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隐球菌病47例临床分析

2020-04-28赵琪程京华张英为刘小琴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变影两性霉素氟康唑

赵琪 程京华 张英为 刘小琴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肺部真菌疾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尤其是HIV感染患者)、器官移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以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包括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a(TNF-a)治疗的患者等[1-2]。近年来发现部分患者既往无明显引发该病的基础条件或易感因素,提示在正常人群中该病也容易发生。由于PC相关的呼吸道症状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现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0年01月至2019年06月经病理确诊的47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和诊治水平。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47例经病理确诊的PC患者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50.4±13.5)岁,男女比例1.23 ∶1,有信鸽饲养史者8例(17.0%),基础疾病者14例(29.8%),其中恶性肿瘤放疗术后2例,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者 7例;肝硬化1例;免疫系统疾病长期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2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例,妊娠1例。47例患者中,除15例体检发现病变患者外,32例有症状患者,平均院外就诊时间超过1年,最长为6年,其中误诊情况:肿瘤12例(25.5%)、肺炎14例(29.8%)、结核2例(4.3%)等。

二、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PC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确诊途径、病理表现、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并予以讨论。

结 果

一、临床症状

47例患者中,32例(68.1%)有咳嗽、咳痰,其中14例(34.8%)伴发热且均有基础疾病;4例(8.5%)伴有痰中带血;15例(31.9%)患者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肺部病变就诊。所有患者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叩诊浊音4例,湿性啰音5例。

二、实验室检查

2例患者血气分析示Ⅰ型呼吸衰竭;11例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所有患者HIV均为阴性。

三、影像学检查

结节肿块型33例:HRCT 可见结节多位于肺外周,胸膜下,周围可见晕征,可呈孤立性结节及多发结节均有存在,可同时存在于双肺多叶(图1A、B);HRCT呈孤立肿块时,可见分叶、短毛刺,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图1C)。实变影及混合性改变14例(均为有基础疾病患者),HRCT呈肺炎样改变,伴支气管充气征,多叶分布(图1D);其中3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混合型病变,呈双肺多发的结节、团块、斑片实变影。

图1 A:左下叶孤立性结节位于肺外周,胸膜下;B:多发结节,呈大小不等的结节影;C:孤立肿块,可见分叶;D:实变影,呈肺炎样改变,多叶分布,伴支气管充气征

四、诊断方法

经胸腔镜肺活检病理确诊11例,27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9例行B超引导下肺穿刺明确;2例合并脑膜炎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中查见隐球菌。肺组织病理呈上皮样肉芽肿改变,由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聚集形成(图2A);结合特殊染色见肉芽肿内有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卵圆形菌体,为淡蓝色或灰色,周围可见荚膜(图2B)。

图2 A:(10×10):肺组织见上皮样肉芽肿形成; B:(10×40): 肉芽肿内见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卵圆形菌体,为淡蓝色或灰色,周围可见荚膜

五、治疗及预后

11例手术患者,术后均口服氟康唑治疗,预后良好;36例患者肺穿刺病理明确患者中,1例因氟康唑过敏,改予伊曲康唑口服,2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联合,并序贯口服氟康唑,其余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最长随访2年病情稳定;2例有免疫系统疾病长期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因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先后给予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治疗后,效果欠佳,其中1例出院两周后随访死亡,另外1例要求转外院治疗,失访。

讨 论

隐球菌是一种酵母样腐生真菌,以出芽方式生殖,菌体被宽厚的荚膜包裹,在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性,隐球菌分为A、B、C、D、AD五个血清型,尚有少量不确定型。我国以A型最多见,其次为B型和D型;A和D型是免疫缺陷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血清型B和C很少致病,多见于免疫健全者。吸入隐球菌孢子是肺隐球菌病感染的主要途径,70%的鸽粪中可检测到隐球菌,但是接触鸽粪并不是诊断隐球菌的必要条件[3-4]。本组有8例患者有明确鸽类饲养史,与文献报道相符合。

肺隐球菌病(PC)多见于中年男性,婴幼儿和老年人较少发病[5]。本组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50.4±13.5岁,70岁以上患者仅2例,与文献报道相似。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的感染率约1/100,000,而在免疫功能抑制人群中约5%~10%,在AIDS患者中可达到30%。免疫损害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为本病高危易感人群,特别是HIV感染患者[6]。但在没有基础疾病的正常人群也会发生感染,近年来无基础疾病及接触史的患者逐渐增多,隐形发病者亦增多。本组合并基础疾病或存在易感因素的病例发生数(14/47),免疫功能正常者达(33/47)。

