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宿舍的适应性居住模式设计探讨
——基于开放建筑理念的工业化居住建筑设计(上)
2020-04-28WANGShuyuanZHOUJingmin
■ WANG Shuyuan ZHOU Jingmin
1 研究背景
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和个性、共享的居住需求不断拓宽着居住建筑的包容度,高校作为城市高密度知识与创意的产出源泉,其中一环的学生居住空间却缺乏关注与革新,其单一的功能空间样态,已不能适应多元、互动、变化的居住与学习生活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寻找高校宿舍居住模式发展的突破口,探索具有适应性的宿舍设计方法。
如今,在其他居住建筑中已进行了一些建筑灵活性、适应性方面的探索[1],例如利用开放式建筑理论、SI体系等进行建筑的工业化建造,来实现建筑空间变化的可能性,其应用的案例如日本NEXT21 实验住宅[2],将支撑体和填充体分离,住户可以根据需求对外立面、空间布局等进行改造,加强了建筑使用的灵活性。而高校宿舍相较于普通的住宅更需要这种可变的适应性,结合开放式建筑理论,对高校宿舍设计的探索将是未来高校宿舍建筑发展的方向之一。
开放建筑是由约翰·哈布瑞肯(Habraken)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3]。将建筑环境中的技术、艺术、经济、社会等要素划分为组(tissue)、支撑体(support)、填充体(infill)三个明确区分而相互联系的层级(图1),对建筑及城市环境进行分层设计,并在各级塑造“开放性”——变化的可能。
图1 开放式建筑层级划分示意图
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层级”理论,按照控制层次的关系来规划和设计不变的各项要素;②“支撑体”和“填充体”分离;③体系构件互换更替;④使用者可以和专业人员一样制定设计决策;⑤建筑及环境都处在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中。
开放式建筑理论为建筑空间的使用提供了变化的可能性,而高校宿舍学生因个性多样、集合聚居、换届导致频繁更换宿舍等因素,需要更强的空间使用灵活性[4]。本次研究设计主要结合开放式建筑理论,对高校宿舍建筑的建筑空间、功能及环境设计进行讨论,通过工业化建造的方式,对适应高校宿舍设计的模式进行探索。
2 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
2.1 基地选址
此次基地选址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位于学生生活区两个宿舍地块角部相接的位置,与教学区邻近。地块面积约为9 600 m2,现状为一片植树的绿化草坪,以景观步行道与西侧教学区衔接,其余三侧为车行道。该地块东侧为新建宿舍区“朋园”,北侧为宿舍区的原有宿舍,西侧为公共教学区教学楼,南侧为规划实训区(图2)。
图2 方案基地选址、基地周边概况图
地块的选择基于整体校园布局的均衡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视角。首先,从整体空间结构上看,东南侧的新建宿舍区与北侧主体生活区脱开,新建宿舍衔接了南北两侧的宿舍区,完整了整体生活片区;其次,从周边环境上看,该地块连接新旧两个宿舍区,并且与教学区、实训区、小创意园相邻,基地的位置为其场所环境的塑造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此外,从空间衔接过渡上看,新建宿舍与公共教学区邻接,交通便利,路线通达,作为新建宿舍的探索,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环境。
2.2 基地现状调研与分析
基地现状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聚焦于现有宿舍区的原有建筑,包括宿舍平面布局、内部居住空间等;户外公共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情况、服务功能布置情况、空间氛围情况等(图3)。经过实地走访,发现校园宿舍区的现状问题为资源分配不够均衡,食堂、商业过于集中,区域边角处的学生生活不够方便;宿舍楼内部空间形式单一,室内活动交流场所过少;一些宿舍周边的公共空间仅承担了人流集散以及停放车辆杂物的功能,并且自行车停车面积大,有时侵占了绿化以及一些步行道路和院落的休闲空间;局部公共空间中的休闲设施以及环境设计不够精致,导致公共休闲空间使用低效。
2.3 人群调研与分析
在人群的调研方面,主要针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图4),从宿舍居住满意度、居住条件、宿舍使用情况、配套公共设施和出行便利性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关注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反映的问题以及需求。共回收42份有效问卷,其中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约为2∶1,根据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调查发现,学生对宿舍现状、居住舒适性、景观绿地、通风日照、卫浴等方面的满意度一般,还有20%~30%的学生选择不满意。宿舍现有功能主要是睡眠、贮藏、学习,可以基本满足使用需求,但需要更加完善,其他如晾衣阳台、寝室设备等也需要加强。
