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观察

2020-04-27王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神经肽功能区胶质瘤

王琳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00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肿瘤切除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选取2014-04—2018-04间于我院接受手术的94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显微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4例患者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临床资料完整,卡氏功能评分>60分,术后均接受同一放疗方案。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及胶质瘤复发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观察组行显微手术:术前30 min静滴地塞米松10 mg、20%甘露醇250 mL。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肿瘤进行定位、设计皮瓣范围与位置、选择合适的入路。松解脑沟裂表面的蛛网膜,释放脑脊液。在显微镜下避开功能区将肿瘤边界水肿带分离并切除。对于体积较大、边界不清晰的肿瘤,首先直视下进行瘤内切除,减压后在显微镜下分离边界,分块切除周边增生的病变组织。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手术切除肿瘤。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1](1)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a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β-内啡肽(β-EP)、催产素(OT)及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2)显效:肿瘤完全消失。有效:肿瘤缩小50%以上。无效:肿瘤病灶缩小5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脑脊液神经肽水平术后1 a,2组患者脑脊液β-EP、OT、AV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其中观察组各项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由脊髓或大脑胶质细胞癌变所引发的颅内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可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由于脑胶质瘤的切除需要相对开阔的手术视野,以充分暴露病灶组织,因此传统颅脑开窗术不仅手术创伤大,而且过多暴露正常脑组织,增加脑组织与神经功能损伤的概率[2]。此外,仅根据术者的观察来判断肿瘤浸润的边界,极易对正常脑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造成损伤;或切缘残留肿瘤,导致术后复发率高[3]。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显微手术利用影像学定位行脑胶质瘤切除术,较传统开颅术更为精确,在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肿瘤全切率亦明显提升[4]。

表3 2组患者脑脊液神经肽水平比较

β-EP、OT、AVP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内源性活性物质,颅脑侵袭性手术可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而引发脑脊液上述神经肽水平降低,因此脑脊液的β-EP、OT、AVP水平可作为评价颅脑手术对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的指标。收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手术的94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 a脑脊液的β-EP、OT、AVP水平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且优于对照组。提示显微手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相对较小,疗效更为理想。其主要原因为: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通常存在水肿区域,在显微镜下更利于分辨肿瘤边界,提高胶质瘤全切率[5];于肿瘤最浅部位处脑沟将蛛网膜切开,并将脑脊液放出,减小颅内压,可有效利用骨窗充分显露术野,避免正常组织的过多暴露[6];经脑沟到达肿瘤,可较好保护脑组织重要功能区及血管;术中应用超声定位,可更精准判断肿瘤位置与范围,便于快速止血和缩短手术时间。施术时需注意:对肿瘤体积较小及相对表浅者,可对被累及的蛛网膜与供血血管进行电凝处理,再进行分离切除。对病灶较大者,先自病灶内部切除,再行全面清除;若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则应经非功能区入口实施延伸清扫,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猜你喜欢

神经肽功能区胶质瘤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神经肽Y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棘皮动物神经肽的研究进展❋
棘皮动物神经肽的研究进展❋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骨形成蛋白- 4 在人类胶质瘤中的研究现状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