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分析
2020-04-28孙佳慧
孙佳慧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0 引言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通常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是通过药物治疗,患者并不能彻底治愈,病情容易复发[1]。手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病变的部位切除,治疗效果较好,一直以来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根据切除的方式分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全切除术,为了研究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为临床上后期的治疗奠定基础,本文做如下阐述: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医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7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年龄在22-65岁,平均(32.00±3.53)岁。
1.2 分组
使用数字发生器将入选的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n=35)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包括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在25-50岁,平均(31.41±4.24)岁,对照组(n=35)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在26-52岁,平均(33.40±4.25)岁。两组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治同意书[2],且符合临床有关“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的诊断标准;此外,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逐一排除。
1.3 方法
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两组患者均取仰卧位,并且暴露颈前术区,采用常规消毒并对患者采用气管全麻。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操作流程一致,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在进行手术切除时是否保留甲状腺背侧的包膜和腺体组织。首先于胸骨切迹上取一横行切口,并且切口的长度不宜超过胸锁乳突肌前缘为准,切开皮肤、颈阔肌、颈部深筋膜,当露出甲状腺的情况下,逐步对患者的上动脉、下动脉、下静脉、中静脉进行处理,然后在血管结扎处理时,要注意喉返神经。手术时为了操作的安全和准确,分离甲状腺内外侧,从而抬起甲状腺上级,完整切除腺叶。实验组在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保留甲状腺背侧的包膜和腺体组织;术毕。术后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1.5 观察指标
对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水平进行比较,涉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声音嘶哑,甲状旁腺损伤,术后大出血,低钙血症并计算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量以及住院时间;此外,通过出院后随访调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计算[3]。
2 研究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而引流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n(%)]
3 讨论
通过手术切除治疗,临床上可以有效的清除病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研究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效果,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患者在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后,可以有效的改善各项指标,并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对比,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后,虽然能够有效的清除病灶,但是也因此对人体的伤害较大,从而对于后期的康复有一定的阻碍,所以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当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后,此时患者的自身损伤较小,有利于后期的康复[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