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20-04-27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循证溶栓神经功能

李 璐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辽宁 沈阳 110023)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发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产生局限性坏死及软化,具有发病高、致死率高及致残率高等鲜明特点,一定程度上加剧临床预后难度[1-3]。同时,受脑组织供血及供氧锐减的影响,造成脑组织迅速坏死,合并出现偏瘫及失语等并发症。有研究资料显示,脑梗死早期实行循证护理能帮助已偏瘫失语的患者恢复其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伴随循证医学日趋成熟,循证护理概念得到大范围普及推广,倡导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制定兼顾个性化及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及护理计划,进一步大大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及科学性。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循证护理的使用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实行常规护理59例脑梗死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实行循证护理59例脑梗死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最高者49岁、年龄最低者71岁、平均年龄为(67.3±8.3)岁;观察组5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4∶25(即男女例数分别为34例及25例),年龄最高者50岁、年龄最低者70岁、平均年龄为(67.4±8.2)岁。根据以上资料信息,发现纳入对比的2组患者各项基本信息不存在明显差异性,特别是年龄及性别,意味着2组患者具备纳入研究的对比价值,并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于实验前期阅读签署实验同意书,确保所有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明确实验内容及实验流程,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审查批准。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即:向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及饮食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肢体锻炼,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采取具体的护理措施大大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实行循证护理,即:所有护理人员全面分析现代化护理实践经验及护理知识,明确亟待解决的临床护理问题,不止能缩短溶栓治疗时间,更能大大提高溶栓治疗成功率,减少总体致死率及致残率,为保证抢救效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由于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能改善患者神经系统损伤,客观上要求相关护理人员灵活运用循证护理手段,制定兼顾特定化及结构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及训练方案,以达到有效控制颅内压的目标。此外,遵循医嘱准确运用溶栓药物,使用CT等影像学手段提前筛选病例。①护理人员结合分析所得问题系统性查询相关文件,获取研究领域内所有实证,特别是查询具体文献及数据,如国内外临床脑梗死相关的护理医学文件等,发现当前尚未出现切实有效的脑梗死治疗手段,而溶栓治疗是最为有效且安全性最强的治疗措施;②护理人员以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为出发点全面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有效性及实用性,立足于临床经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对于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开展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③针对甘露醇治疗期间血压偏高的患者,护理人员严格控制药液滴注速度,保持先慢后快的频率,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尽可能于30 min内完成溶栓药物输注,加大对于心电监护的重视程度,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严密监测,若发生异常问题,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处理。④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家属办理入院手续指导患者接受相关检查,特别是CT病理检查,为溶栓治疗争取最佳时机,尤其是经治疗后神智基本恢复清醒且意识状态稳定的患者可予以早期锻炼及针灸治疗,针刺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及外关穴。

1.3 判定标准:向2组患者发放我院自行研发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计算其护理满意度,并且纳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抑郁评分等量表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波动幅度便于评估其护理效果,分数差异越大则护理效果越好[4-7]。同时,统计2组患者护理前后AQ值(即语言功能评分)及FMA值(即运动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该实验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将(%)视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χ2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将()视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t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P值<0.05则意味着2组研究数据出现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研究的最终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97%,该组满意25例、基本满意21例、不满意1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92%,该组满意29例、基本满意27例、不满意3例。经对比结果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97%及94.92%二者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经对比结果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2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Q值及FMA值对比:对照组护理前AQ值为(95.27±1.03)、FMA值为(34.51±3.32),护理后AQ值为(82.4±3.51)、FMA值为(47.12±4.23);观察组护理前AQ值为(95.38±1.04)、FMA值为(35.13±3.41),护理后AQ值为(61.34±3.23)、FMA值为(78.15±5.68)。经对比结果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后AQ值及FMA值2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发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产生局限性坏死及软化,具有发病高、致死率高及致残率高等鲜明特点,并且其疾病类型相对多样,被划分为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及脑栓塞3个大类。有统计数据表明,脑梗死发生率约占脑卒中总体发生率的85%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脑梗死发生机制相对复杂,与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脱水、动脉炎、休克及血压锐减间关系密切。一旦发病后则患者极易出现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及语言障碍等典型临床症状,甚至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负担及痛苦。

同时,脑梗死属于突发性脑部疾病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其坏死程度与血栓位置及血栓大小差异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好发于45~70岁中老年人群,并且大多数脑梗死患者发病前不存在明显前驱症状,其局灶性神经体征于数分钟内抵达高峰且呈现完全性卒中的状态,患者往往意识状态清醒且合并轻度意识障碍[11-12]。针对大脑动脉或颈内动脉主干栓塞的患者存在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能性,甚至出现严重的脑水肿及颅内压骤升,导致昏迷及脑疝。此外,发生于基底动脉的系统栓塞极易发生昏迷情况,极个别患者于局灶性体征稳定后出现加重梗死或继发性再出血的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学者率先提出循证医学(EBM)概念以来,循证医学概念逐步得到完善及健全,以谨慎合理作出最佳医疗决策为核心理念,直至今日发展为利用实证进行决策的文化意识,不再停留于原本的医学领域,甚至拓展至公共卫生及护理等领域。由此可见,循证医学发扬西方自然科学实验的理性传统,更彰显现代化医学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尊重。循证护理(EBN)指深受循证医学影响的护理观念。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护理科学已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张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整体性护理,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的作用纠正护理行为,向患者提供成本最低且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循证护理是兼顾前沿性、系统性及科学性的新型护理模式,主张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综合考虑自身护理经验及患者个体病情再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及护理计划,对于保证护理工作有效性及可行性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同时,大多数脑梗死患者往往病情危重且预后难度较大,而实行循证护理能巧妙避开以往护理模式的常见问题,实现重点护理的目标,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预后效果。与其他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从业要求相对严格,不止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高度责任心及求证精神,方可取得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经本次研究发现,纳入2组脑梗死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抑郁评分、AQ值及FMA值各项指标与观察相比二者差异较大,说明循证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实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不止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大大增强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更能减轻心理负担,恢复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溶栓神经功能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