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20-04-27颜媛媛
颜媛媛
摘要: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教学方式,使音乐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同时,教师要合理创设文化情境,优化多媒体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以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 多媒体技术 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改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声音、图像、视频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感官来参与教学活动,增加学生信息的获取量。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获取音乐知识,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屏幕上,没有范唱,没有伴奏,也没有提问,课堂失去了情感交流,只剩下操作员式的教师,音乐课堂也因此变得枯燥乏味。不仅如此,制作好课件后,教师总是严格地执行设计程序,不会因突发情况而适时调整。笔者认为,多媒体的使用虽然能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发学生展开联想,但是如果教师生硬套用,只会让学生成为多媒体的“奴隶”,使富有个性化的音乐变成一个个标准的“答案”。
一、合理创设文化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将音乐知识、技能渗透于艺术审美的体验中,为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不仅如此,教师把多媒体运用于初中音乐课堂,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使零散的知识变得富有条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鲜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如在教学《月之故乡》时,教师可以播放《床前明月光》的舞蹈视频,与学生共同感受、品味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出“思乡之情”,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徜徉于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作品的情绪特征。
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运用能达到促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获得美的享受。
二、优化多媒体使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可以有效增强记忆效果,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向学生传递音乐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教学重点,引发学生进行想象,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时,教师要适当留白,为学生留有更多思考、探究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如在教学《弯弯的月亮》时,教师可以播放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思乡曲》,并呈现图片,让学生感受离乡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旋律图谱,让学生观察骨干音在曲谱中的规律,从而在合唱中发现问题,掌握作品的风格特点。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在生活中理解、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还要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路,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融合起来,向学生呈现兼顾传统与流行元素的音乐内容,引发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的思考。
如在教学《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楼兰国图兰多公主被音乐感化的故事,以故事引出《茉莉花》的旋律,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播放范唱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哼唱,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并画出旋律线。最后,教师可以用电子琴进行伴奏,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并让学生试唱歌谱,思考用什么样的力度与语气来演唱。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并播放美国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讓学生听辨乐曲中有没有熟悉的旋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多媒体技术,为音乐课堂增添活力。同时,教师要把握适时、适度原则,寻找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优化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音乐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淤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