我收获到一个重要的感悟:摄影,会让你更加热爱生活。因为,摄影形成的习惯,会让你的双眼更敏锐地去“捕捉”到身边“所有”美丽而且有趣的事物,及其瞬间。进而,还会让你和他人即便同时注意到了一个事物时,你也会有意选择一个异于常人的角度去审视和构图。再者,摄影的经验,会让你发现:很多美好的图景,其实往往就来自你阔步向前时的习惯性回眸……这些都是不爱摄影的人,一定无法体会和拥有的。因为没有必要,也就没有能力。因为没有能力,也就没有乐趣。因为没有乐趣,自然无法热爱。
也因此,我的摄影主题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用胶卷相机时,几乎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日后要装进空间有限的相册里的各种留念与合影,所纠结的也总是:重点该是前面的人,还是后面的景——专门拍景?我会有罪恶感。但转用数码相机后,我才把镜头的关注点真正转向了这个世界,照片从纪念,变成了发现;从留影,变成了捕捉;从对人,变成了对事。于是,我才从机械地记录自己,变成了欢快地热爱人生。
我真的由衷感谢那前后十年,一部部数码相机,一部部佳能,带给我的绵延快乐,和对绵延快乐的闪亮定格。尽管,我自己已很少出现在镜头里。
再6年,数码相机危机乍现
如今说这些,更像是在唱挽歌。好比一位老妪回忆着当年的红妆。
也是从十年前,智能手机出现了。诺基亚立即倒了,但似乎看起来和佳能无关。又是大约三年后,手机里的照相功能逐渐崭露头角,直到后来摄影功能远大于电信功能。又随着移动网络与社交媒体的兴起,手机相机便于分享的特性更大大刺激了大众的新需求。于是,一批对摄影本身没有太多追求的朋友,率先拥抱了手机照相。他们不在乎品质,他们在乎分享。我记得2012年,我们杂志在又一次远游黄山的影展上,首次专门开辟了手机照片参展奖项——虽然明显边缘。但这时,就已和佳能有关了。
老实说,佳能因为有一批我这样的人,多安逸了五六年。我很长时间排斥用手机照相。理由和我排斥单反是一样的。因为单反拍照虽然有无可争议的品质,但对于大众而言,光是挂着它和举着它,物理负荷就已经决定了是你在为它服务,而不是它在为你服务。而那时的手机拍照则相反,不仅品质不敢恭维,而且更主要的,它的存在是为了发微博,以及后来的微信。也就是社交是第一位的,本质上同样它是在为他们服务,而不是在为你服务。而我是很看重自我追求与自我价值的。而卡片数码相机,其性能逐渐不输于单反或至少微单,同时更明显好于手机。那几年,我就有随时揣在裤兜里的卡片佳能,拍出了不少“属于我”的作品。
这时可以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但是,危机已然乍现。
这10年,相机厂商在干嘛?
然而,近三年的形势,令人惊喜又令人痛心地发生了本质逆转。
手机照相和摄像的功能与性能,均令人惊喜地大幅提升,直到华为手机直接装上莱卡镜头!这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于是这时,手机拍照的品质性能,已无可置疑。与此同时,手机摄影的社交优势依然存在。而在我看来更主要的,是手机摄影开始强化和不断升级花样翻新的后期修图和人物美图的软件功能——以至于不少人不用美颜就拒绝自拍了。
于是,我们从20年前胶卷相机,拍完了都不知道拍的是什么样子;到10年前数码相机,拍完了如不满意可以反复拍;而如今,是拍完了你可以顺手随心所欲让它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并且随手就瞬间发给你想分享的人群!
那么在手机摄影突飞猛进时,佳能们在做什么呢?令人痛心的是,几乎什么都没做。数码相机的社交短板,没有实质性改变。虽然有些型号声称可联网,但很不好用等于没有。数码相机的图片编辑功能基本停滞了十年,毫无实质性改进,与手机的图片编辑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更要命的是,我发现如今的数码相机居然在自己本应最专业、最具优势的成像品质上,都已经全面落后于手机了!包括全傻功能下的快门抓取没有提升,暗光下摄像的失焦问题更长期没有解决,而这些问题在手机上居然几乎就没有出现过。
最后我发现,卡片数码相机目前只剩下了一个功能,是手机暂时还无法匹敌的,就是长焦拍远景。可这区区一个功能优势,已经完全无法支撑一个产业,无法支撑即便热爱你的消费者继续认可乃至使用你的理由!
于是回过头看,10年前,我拍照只用相机,手机只用来码字和通话;5年前,我主要使用相机,偶然手忙脚乱地也掏出手机“补拍”一张,便于必要的即时工作社交;而就在去年,2019年,即便固执如我,缺乏与时俱进精神如我,也终于后知后觉地开始大量使用手机拍照,只是偶尔拿出相机,拍一下偶爾才需要的长焦远景。
当年诺基亚可以说是哀叹:“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我们就是输了!”是的,诺基亚只是在被颠覆时,甚至没有来得及反应就倒下了。那么“佳能们”呢?市场可是给了数码相机厂商长达七八年乃至十年的时间,但你们既没有去在信息联网上下功夫,没有在完全可以做到的图片编辑上下功夫,甚至也没有在自己的“大本营”成像品质上真正下功夫!就干瞪着眼看着手机超越并绝尘而去。
而这些,没人相信这是“佳能们”做不到、来不及做到的。这就是死相……
2020年,已没有相机
于是,在2019年入夏,我带着一丝怀旧,最后一次为佳能下了单,嘴里默念:“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机会。这也许是我最后一部相机。”当年秋,在德国我带上了佳能,但基本没用,而都是用手机。当年冬,在日本我们压根儿就没有带上佳能。许是忘了吧,无痛,亦无感。这是一个15年的数码相机铁粉。
2020年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但都与相机无关,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