其次,在对学生日常的活动类型以及行为动线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在宿舍停留的时间为8~16 h,停留8~12 h 的占总人数的2/3,大部分同学在学校主要活动地点有宿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课题组,还有部分在星巴克等休闲场所。
图3 基地周边现状环境概况图
图4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问卷调研统计数据示意图
此外,在宿舍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反映宿舍周边需要增加或改善的配套设施有:快递点、食堂、阅览室、单车停放点等。
2.4 现状总结
通过物理环境的调研和人群调研,发现该校区总体上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主要表现在,现有宿舍及外部环境中,各类设施如寝室内卫生设施、公共空间设施等存在种类与数量不充足、部件老旧损坏等问题;空间利用率低,并且使用固化,场所感不强,因此,空间氛围不够活跃。在需求方面,因为很多学生一天内在宿舍中的时间较长,学生希望能够延展宿舍的功能,可以在宿舍内部创造兴趣爱好聚集的场所;此外,宿舍集中了学生日常的很多活动,在丰富公共活动的同时,个人私密空间也需要不受打扰。
因此,此次设计希望营建一个在功能上具有复合性、空间上具有可变性、使用上具有适应性的社区型宿舍建筑,创造出氛围活跃的公共空间以及生活便利的内部居住空间,以此提升高校学生宿舍在功能、空间等方面的适应性,解决现状问题,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生活模式需求。
3 居学社区——学生居住模式设计探讨
前期对基地的调研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依据,方案以调研得出的问题和需求为切入点展开设计。通过调研并分析总结现有的学生行为模式,找出空间设计的前提与方向,形成此次的设计概念与策略。
3.1 学生行为模式分析
互联网对高校学习模式的影响增大,学生学习更依赖网络和计算机,在宿舍时间延长,居住与学习融合,需要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同时,学生在社交中学习,需求多样化的社交空间,更加注重个性的建立,需要多样化的居住模式以供选择。通过调研以及文献的阅读,发现学生的生活模式特征[5]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图5)。
首先是个体差异性与时间差异性。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性,生活习惯不同,对室内空间的布局及功能也有不同的需求;随着年级上升,学习生活侧重的改变导致其需求功能空间布局的改变,对空间的容量亦有适应的要求,加之寝室搬迁的不易,灵活可变的室内空间与内装陈设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其次是学习模式多样性与融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学习模式使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同学之间有更多交流互动,单一的宿舍空间难以创造邂逅际遇的场所;学习模式也不仅限于课堂的师生授受,逐渐延伸为线下的互动、团队合作与实践、多样的知识输入与输出等,这就需要更具适应性及灵活可变的场所来容纳这些多样的学习活动。
此外还有个体与群体行为的复合性。行为的高效与联通也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追求与特点,生活中的饮食、娱乐、运动、休憩成为一体化的存在,空间上的互动与行为上的复合在高校学生生活中编织了一张巨大的信息网络,用以催生更加复杂化、活跃化的整体系统,形成高量产的知识环境。
3.2 概念提出——居学社区
从以往的固有印象以及绝大多数的现状情况来看,“居”与“学”在大学校园中的存在方式往往是割裂开的,而现有的学习模式越来越朝向综合、复杂、多元、互动的方向发展,以宿舍作为媒介,承载“学”的活动,可以更好地发挥宿舍作为学生聚集地的作用,形成非正式学习空间,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发展,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这也会带来功能使用上的多样以及空间的流动,形成一个结合“居”与“学”[6],容纳思维碰撞的集合社区,即“居学社区”。
图5 学生行为模式分析示意图
在以上的调研和考量下,形成了方案的设计策略:即在均质化的框架下,将空间分层级进行组合填充,来满足开放式居学社区的营建需求。一是满足学生生活随时空多样变化的需求,二是营造多元互动的学习生活空间。设计策略分为以下4 个层级:①私密层级,即不同的居住寝室单元,容纳学生日常的生活休闲活动;②不同的寝室单元以及过渡公共空间形成寝室组团,具有组团活动的特性,构成了第二层级组团层级;③不同的寝室组团组合形成第三层级建筑公共空间层级,构成居学社区,公共空间无隙流通;④宿舍社区与校园外环境一起形成校园肌理,构成外环境层级,这时社区不仅能成为一个自洽的整体,也可以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去(图6)。
4 由概念到方案——“居学社区”方案设计
结合居学社区的概念,方案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进行落实,首先,需要关注于场地的设计,建筑如何回应周边的环境,并且利用周边资源;其次,是建筑的设计,如何实现方案的概念,充分将公共空间融入到宿舍建筑中,并且产生多样的层次;然后对公共空间设计进行考量,关注公共空间之间如何衔接、如何营造场所感以及增加学生间的互动。
4.1 场地设计——与周边环境连通