PC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症状轻重不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咯血、胸痛等不典型症状,少见的包括胸闷、呼吸困难及盗汗、纳差、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由体检发现。依据免疫功能不同,PC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免疫功能正常者,病变较局限,易形成孤立病灶,故临床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和(或)低热、胸痛,甚至可无任何症状仅通过体检发现,预后较好。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由于不能限制病变发展,肺泡腔内充满隐球菌孢子,很快肺内播散,病变直接弥漫性浸润或由局限性扩展浸润,可累及多个肺叶;因此其临床症状较重,可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较重的全身表现:高热、乏力、纳差等,并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脑膜炎,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等表现。本组患者中15例无症状体检发现患者,均为免疫功能正常患者;而有基础疾病患者临床表现相对较重,有发热、咳嗽等症状,2例合并脑膜炎感染患者有头痛、呕吐等表现,2例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及Ⅰ型呼吸衰竭。

PC的HRCT亦缺乏典型改变,且病灶形态多变,根据免疫状态的不同反应,其所致的影像学表现亦有变化。免疫功能正常者多为结节肉芽肿型,也可表现为多个肺叶受累,典型表现为双侧或单侧肺外周单发或多发、成簇且具有晕征的结节或肿块[7];免疫受损患者病累及多个肺叶,为片状实变影、磨玻璃改变、局限浸润性实变等,病灶大小不等,呈团块状,形态各异,边界稍模糊,单肺叶或多肺叶,可为单侧或双侧等;上述多种病变亦可混合存在。本组病例中,影像学表现为单发结节、多发结节、肿块及片状实变影均存在,部分患者多种征象混合,且易被误诊为肿瘤(12/47,25.5%)、肺炎(14/47,29.8%)、结核(2/47,4.3%)等,仅依据影像学难以直接明确诊断。

由于PC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表现,在确诊前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确诊的手段包括开胸肺活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痰及灌洗液的培养以及脑脊液涂片等。本组病例中,有11例患者考虑肿瘤待排,经外科胸腔镜肺活检明确;有36例患者经肺穿刺活检明确;2例患者因合并脑膜炎症状,脑脊液涂片阳性明确为脑转移。对于PC,临床中对于有鸟禽类尤以鸽类饲养史者;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或多发结节影或斑片影实变影,且多位于肺外周、胸膜下的患者;抗生素治疗无效者;肺部病变同时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均要考虑该病的可能,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在标本处理中,隐球菌在HE染色中不易识别,但隐球菌的荚膜黏多糖经特殊染色容易识别,如阿尔辛兰、PAS、Grocott-Gomori六胺银染色均可显示菌体。嗜黏液卡红染色是隐球菌最具特异性的染色方法,可与其他酵母类真菌区别[8]。

有文献报道手术切除的肺隐球菌病患者,有引发隐球菌脑膜脑炎的倾向,尤其是免疫功能异常者。因此,P C的治疗多首选药物治疗,除了类肿瘤性表现以外,并不推荐手术治疗。如肺部病灶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肺部块影与肿瘤不能鉴别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一旦确诊,即使当时未出现中枢感染的症状,也必须进行脑脊液的常规检查,并在手术后给予足够疗程的全身抗真菌治疗。本组病例中,术后及穿刺明确患者分别给予氟康唑,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良好,仅一例合并脑膜炎重症患者疗效欠佳,经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后仍最终死亡。

因此,对肺隐球菌病患者,必须首先根据机体的免疫状态和有无全身播散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呼吸系统症状的轻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1,9]。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PC患者:推荐用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 B等;当重症患者或合并中枢感染时,按照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方案治疗:两性霉素B 0.7~1 mg/kg/d + 5-氟胞嘧啶100 mg/kg/d治疗2周,后氟康唑 400 mg/d治疗<10周,再200 mg/d 持续 6~12个月。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PC患者: (1)HIV阴性PC患者:如免疫缺陷或症状持续:氟康唑治疗应 >6个月;(2) HIV阳性的PC患者:呼吸道症状轻到中度,氟康唑或伊曲康唑 200~400 mg/d,终身使用;或氟康唑 400 mg/d +氟胞嘧啶 100~150 mg/kg/d 10周;对重症患者则按照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方案治疗。

综上所述,PC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但因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的非特异性表现,常难以诊断。患者免疫状态不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疾病的严重程度如:重症肺炎以及呼吸衰竭等都取决于患者的免疫反应。治疗建议同时考虑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疾病的严重情况。根据患者流行病学,临床及影像学依据,尽早获取病原学诊断,及早治疗及管理,可防止全身的扩散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变影两性霉素氟康唑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CT表现的HIV阴性患者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床边胸部DR 动态表现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功率激光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06例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