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现代汉语“闻”字义项分布研究

2020-04-27李芮菱艾红娟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义学义项语料

李芮菱, 艾红娟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北碚区 400715)

一、引言

“闻”字在北大CCL语料库中共有134 693条语料,本文按照李仕春介绍的下载和标注语料的方法[3]103-109,按比例从中分类抽取出10 000条(其中有效语料为9 840条,无效语料为160条)共计994 749字的“闻”字语料建立“闻”字平衡语料库。具体分类抽取情况如下:

表1 “闻”字语料分类抽取情况表

表1(续)

二、现代汉语“闻”字义项分布情况的描写

通过对“闻”字语料库的标注和分析,我们得出“闻”字各义项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情况。具体如下:

(一)《现汉》中“闻”字已有义项的分布情况描写

1.用耳朵接收声音:听而不~|耳~不如目见。该义项在“闻”字语料库中共有84条,占总语料数的0.84%。

《现汉》把该义项解释为“听见”。张志毅先生指出:“我们提倡在释义时使用完整的句子,给出被释词的主要的语义特征和区别性语义特征。”[4]当代词典的释义趋势也是采用句子或短语释义,《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对于“hear”的释义为“to be aware of sounds with your ears”,所以我们将义项“听见”修改为描述性话语“用耳朵接收声音”。

①当附近的山民[闻]声赶来援救时,陈老汉一家躺在血泊之中。(1994年报刊精选)

②虽然这里也经常出现雷鸣电闪,但只[闻]雷声不见雨滴,原来雨水在半空中就被蒸发干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③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制造炸弹,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赶来,搜去了革命党人的名册、起义时用的旗帜和文告,起义计划泄漏。(《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新~|奇~。该义项在“闻”字语料库中占比最大,共有6 334条,共占总语料数的63.34%。例如:

①当然,还要有知名度,如果一名模特与某位名人传出一段绯闻,身价肯定会直线上升。就像后来的一位姓王的女模特,与一位姓张的大导演传出绯[闻]后,不管这绯[闻]是真是假,她的身价立刻直线上升。(《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②中国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开辟了人民群众反映环境问题的渠道,加强了新[闻]媒介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揭露和曝光。(《中国政府白皮书》)

③尽管美国天主教教会对这些屡屡不断的丑[闻]发生深感惊恐,但他们对这些闯祸的教士始终不敢吭声。(1994年报刊精选)

3.〈书〉有名望的:~人。该义项用于固定搭配“闻人”,在“闻”字语料库中仅7条,为总语料数的0.07%。例如:

①一位是经济界、科技产业界[闻]人温世仁,一位是演艺界名人柯受良,两位名人都是台湾人。(新华社2003年12月份新闻报道)

②投稿者包括世界与美国各方面的专家与[闻]人,但也有普通国民。(《读书》)

③从前听说过,有个[闻]人通读了《大英百科全书》。(《读书》)

4.〈书〉名声:令~|秽~。该义项用于“默默无闻”“湮没无闻”类书面语中,在“闻”字语料库中共148条,占总语料数的1.48%。例如:

①此刻,我又完全被这位从事默默无[闻]的传播工作的爱国志士所吸引了。(《读书》)

②像老舍、赵树理的城乡草根文学所表现的民俗和土语大半已经湮没无[闻],因此大规模移植港台民间文化乃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读书》)

③然而,经过港人精诚的艰苦创业,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把寂寂无[闻]的小市集变成名闻国际的繁华大都会。(1998年人民日报)

①选购护手霜时,要记得一闻、二看、三试的原则。首先要[闻]一[闻],好的护手霜应味道淡雅,而不含有化学合成或是矿物油、动物油的味道。(当代应用文健康养生)

②丁鹏也拉着她的手,抱过她,甚至于去[闻]出自她颈子里的香味。(古龙《圆月弯刀》)

