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的新年

2020-04-27蓝鸿

散文百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爆竹声小孩

蓝鸿

人间烟火抹不去尘埃

“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掸檐尘……”

一首欢快的童谣在腊月的寒风中,与飘扬的雪花一起烩制小年的味道,淞浦潭开始抖落旧年尘埃,准备一场隆重的迎新仪式。

男人們疏浚明渠暗沟,让劳作一年的庄稼地舒展血脉,贯通经络,养精蓄锐,等待明年开春再现生机。湖、荡、潭、泾、浜、溇手足相连,相约进入冬的梦乡,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冰层轻缓地浮在水面上,藏不住水乡的冬日风情。

昔日桃红柳绿的小村庄,此刻换上了冬天的装扮。灰褐的树枝古朴雅致,印着苍穹的背景,是一幅简约的黑白写意画。枯黄的草丛明暗渐变,色彩丰富,是一幅色调偏暗的抽象派油画。两三只灰麻雀飞舞灵动,是一首无声的七言绝句。

一群小蚂蚁在落叶下互相鼓劲,冬天的食物在团结的力量中越积越多。家家户户的粮仓里堆满了谷物,房前屋后的草垛堆得高高如山,丰盈了淞浦潭的炊烟,滋养了小乡村的鲜活。

女人洒扫前庭后院,掸拂尘垢蛛网,清洗家用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把一个家打理得干净整洁,亮堂如新。忙碌了一天的灶台,奉献了五荤六素在八仙桌上,小孩们鼓着腮帮子,嚼着嘴里的,想着碗里的,念着锅里的。

时间有点捉摸不透,有时比一缕炊烟快捷,有时比一口美味绵长。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女人从忙碌一年的灶台上撤离阵地,男人沐浴净身,整装祭送灶神。一碗漾粉粥稀里糊涂,几块糖瓜甜言蜜语,一对蜡烛照亮人间,三支清香引路上天。灶房里仙雾弥漫,香气四溢,灶神尽情享受着一年最后的人间美味,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解完钱粮放鞭炮,炒完杂脚剪窗花。俏姑娘巧媳妇,你剪喜鹊登梅,我剪鸳鸯戏水,你来五蝠捧寿,我来莲年有鱼。每一朵窗花,都是绣在淞浦潭新衣上的一朵刺绣,映红了一张张喜庆的笑脸。小院内“满院生金”,井壁上“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粮仓畜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室内门外抬头见喜、出门见福……

腊月的淞浦潭,涌动着喜庆的红,点缀着墨玉的黑。春联双双对对,隐藏着旧年的丰收,新年的祈盼。

过了二十三,诸神上了天,人间百无禁忌。

娶媳妇、聘闺女,不看日子只瞧缘分,淞浦潭的姑娘小伙忙煞了媒婆一张嘴。

冬天怀抱着淞浦潭,冰封小河下暗潮涌动,一对对鸳鸯在姑娘的绣花针里嬉戏。东家摆开了婚宴,西家贴上了红喜,飞扬的雪花在淞浦潭的每一个角落肆意风流。

喜庆的流水席,三天三夜,流走了昨天,流过了今天,香味又飘满了田野村庄。

代代传承,年年有喜。

人间烟火抹不去尘埃,也抹不去活色生香的日子。

年年岁岁守望初心

一轮淡红的朝阳懒洋洋地爬上村东头的槐树枝丫,淞浦潭在阵阵寒风中,殷切地等待着,期盼着,近了,近了,归乡的脚步声渐渐传来……

年糕味有点性急,从厨房灶台一路飘香,飞过屋檐,掠过井台,绕过冰封的小河,穿过光秃秃的树枝,翻过高高的草垛子,在村口迎接赶路归乡的亲人。雪花在脚边飞旋,在外求学的少年踩着青春的旋律回来了,轻快的脚印是如歌的行板,且行且吟。竹马绕青梅,少女躲在闺房,把一首情诗咀嚼得又酸又甜。外出经商的男人提着财富回来了,左脚沉,右脚轻,不紧不慢地行走中,把痛苦烦恼丢在脚后,把平安喜悦带回家中。挽髻少妇精心打理,让笑颜和满桌佳肴一样,活色生香。

