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后再骨折的Logistic危险因素分析
2020-04-28李炎王彦志贾东昭常军英
李炎王彦志贾东昭常军英
老龄女性骨折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尤其是以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较为常见,而且骨折类型多数为粉碎性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的女性患者骨量明显减少,骨骼脆性显著增加,因此极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较多,常规的保守治疗效果一般,因此多数需要采取复位内固定或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是患者在手术后往往忽略了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容易导致再次骨折的发生,而且引发再次骨折的因素较多,目前临床未有系统的研究[2]。为此本研究探讨了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老年女性桡骨远端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者发生骨性桡骨远端骨折后再骨折,对照组患者初次骨折后随访期间未再次骨折;(2)随访时间2年;(3)随访资料完整;( 4 )骨质疏松性骨折;( 5)年龄 ≥60岁。
2.排除标准:( 1 )临床随访资料不完整;( 2 )合并有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等;(3)随访期间再次骨折在外院接受治疗或随访期间死亡病例;(4)因严重暴力( 车祸、灾害等)所致的骨折;( 5)有腰椎治疗史。
二、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1月至2017 年 10 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后同侧再骨折患者120 例( 观察组 ),年龄 60~97 岁,平均年龄 ( 82.22±8.15 )岁;体质量指数 ( body mass index,BMI ):18.80~22.20,平均19.54±2.11;骨折诱因:跌倒87例、重力21例、其它原因12 例;同时选取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1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 60~92 岁,平均 ( 76.61±9.20 ) 岁;BMI:18.54~22.04,平均20.03±2.40;骨折诱因:跌倒156 例、重力39例、其它原因20 例。
三、术后随访
对所有入组患者随访2年,包括电话随访、家访等方式,了解患者院外治疗情况、服用药物等基础情况,采用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测仪器对患者BMD进行测定。
四、患者资料收集
对患者基础信息进行收集,包括年龄、性别、BMI、诱发因素、是否采用抗骨折疏松药物治疗、是否吸烟等因素等情况进行收集,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X 线片、CT 及MRI 等影像学资料以及BMD检查情况进行录入,分析再骨折患者BMD数值反映出的骨质疏松程度与初次骨折后预防性治疗方式的相关性。
五、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年龄、BMI、BMD T 值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频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一、两组年龄、BMI及骨折诱因比较
截至 2019 年10 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失访患者10 例和12例;观察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两组BMI、骨折诱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
二、观察组和对照组BMD T 值比较
观察组腰椎BMD T值为-3.12±0.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0.55(P=0.000)( 表2,图1)。
三、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抗骨松治疗、常饮牛奶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皮质激素使用、高血压、糖尿病、单独居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再骨折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腰椎 BMD T 值、单独居住和糖尿病是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OR=2.599、3.174、4.116 和3.053,P<0.05),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保护因素(OR=0.356,P<0.05 ) ( 表 4 )。
表1两组年龄、BMI 及骨折诱因比较Tab.1 Compari son of t he age,body mass i ndex and fracture induc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两组腰椎BMD T 值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 lumbar BMD T valu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图1两组腰椎 BMDT 值柱状图Fig.1 Histogram of the lumbar BMD T value of the two groups
表4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Tab.4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中老年人群最为常见骨折类型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人体的桡骨在下端突然变宽,因而松质骨很多,薄弱点较多,极易发生骨折,而且这一部位容易受到暴力伤害,患者在跌倒后肘部伸展或者前臂旋前会造成应力性桡骨远端骨折[3]。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骨质疏松会造成人体骨骼代谢失衡,骨骼的钙质流失增多,合成骨量下降,骨质脆性增加从而增加骨折的发生风险[4]。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再次骨折,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再次影响,再次骨折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而通过早期预测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可以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但是临床尚未见系统的报道[5]。
女性属于桡骨远端骨折的高发人群,女性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进展速度要高于男性,而且体内雌激素敏性降低,加速了松质骨骨量丢失[6]。BMI是影响再次骨折的重要因素,体重是人体骨骼负重的主要压力,体重较大的患者骨骼承受负荷较重,而且有研究报道体重较大肥胖女性在绝经后可能存在更多的雌激素转换,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因此应当建议保持更为合理的体重范围[7]。BMD的降低也是导致患者再次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局部的BMD对于相应区域骨折风险提示能力更好,通过对BMD的监测可以准确提示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8]。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够提高患者BMD,延缓骨质疏松进展,因此开展积极地骨质疏松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9]。糖皮质激素一般是由患有风湿病、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使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对人体骨细胞形成产生抑制作用,加速了骨细胞凋亡,同时还会对体内维生素D代谢过程造成影响[10]。高血压病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有报道指出高血压女性骨矿物质丢失为正常血压女性的2倍,高血压会造成人体钙的流失,使用降压药物时可能导致骨细胞内钙离子吸收的减少,而且高血压容易发生头晕导致患者跌倒风险的增加,也是造成高血压患者再次骨折风险较高的重要原因[11]。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失,机体存在胰岛素抵抗状态,而且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由于首次骨折时存在疼痛、卧床、手术等外界刺激因此血糖控制并不理想,高血糖会造成人体代谢紊乱并导致骨代谢异常加剧,再次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12]。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钙质,充足的钙供应也会增加峰值BMD,同时配合促进钙吸收可以减少骨量的丢失,降低了再次骨折的发生,因此饮用牛奶被认为防止再次骨折的保护性因素[13]。此外单独居住也是重要的影响再次骨折发生的因素,由于老年人群骨折后自理能力较差,单独居住会造成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率增加,因此极易发生再次骨折。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越大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后越容易发生再次骨折。观察组腰椎BMD T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BMD值越低的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后越容易发生再次骨折。通过对两组患者基础治疗随访发现,观察组抗骨质疏松治疗、常饮牛奶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糖皮质激素使用、高血压、糖尿病、单独居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常饮牛奶属于再次骨折的保护因素,而糖皮质激素使用、高血压、糖尿病、单独居住等容易造成再次骨折发生。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腰椎 BMD T 值、单独居住和糖尿病是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保护因素。
通过分析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再次骨折的风险因素,笔者总结在再骨折的预防上一方面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普及预防骨折发生、治疗等知识,叮嘱患者定期开展检查检测BMD与BMI的变化,同时督促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牛奶等钙含量高的食物摄入量,确保营养供给均衡[14]。另一方面对于桡骨骨折接受治疗的患者要进行积极的照护,尽量减少患者独处的时间,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对于合并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合理控制基础疾病,避免意外发生。此外要强化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叮嘱患者进行持续的规律性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绝经后骨量的丢失加速,同时要发挥患者家属的沟通与指导,树立重在预防的理念,消除各种风险因素[15]。
本研究优势在于对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再次骨折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抗骨质疏松治疗属于保护因素,同时分析了危险因素,为临床减少再次骨折发生提供了预防策略和注意事项,而且在分析多因素方面加入了保护性因素的研究,这与以往研究不同。但是本研究纳入患者数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而且由于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的因素较多,包括是否开展体育锻炼、部分引发骨折发生的风险因素等均未能纳入到本研究讨论,主要是部分因素无法获取或者无法进行量化,因此还需要开展大样本量、长期随访进行深入观察。
综上所述,老年女性桡骨远端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腰椎 BMD T 值、糖尿病及单独居住,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