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观察
2020-04-27孙喆
孙喆
河南尉氏县人民医院 尉氏 475500
慢性鼻窦炎属于耳鼻喉头颈外科常见和多发病之一,以持续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为主要表现,常伴有鼻息肉,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利影响[1]。2016-12—2018-02间,我院对72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别予以单独鼻内镜手术治疗和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现对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患者的鼻窦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符合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患者。(2)合并其他鼻部疾病者。(3)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4)随访资料不全或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男14例,女22例;年龄11~56岁,平均39.52岁。病程1~6 a,平均3.50 a。Ⅰ型9例,Ⅱ型19例,Ⅲ型8例。观察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18~55岁,平均38.34岁。病程1~7 a,平均3.84 a。Ⅰ型9例,Ⅱ型20例,Ⅲ型7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接受鼻内镜Messer-klinger术[3-4]:取仰卧位,抬高头部15°~30°。常规消毒、铺巾。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全麻或蝶腭神经与鼻甲后端浸润麻醉加鼻腔表面麻醉。置入鼻内镜观察鼻腔和鼻窦的黏膜形态。切开钩突,开放筛泡及前、后组筛窦,敞开上颌窦开口。经蝶筛隐窝(或后组筛窦)进入蝶窦,充分引流窦口鼻道复合体。息肉严重阻塞鼻腔者,可先予以切除。对中、下鼻甲泡性或息肉样变者则将其部分切除。纠正异常结构和祛除不可逆病变,最大程度保留窦腔正常黏膜等组织。最后冲洗鼻窦腔,以膨胀海绵对鼻腔进行填充,术后48 h取出。术后定期对鼻腔的血痂及分泌物彻底清洗,改善引流,恢复鼻黏膜纤毛功能,预防粘连;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3~5 d。术后第2周开始行鼻内窥镜检查,1次/周,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凝血块及肉芽组织,直至术腔干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1~2喷/次,1~2次/ d;于术前1周及术后持续应用3个月。此外,在静滴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束后,口服克拉霉素胶囊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判标准[3](1)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和复发率。(2)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鼻窦腔中无脓性分泌物,鼻窦口恢复良好为显效。症状明显缓解,鼻腔中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鼻窦口存在小部分残留水肿或新肉芽组织,但对通气无明显影响为有效。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上颌窦口狭窄,甚至闭锁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术后随访 6个月期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2.2治疗效果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0.56%(29/36)。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44%(34/3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因创伤大、清除病灶不彻底、复发风险较高等缺陷,在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逐渐成熟,鼻内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镜下可精确切除病变组织、彻底清除黏膜病变、保留正常和可逆性黏膜,以及恢复通气和引流功能好等优势,在慢性鼻窦炎等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开展。文献报道[5-6],鼻腔病变黏膜上存在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及炎细胞浸润现象,不能排除变态反应参与鼻窦炎进程的可能性,同时在鼻息肉的进程中离不开中炎症细胞的影响。此外,鼻内镜手术后黏膜病灶恢复、上皮化、转归时间较长,易出现炎症反应,术后出现并发症和复发风险高,不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为此,近年来我们对72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别单独应用鼻内镜手术和鼻内镜手术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和克拉霉素胶囊治疗。经比较分析,后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优于前者,与周雯娟[7]等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充分表明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弥补单独鼻内镜手术的不足。其主要原因为:(1)丙酸氟替卡松为局部应用的一种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其亲和力较强,通过拮抗变态反应,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聚集,能够减轻局部组织水肿、渗出、出血等,从而减轻炎性反应程度和维持窦口引流通畅,不仅有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减轻黏膜炎症,更利于术后加快黏膜恢复速度[6]。(2)克拉霉素胶囊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患者胃黏膜的刺激性和肝肾功能影响小,患者耐受性较好。同时可直接作用于炎性因子,抑制炎性病变进一步的发展,并破坏和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抗炎效果持久可靠,有利于保障手术疗效和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