天气晴冷,淞浦潭的美妙乐章从第一缕炊烟开始奏响。

勤快的主妇是完美的指挥家。村前村后,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屋里屋外,大人小孩的说笑声洋洋盈耳,家家户户,砧板剁肉切菜的噔噔声美妙动听。团圆桌欣喜地敞开心怀,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一粉墨登场。喜庆的春联,别致的窗花,随处可见的福字,让银装素裹的淞浦潭跳动着一团团幸福的红火。屋檐下,一条条冰凌晶莹剔透,是淞浦潭弹奏乡村生活的大小琴键,寒风掠过,时而深沉,时而欢快。

这一天,牛羊特别温顺,鸡鸭也不吵架,小孩们兜里满着,嘴里含着,跺一下脚,都能得到一个幸福的回声。在家祭祀祖宗,上坟焚烧银箱,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寻常日子里的酸甜苦辣,在声声祈福中化作家风家规,在跳动的血脉里延永绵长。

夜幕降临,守岁的仪式正式开启。

屋外,寒气正浓,灿烂的烟花爆竹让淞浦潭在心底温暖如春。屋内,阖家围坐欢谈,庄稼丰收,学业进步,生意兴隆,温情暖语抹去了一年的辛劳疲惫。

一杯米酒,一段家常,满桌佳肴,数番笑谈,时间轻轻地拂过老人的白发,男人的肩膀,女人的发梢,孩童的小嘴。欢声笑语中的守候,是辞旧迎新的心情在时针、分针与秒针面前的轻吟浅唱。

旧年悄无声息地走了,白霜无言,雪花飞舞出一段离别。

新年热闹欢腾地来了,爆竹声声,你恭喜,我祝贺,乡村小夜曲宛如天籁。

年年岁岁守望初心,淞浦潭在午夜里心花怒放。

印在笑靥里的新桃

子时刚过,一阵阵脆亮的爆竹声唤醒了睡眼蒙眬的乡村。

寒夜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天空中无数双眼睛挤在一起眨呀眨,归去来兮,旧岁新年擦身而过,在时间与空间的结点上影影绰绰。

淞浦潭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绽开了笑靥,绚丽的烟花让小乡村旧貌换新颜。

一潭湖水洗尽了旧年尘埃,把一轮新月映照得分外明亮。一片片银辉随着清波轻轻泛起涟漪,水中的鱼虾追逐嬉戏,把一块块薄冰推来荡去,水面上烟雾袅袅宛如仙境,看呆了岸边的一块石头。传说午夜的石头会说话,许多秘密都在午夜里被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一一知晓。当然,知晓了也不说话,每一条鱼,每一棵树,每一只鸟,都会用独特的方式把这些秘密悄悄地说出来。

关于新年的秘密是藏不住的,淞浦潭的每一个新年,就是这片土地的一次庆典,就是人们的一次狂欢。

这一夜,或者说这一天,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哪怕外面天寒地冻,人们的心情也是温暖的火炉。

当新年的脚步第一次踏上淞浦潭,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打开了大门。男人右手夾一支点燃的香烟,左手举着大红爆竹。深吸一口烟,烟头上的火苗更亮了,虔诚地点燃爆竹上的引线……

整个过程仪式感十足,女人和小孩们在一旁凝神静气地观看。爆竹从男人高举的手上腾空而起,女人慌忙用双手护着小孩的耳朵。小孩兴奋地咧弯了小嘴,男人重重地吐出了一口烟雾。一声巨响——“嘣,啪”,一个崭新的年又来了。

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淞浦潭的日子就是这么诗情画意。男人小心翼翼地扯下门面上的旧符,女人一旁站着,手里端着一碗用米糊做的糨糊。红彤彤、崭崭新的一对春联,要么是在集市上买的,要么是村里能写会画的老师写的。

鼠去牛来,虎啸兔吟,龙走蛇舞,马奔羊跳,猴窜鸡鸣,狗吠猪哼。十二生肖,一年来一样,让庄稼人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红火的还有孩子们的压岁包,一毛、两毛,一元、两元,十元、百元……一年又一年,日渐丰厚的压岁包见证了淞浦潭的生活。

