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回顾

2020-04-2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3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卢 勇

(盐城市大丰区第三人民医院,运城 盐城 224100)

1 前 言

血管性病变是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且有流行病学数据资料显示,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因并发心血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或者是脑血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发生临床死亡结果[1]。颈动脉血管组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病程发展演化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严重病变的血管组织类型,因而引起临床医生的持续密切关注。他汀类药物制剂是当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治疗方案用药,对患者的血管性病变具备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干预作用。。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48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所有入选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完整,其中男性19例,女性29例,年龄介于46-82岁,平均(60.2±3.4)岁。本次研究中入选的所有病例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制定发布的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经由接受颈部动脉血管组织超声影像学检查,证实均已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2 临床治疗处置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是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开展血糖生理指标的临床控制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对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其每次给药剂量为10.00mg,每天给药次数为1次,持续给药时间为半年。

2.3 临床评价指标

统计并比较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TC含量指标、TG含量指标、LDL-C含量指标、HDL-C含量指标、CRP含量指标、颈动脉IMT指标、颈动脉斑块面积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数量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WPS 表格收集、统计相关指标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完成数据统计,计量资料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离值,记着(±s),比较时行t检验。若P<0.05时,则视作存在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TC含量指标、TG含量指标、LDL-C含量指标、HDL-C含量指标以及CRP含量指标情况

治疗后,患者的TC含量指标、TG含量指标、LDL-C含量指标,以及CRP含量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患者的HDL-C含量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TC含量指标、TG含量指标、LDL-C含量指标、HDL-C含量指标以及CRP含量指标情况(±s)

表1 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TC含量指标、TG含量指标、LDL-C含量指标、HDL-C含量指标以及CRP含量指标情况(±s)

时间点 患者例数 TC含量指标(mmol/L)TG含量指标(mmol/L)LDL-C含量指标(mmol/L)HDL-C含量指标(mmol/L)CRP含量指标(mg/L)治疗前 48 6.41±0.49 2.71±0.41 4.52±0.26 0.95±0.26 4.71±0.21治疗后 48 4.37±0.31 1.76±0.24 2.54±0.26 1.06±0.28 3.06±0.26 t值 24.376 13.854 17.308 1.995 34.20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2 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指标、颈动脉斑块面积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数量指标情况

治疗后,患者的颈动脉IMT指标、颈动脉斑块面积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数量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参见参见表2:

4 讨论

心血管系统病变是现阶段能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存续状态造成严重威胁的并发症类型,约占总数70.0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临床死亡结果,与发生在其心血管系统中的并发症具备密切相关性[2]。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约占总数7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病程持续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和表现出一定形式的心血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或者是脑血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且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对照,糖尿病患者群体中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水平更高,且此种情况与患者的胰岛素物质含量水平有关[3]。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时,能够显著加速和促进脂质物质合成生理过程并同时诱导动脉血管组织内膜平滑肌细胞逐渐增殖。而在患者机体内部的胰岛素物质含量严重不足时,可以经过减缓脂质物质清除生理过程,以及降低动脉血管壁组织溶酶体脂肪酶系的生理活性,而加速动脉血管组织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通过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等方案,调节患者血糖水平和血脂等指标,有效延缓和控制劲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生长。

表2 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指标、颈动脉斑块面积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数量指标情况(±s)

表2 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指标、颈动脉斑块面积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数量指标情况(±s)

时间点 患者例数 颈动脉IMT指标(mm) 颈动脉斑块面积指标(mm2) 颈动脉斑块数量指标(个)治疗前 48 1.85±0.41 21.00±2.99 2.03±0.60治疗后 48 1.46±0.39 13.70±2.60 1.85±0.61 t值 4.775 12.764 1.457 P值 <0.05 <0.05 <0.05

从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例资料的数据结果看,表1中治疗后TC指标、TG指标、LDL-C指标,以及CRP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患者的HDL-C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指标大幅优化,反映了我院实施的治疗方案,对病例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的控制效果良好,其中HDL-C治疗后更加接近正常水平,CRP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参考指标,治疗后CRP的显著改善标志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得到了有效控制;表2中,治疗后颈动脉IMT指标、颈动脉斑块面积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数量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显示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病治疗效果良好。

5 结 论

我院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瑞舒伐他汀药物制剂展开治疗干预,能促进患者的血脂生理指标和CRP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促进斑块减小减少,,促进患者临床病情的显著改善,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