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融入二语写作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0-04-28王婧张蕾
王婧 张蕾
引言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学生应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作为实践的重要部分(王晨2018)。但是,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学习经历不同,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加上受二语水平限制,导致产生了“中国文化失语症”。
外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的缺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深思的问题。有些学者如邵丽君、孙秋月(2015),张(2017)尝试通过课堂这一主要阵地促进外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提高,但对于写作课堂的实践探索还远远不够。写作是交际的一种形式,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更具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文化因素影响着二语写作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二语写作课堂,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文书面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一、文献综述
中国文化二语表达能力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观念、现象等知识的能力。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更是加入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考核部分(即汉译英翻译测试)。中国文化二语表达能力涵盖了学习者对民俗、历史名胜古迹、传统节日等的表达能力,范围比较广,涵盖了学者认为重要的中国文化内容,但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还未形成统一的测试范围或话题。中国二语文化表达能力测试多以翻译为考查方式,辅以选择、填空等其他形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笔试,也有口试,以及口试和笔试相结合。测试内容的答案相对固定,且往往题量很大,耗时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测试内容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了其考试成绩,抑制了其表达的兴趣。
为了提高中国文化二语表达能力,在二语课堂融入母语文化很有必要(王晨2018)。崔艳辉和王轶(2016)对二语课堂如何融入母语文化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教师、教学内容、测评模式和教学活动提出了建议。邵丽君和孙秋月(2015)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指出,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和加强课外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担负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张(2017)则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应平衡目的语和母语的文化输入,从而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增强其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虽然学界对中国文化失语这个现象进行了探讨,但专注解决此类问题的教学实证研究偏少。此外,相关研究考察的均是学习者广度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而对于真实的应用语境来说,学习者能就一些重要方面进行文化阐释对文化沟通显得更为重要(李春光2017)。2017年1月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国文化的教学范围提出了建议,包括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传统美德等。可见,将外语课堂的中国文化范围缩小,在学生能相对自由选题的基础下考查其中国文化表达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有鉴于此,本文聚焦于中国文化话题的分类写作,在二语写作课堂中为学习者创设文化传播的情境,布置写作任务,以期为写作教学提供建议。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英语课堂的中国文化二语写作实践,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中国文化二语写作产出中的内容和语言质量如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2.中国文化二语写作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高校英语专业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分别为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共55名学生。课堂实践在写作课程的第一个学期,此时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思辨能力还不够高,因此不能设置过于困难的二语写作任务。
(三)教学实践过程
教学实践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分为三个步骤:写前活动、写作活动和写后活动。
步骤一:写前活动(Pre-writing activities)
在内容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对提供的图片上的蛋糕做法进行讨论,使其了解过程写作中注意的事项,如分解步骤和使用衔接词等。同时,让学生完成有关过圣诞节的排序练习,进一步巩固衔接词的使用。在语言方面,通过组句等练习使学生熟悉三大从句的用法。教师将写作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选取自己认为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某一个过程进行写作,为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写作任务为45分钟限时作文。
步骤二:写作活动(While-writing activities)
在教师将写作任务布置给学生后,学生就写作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整理写作提纲,这期间学生也可以运用互联网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之后进行独立写作。
步骤三:写后活动(Post-writing activities)
在学生写作结束后,教师为他们提供评价单,让其进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再次评价,将纸质的评价单反馈给学生。在随后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总体评价,对他们所选取的话题进行扩展,组织讨论。学生的思维全程都很活跃,对讨论和反馈都充满兴趣。
三、结果与讨论