开门迎客,出门拜年。这一天,雄鸡给红日拜年,庄稼给土地拜年,岸边的杨柳给湖水拜年,小孩们给长辈拜年。

寒风爱凑热闹,想跟小孩们捉迷藏。小孩们戴新帽,穿新衣,捂紧了藏压岁包的口袋,一双双新鞋躲着寒风的追逐,嘻嘻哈哈,蹦蹦跳跳,新年的童谣在淞浦潭上空轻盈地飘荡:

“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

……”

春天的邀请函已经发出,冬天正在慢慢地收拾行李。

那些印在笑靥里的新桃,在暖暖的阳光下听到了淞浦潭的歌声。

月上柳梢人约黄昏

太阳还没隐入西边的云彩,淞浦潭的炊烟就迫不及待地在天空中跳起了舞蹈。

素雅的土布围裙和主妇一起忙碌着。灶台上烟雾弥漫,人间仙境里,一颗颗圆滚滚的汤圆在铁锅里飘浮不定,像极了小孩们蠢蠢欲动的馋心。母亲的轻斥就是赶不走意志坚定的小布鞋,小鼻子夸张地吸着气,比舌头最先抵达美味的中心。

第一碗汤圆照例敬供给灶神,人间生活如此甜蜜,想那灶神也是尝了一嘴的甜。

村西头,柳树按捺不住等待的心情,张开枝丫把一轮明月早早地托举上来,一不小心泄露了一位怀春少女的心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王家那个铁塔一样壮实的小伙子,是否也拥有一颗七巧玲珑心?

夜幕降临,淞浦潭的元宵庆典才刚刚拉开序幕。

小孩们吃饱了汤圆,提着精巧的花灯,呼朋引伴,给淞浦潭的每一条小径点亮了快乐的笑脸。兔儿灯、狗儿灯、羊儿灯,照一照,比一比,笑一笑,都是自家爷爷的手艺和能耐,还有衣袋里装满了奶奶炒的黄豆和米糖。

春节里新娶的小媳妇,正躲在新房里对镜梳妆,一身新衣掩不住俊俏的脸蛋。听到声声呼唤,开门出来,羞怯怯,娇媚媚,跟在左邻右舍的婶娘嫂嫂身后,一起走走三桥,说说闲话,洒下一路欢笑。

蜿蜒的河流仿佛缠绕在淞浦潭身上的银色玉带,纵横交错的小竹桥、小木桥、小石桥是玉带上的简朴饰扣。走三桥,行靠智巧,走凭用心,能顺利走过三桥的女子,是真正把淞浦潭放在心上的人,一路虔诚祈福,定能消灾去祸,保佑全家安康。

远处望去,昔日幽暗的田间地头,人影绰绰,点点星火燃烧在淞浦潭的每一片庄稼地。“点田财”是乡村的仪式,是庄稼人与土地达成的一种契约。男人手持一把草把子,用火点燃了,围着自家的田地一边奔走一边晃动着火把,烟火四散,嘴里念念有词:“田公田母我家来,我家收收三百担……”

地处偏僻乡野的淞浦潭,自娱自乐着节日的庆典,不擅长识文断字的庄稼人,自然不会如城里人那样做灯谜,猜谜语,甚至想看一场舞龙,也得跑到集镇上,在龙王庙前的广场上才能一睹舞龙的风采。

淞浦潭的村民们不善言辞,在节日里最常做的就是让一只只震天响的炮仗为自己代言。每逢节日,淞浦潭最热闹的就是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那是淞浦潭的主旋律,带着土地的深厚与淳朴,带着庄稼的实诚和坦荡。

小孩们的玩性是藏不住的,小石头底下蹦出一声脆响,竹林间窜出一个火星,路过的行人被吓了一跳。大人们的斥骂在小孩们听来无关痛痒,只要有小炮仗玩耍,多挨几下骂也是一种享受。

明月高悬,星星惺忪着睡眼。淞浦潭的夜还是很热闹,小孩们在追逐嬉闹,男人们在侃大山,女人们在话家常,还有小情侣在窃窃私语……

猜你喜欢

爆竹声小孩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
云小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