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骑车防撞伤

2020-04-28徐浩然

生命与灾害 2020年3期
关键词:交通法规肇事者校园内

徐浩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面积和学生人数逐步增加,教职工车辆、学生家长车辆、快递车辆和外卖车辆等机动车穿梭在校园中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著名的“李刚门”事件就发生在大学校园中。这些事件的发生给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对学校名誉造成不良影响,个别校园交通事故甚至引起了学生的聚集,其对于学校日常管理和发展的隐患不容小觑。

校园交通安全问题

人车混行

由于高校道路是典型的“社区道路”,它与“社会道路”不同,没有严格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的划分,部分区域甚至没有严格的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划分。 再加上人员比较密集,且作息时间比较固定,因此在上下课的时段是道路上人员和车辆较多的时段。这时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车混行的情况发生,增加了交通安全危险程度。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各大高校基本都有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然而,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涉及范围较广 ,重点是财产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门卫登记管理制度的执行还不够到位,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保安易放松警惕,个别外来车辆未登记就进入校园。此外,对于校内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的管理存在问题:一方面没有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执行过程困难重重,对于超速驾驶等违法行为,保安人员只能劝说教育,没有处罚权。这些因素在客观上纵容了交通违法行为,给校园安全带来了隐患。

师生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教育引导的相对薄弱,学生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意识普遍不强,以致在校园内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些情况:很多学生不仅走路时看手机、打电话、听音乐,而且还不走人行道;还有的学生在校园内超速骑行电动车,有的甚至搭载两三个人;有部分学生甚至在没有摩托车或小轿车驾驶证的情况下,无证驾驶机动车辆。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也有在校园内超速行驶、乱停乱放的情况。这些行为的存在,使得校园道路交通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学生对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意识淡薄。对一名在校大学生来说,遵守交通法规是最起码的要求,若没有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带来生命之忧。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安全。以下两点是大家必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

一、在道路上行走时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栏,过街走人行横道线;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二、乘坐市内公共交通时应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在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时,不能贪图便宜而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不要乘坐“黑巴”“摩的”等,因为这些车辆安全没有保障;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办法

及时报案

无论在校外还是在校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首先想到的是应及时报案,这有利于事故的及时、公正处理,千万不能与肇事者“私了”。若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除及时报案外,还应该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出面处理有关事宜。

保护现场

事故现场的勘查结论是划分事故责任的依据之一,若现场没有保护好,会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造成“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切记,发生交通事故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控制肇事者

若肇事者想逃脱,一定要设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发动周围的人帮忙,若实在无法控制也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

猜你喜欢

交通法规肇事者校园内
校园里若有人行凶
谁是肇事者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模范遵守交通法规坚持安全文明行车
某高中校园内颗粒物尘源调查实测与分析
肇事者
澳男子穿内裤抓肇事者获赞
肇事者
幼儿园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