对学生而言,如何选取代表中国文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挑战,课堂讨论的氛围很热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整体而言,本次课堂实践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一)中国文化二语写作产出内容和语言
1.二语写作产出内容
从写作产出内容来看,学生共选择了20个不同的话题(见下页图),包括选题最多的春节(13人),以及零星选题的话题如赏析唐诗、学说方言、做孔明灯等。学生选择的话题普遍具有代表性,且多选择外化的物质方面的制作过程,如饺子、粽子、月饼等传统食物的制作过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话题选择点偏窄,如做团子和做红烧肉这两个选题。还有学生选择了“支付宝”这一话题。教师与学生沟通后得知,他们是想通过介绍让外国友人使用支付宝软件,从而显示中国的经济实力。但是就文化层面而言,这个话题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见,学生选择写作产出内容时既要考虑将话题缩小到能用一篇文章写的点,又要考虑自身的写作能力,更要能以小见大,对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进行分析。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学生选择的代表中国文化的话题
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存在主次不清的问题。比如,有学生在介绍春节时只注重介绍其由来及有关故事,而忽略了如何过春节这一主题。还有学生写赏析汉字的作文时将话题铺得很大,造成文章空洞无物。在教师与学生交流后,他选择了一个汉字作为例子,从其发音、写法和意义方面对作文进行了重构,从而使文章言之有物。总体而言,学生的作文均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又体现了他们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愿望。如以下学生作文中的句子:
(1)As all the people know,Christmas is a significant festival for western countries.Similarly,Spring Festival is as important to Chinese people as Christmas is to Westerners.(将中国的春节与外国的圣诞节作类比,表现春节之于中国人的重大意义。)
(2)I felt very happy when making rice-pudding with my family.It makes me feel the warmth in my family.Also it lets me feel the beauty of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体现了对国家和家庭的热爱。)
(3)The shape the dumplings originate from the legend of Nv Wa made man,so the shape of dumplings has a good implied meaning.(在做饺子过程中加入女娲造人的神话介绍,传播了中国文化。)
(4)Many parents will name their children as“zhi”,because they place great hopes on their children to be a man of ambition.(对汉字的意义进行描述,分析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总体而言,这样的写作训练有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这些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2.二语写作中产出语言
二语写作任务不仅是思维任务,还是语言任务。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语言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语言表达中出现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时态使用错误等。如:
(1)My mother and my grandmother will be in the kitchen,both of them make meals for dinner.(逗号使用不当。)
(2)To put it another way,the kite is embodying national wisdom and expressing people’s pursuit and yearning for a compromising blueprint.(embody时态使用不当。)
第二,部分语句表达不够地道。如:
What’s the next,wake up the tea.You may be confused about how to wake it up.(用wake up描写茶艺可能会引起歧义。)
第三,使用简单句较多,复杂句的使用不多,整体而言写作的复杂度不够。
(二)课堂实践反思
1.写作评价和反馈多元化
针对学生二语写作中产生的内容和语言问题,二语写作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课堂实践进行了多样的写作和反馈评价。首先是对内容的评价。如话题的选择是否合适、行文是否有逻辑、中国文化是否有机地融入二语写作内容等。其次是对语言的评价。教师采用了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评价标准。在第二堂课的开始,又对学生输出的文化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请学生回忆与反思,就如何提高中国文化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启发和思考。同时,对学生愿意表达中国文化的态度进行鼓励和支持。
2.学生写作交际目标明确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索文化写作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大多注意到了写作任务的交际目标,即向外国友人传递中国文化,在写作过程中也有意识地体现这个写作目标。如:
(1)I hope you can be blessed by eating Chinese dumplings and can fall in love with China from the dumplings.(希望外国友人爱上中国的饺子。)
(2)I want to introduce Chinese dialect to you.When you have learned the language,you can understand the culture better.(希望外国友人通过学习中国方言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结语
如何在课堂中融入文化教学内容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国文化输出融入二语写作任务进行了有效性尝试,发现写作任务的真实性和语境性能促进学生进行真实的思考和产出。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思考。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则采用了内容和语言评价相结合、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还引发了学生对文化输出的讨论。学生在中国文化输出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的思考,其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话题中乐于表达想法,但囿于二语水平,精准表达中国文化还存在困难。
中国文化融入二语写作教学任重而道远。这次尝试仅仅是系列尝试中的一项。今后还应设置系列化课程,逐渐提高写作任务的难度,如对文化内容的比较和深入阐释等,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