建筑的选址位于宿舍区与教学区之间的地块,人员较多,且路径复杂,所以考虑将建筑底层向四周开放(图7),通过多样的路径创造层次感,形成丰富的路径与视线关系,建筑底层的四个界面均有面向校园的公共出入口。建筑作为教学与居住功能的过渡,西侧和南侧面向校园教学建筑,东侧和北侧是生活区,建筑将西侧的界面打开,设计成开放的坡道,在联系上下层空间的同时,使宿舍内部院落与西侧教学空间形成视线上的联系(图8)。
4.2 建筑设计——划定组团与层级
开放式建筑中的层级理论将建筑及外部环境分为多个层级,逐级控制。建筑肌理即建筑的整体形态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支撑体即结构框架,起到支撑建筑形体、建筑整体运作的作用;外围护分隔内外的界面,起到维护内部物理环境稳定的作用;内隔墙即对诸多功能、空间的分类切割,使得空间的使用能够满足特定使用者的习惯;套内家具即具有一定的功能可用性,决定了空间的使用方式。
居学社区空间与开放式建筑层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宏观的城市环境肌理至微观的套内层级,可以进行如下划分:建筑环境空间是建筑外部相关的院落、街道等活动空间;整体建筑空间是由寝室空间、公共空间、服务空间、必要的交通设备空间等共同组成;寝室组团空间是寝室之间形成的互动空间,有利于形成活动社群,加深交流;内部寝室空间是最小的居住单元,完成基本的住宿需求(图9)。
图6 居学社区层级策略示意图
图7 宿舍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图8 方案总平面图
图9 开放建筑层级与宿舍建筑层级间的关系图
反观基地条件,其周边皆为建筑功能区块,紧邻西北和西南方向的为公共活动和教学建筑,紧邻东北和东南方向的为较为私密的宿舍区块,条件相对比较复杂,而方案宿舍建筑本身又需要考虑公共与私密的空间过渡关系,因此,方案采用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合院空间设计来统合不同的空间层级,完成多层级空间的合理组织过渡和衔接,营造出内向聚集的社区氛围。
具体说来,整体建筑包含四个部分:底层架空公共空间部分加强对周边环境的呼应,考虑地块周边的多方人流,创造底层多样的院落与灰空间;合院内环西侧公共空间利用不合理朝向,布置后勤与活动功能,将整个体块虚化,与西侧教学空间产生视线渗透;合院内环东侧公共活动空间部分在垂直方向连通建筑,为学生创造内部的活动场所;外环居住寝室部分,形成私密的居住环境。这四个部分整体通过内院空间进行连接过渡(图10)。
4.3 公共空间设计——流动性与不确定性
4.3.1 底层公共空间——多样的室外院落
底层空间主要承担公共服务功能,因为该位置聚集了来自宿舍、教学区、实训区等各个方向的学生。因此,在设计上考虑置入多样的公共功能,一方面弥补学生使用上的功能缺失,另一方面成为激发交流和互动的场所。设计上采用简洁的方形盒子形式,在8 400 mm×8 400 mm 的柱网框架下进行规整,便于随时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功能调整;盒子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和错位,便于形成丰富的路径和院落灰空间。功能上针对调研中同学们反映出来的公共空间功能缺失的现象,设置了诸如餐饮、商店、快递点等功能,同时增添的展览、活动等功能空间作为公共教学的第二场所,激发活力(图11、12)。
4.3.2 宿舍内部东西侧空间——垂直贯通的活动回路
图10 建筑的层级划分示意图
图11 底层公共空间平面与主要功能示意图
图12 底层公共空间模型效果图
为了保证私密性,建筑的2~6层为住宿部分,每层的东西侧设计了公共空间。西侧空间考虑到日晒,因此不安排住宿功能,整体添加坡道虚化空间,打开内部院落,同时与宿舍西侧的教学空间产生视觉上的联系,并且坡道上可以漫步,满足了学生的运动需求;建筑东侧结合院落在框架体中植入连续的两层通高盒子,在柱网框架下,设计了模块化功能的公共空间(图13),第一类休闲模块主要以读书角、咖啡吧、展览室等为主,第二类娱乐模块兼具讨论茶话等功能,第三类运动模块可以满足学生进行简易的运动和健身。每类公共模块都可以结合模块化的家具,根据本层同学的集体商讨决意进行重组和替换。同时,结合交通模块,在垂直方向打通空间,形成一条贯穿各个楼层的交往空间带,创造具有空间连通性的社区氛围(图14)。
图13 建筑上层公共空间模块设置图
图14 建筑上层公共空间透视图
4.3.3 院落交往
建筑结合“居学社区”的概念,从场地条件出发,形成了一边虚化的“C”字形合院,将底层公共空间、寝室上部东西侧公共空间以及外环寝室空间统合在一起,以从下向上的视角来看,层层叠落的底层公共空间盒子是沟通和过渡“居学社区”以及外部复杂环境的“活动发生器”,宿舍楼上部东西两侧的公共空间围绕着中央院落,与底层的公共空间形成视线上的互动交流,宿舍成为各空间之间息息相关的整体(图15、16)。
5 结语
通过对当下国内高校宿舍现状的调研,提出了现今高校宿舍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需求,并结合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生活学习模式的变革以及开放式建筑理论,对高校宿舍设计的适应性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打破宿舍单一空间的桎梏,给空间变化创造可能性,营建多元、互动、交流的“居学社区”,在这样具有开放氛围的社区中,学生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交流、学习,同时又保证了公共性和私密性的过渡,给学生的生活学习模式带来发展变革的可能。
图15 建筑剖面透视图
图16 “居学社区”场所景象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