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与文化创新摭谈
2020-04-27沈海华
沈海华
将《经典咏流传》中的《苔》这首歌运用于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中,能很好地体现文化创新。
苔
清 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笔者组织全班学生唱《经典咏流传》中的《苔》,用的是阿卡贝拉形式。
在《经典咏流传》里,《苔》是由贵州支教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共同演唱的。梁老师把这首古诗谱成曲,教学生唱,歌声在大山里回响。还有厦门六中的阿卡贝拉合唱团,这是风靡全国的合唱团,学生们有时用手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声,有时敲打杯子发声,有时拍打书本发声,给整个中国音乐界带来了一种小清新,传递正能量,播撒真、善、美。
赣州市第三中学高二(21)班经典咏流传合唱团用阿卡贝拉的形式,带来了创新的《苔》。笔者先请所有学生分组讨论:“不管是平凡而卓越的梁老师,还是厦门六中合唱团,特别是我们,怎样做到文化创新?”每组代表回答问题。
为什么梁俊老师要在两年的支教生涯中,为学生们带来一百多首诗词,其中,50首还谱成了曲?因为他坚信: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呢?
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想文化创新,就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经典的东西是过去出现过的,过去的东西是不是过时了、落后了、不要了呢?”
今天,不少人追求快时尚,但其实我们始终离不开的是慢经典。我们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慢经典可以通过快时尚来表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而快时尚也可以建立在慢经典的基础上,得到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经典咏流传》中的很多歌曲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这些经典永流传。
二、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离不開传统文化,如果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那么,关于中外文化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阿卡贝拉。阿卡贝拉,即无伴奏合唱,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并不使用乐器。我们对《经典咏流传》中的《苔》这首歌进行创新,采用的就是阿卡贝拉的形式。
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以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新文化的过程。由此看来,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文明的冲突》是美国亨廷顿写的一本书,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过的非洲文明。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然后,笔者请学生分组讨论:“文明是冲突的,还是平等、多彩、包容的?”之后,笔者向学生解释说:“文明是有差异的,差异不应该成为障碍和排斥,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唯有傲慢,产生偏见。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之后,笔者再次提出问题:“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具体要怎样做呢?”对此,笔者的解释是:“首先,我们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其次,我们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四、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要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最后,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中华文明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