③酸味一下窜进她鼻子,她流出泪来,可真痛快。从七岁就[闻]惯的酱油、醋作坊的味道,在她嘴里、舌头上跑。(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①[闻]一多先生,1919年在清华学校读书的时候,那时候不叫清华大学,还叫清华学校,他为了学演讲,早晨五点多钟就起来。(邵守义《口才与成功》)

②当年王子野先生曾批评[闻]家驷先生大可不必改动罗玉君的译文。(当代报刊读书)

③[闻]潜首先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是复合经济,并以此为出发点系统地考察社会。(当代报刊读书)

(二)“闻”字新义项的分布情况描写

通过对“闻”字语料库的分析,发现《现汉》中已有的6个义项并不能完全解释“闻”字在实际运用中的情况。因此,我们建议为“闻”字设立1个新义项:

①[闻]讯赶来的左邻右舍急忙将杜桂英和郑晶晶送往村卫生室。(1994报刊精选)

②在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闻]他的音信。(张佐良《周恩来的最后十年》)

③老师[闻]知后,将他狠狠训斥了一顿。(《蒋氏家族全传》)

三、现代汉语“闻”义项分布情况的解释

“对于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解释是密不可分的,解释应当是寓于描写之中的,正确的解释应当是对语言事实的深度描写,而好的理论则是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工具。”[5]本文则选择运用菲尔墨(C.J.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阿普列祥(Ю. Д. Апресян)的意义整合描写理论对“闻”的各义项成因进行深入的解释。

(一)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的解释

框架语义学理论包括场景理论和论元结构理论。场景是语言之外,由语言所描述出的情境,包括具体场景和抽象场景。“论元是带有论旨角色的名词短语”[6],动词的意义在不同场景中会随着与其相搭配的论元的改变而改变。当“闻”的施事论元为人,受事论元为“杂音”“花鼓声”“犬叫”“水声”等具体的声音时,“闻”这一动作发生的场景是具体场景,这时“闻”的意思是“用耳朵接收声音”即义项1;当“闻”的施事论元为人,受事论元为“他家添了一个男孩”“扶贫工作有滑坡之势”“她去台湾”“他父亲住院”等抽象的信息时,“闻”这一动作发生的场景是抽象场景,这时“闻”的意思为“听说、知道”即《现汉》未收录的义项7;当“闻”的施事论元为人或动物,受事论元为“花香”“酒香”“玫瑰花”等气味或具有气味的物体时,“闻”这一动作发生的场景为具体场景,这时“闻”产生了“用鼻子嗅”的意思即义项5。

(二)基于意义整合描写理论的解释

除了上述动词性义项,“闻”还有名词性义项,如“传[闻]”“新[闻]”“见[闻]”“旧[闻]”“轶[闻]趣事”。框架语义学理论只能解释动词性义项的成因而不能解释动词性义项与名词性义项之间的词义衍生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领军人物阿普列祥提出了“意义整合描写”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把语法和词汇融为一体。他认为,“在描写语言现象时应该将语法和词汇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用相同的形式化语言来加以统一,将词汇意义描写和语法意义描写相结合,使词汇的释义内容与语法规则相协调。”[7]在此观点的指导下,我们从语法的角度分析“闻”名词性义项的成因,发现当“闻”作为动词时,其意义为“听说、知道”,而当“闻”处于名词的位置(如“有关它的传[闻]”“重大新[闻]”“市场见[闻]”“爆出丑[闻]”)时,就产生了名词性义项“听见的事情;消息”即义项2。

“闻”的义项4“〈书〉名声”为古汉语遗留,本文暂不做解释。

在标注语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汉》中“闻”的义项3“〈书〉有名望的”只出现在复字词“闻人”中,而“闻”后单独设有条目“闻人”,因此我们建议删除该义项。

猜你喜欢

语义学义项语料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论英国学者的语义学简史研究∗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事件语义学框架下“给”句式歧义的形式化描写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塔斯基的真定义语义学与逻辑后承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Enhanced Precision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