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乡村产业发展研究探析
——基于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0-04-27师晓娟肖志杨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图谱聚类核心

师晓娟 肖志杨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成效,而且对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和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学界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然而大多是从政策的解读、理论的剖析等定性的角度去分析,缺乏系统的定量的研究角度,无法抓住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鉴于此,围绕乡村振兴,本文利用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乡村产业研究的热点、核心以及知识图谱进行了整体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期刊主要是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和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CSSCI),文献来源的类别限定为“期刊”。考虑到现有研究成果中“乡村产业”以及与其概念相关的“农村产业”之间的关系常被模糊化甚至不作区分,因此,用“乡村”并含“产业”以及“农村”并含“产业”作为篇名所搜集的数据加总来进行乡村产业的研究,文献检索操作时间是2019 年2 月26 日,文献的时间跨度是1992—2019 年,搜索到的文献共1311 篇,剔除会议通知、期刊正文、论坛公告以及无明确作者的文献,最终得到可供研究的文献1261 篇。

(二)研究工具

CiteSpace 是由陈超美教授在2004 年使用Java 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主要分析文献中蕴含的深层次的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化、可分时、动态化的可视分析软件。①李杰、陈超美:《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二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2 页。目前,CiteSpace已经在众多研究领域中获得了应用。鉴于此,本文对国内乡村产业研究基本格局、热点与演进趋势的判别也主要借助CiteSpace(版本:5.0.R2.SE.11.3.2016)提供的作者与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等功能。

二、国内社会科学范畴中乡村产业研究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与核心力量

(一)发展趋势

通过对以篇名检索“乡村”并含“产业”以及“农村”并含“产业”所得的1261 篇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见图1),早在1992 年就有研究者开始思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之后,乡村产业研究才正式宣告开启。随后几年,乡村产业研究的论文数量在趋势增长。进入21 世纪尤其是2005 年之后,乡村产业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现一个大的整体增长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在2005 年中央全面取消农业税,乡村面临新的产业结构性调整,乡村产业如何发展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出路。此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农业农民提出了更加优惠的政策,2012 年之后,乡村产业研究的论文数量迅速增长,由32 篇增长到2017 年的121 篇。随着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笔者认为乡村产业研究的论文数量还会持续增长。当然,议题的“冷热交替”本身就是学术研究的规律,由于当前的乡村产业水平程度还未达到预期的成效,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希望国内乡村产业研究能够获得持续的、匹配性的关注,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振兴乡村。

图1 国内乡村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数量年际变化趋势

(二)核心力量

1.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是指在某一领域,在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较多的作者形成的一个集合群体。而根据普赖斯的公式N1= 0.749 max1/2(其中,N1 核心作者为最低发文量,max 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发文数)。计算得出N1=1.9764,取临近的最大整数为2,也就是说在该领域核心期刊论文数不少于两篇的为核心作者。通过运行CiteSpace 软件发现,目前国内乡村产业相关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是姜长云,其在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七篇相关论文。而该领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两篇的共有66 人,发表论文总计157,占国内乡村产业研究核心期刊论文总数(1261 篇)的12.5%,与普赖斯定律所要求的核心作者群的论文发表数量所占总数比要达到50%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说明在国内该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核心作者群体。

同时,在CiteSpace 上创建新的项目,将筛选出来的1261 篇文献导入,时间跨度设置成1992-2019 年,时间切片设置成1,各时间切片的阈值设置为Top50,节点类型选“Author”,运行CiteSpace 软件,从生成的可视化图谱(见图2)中,作者发文数量的多少可以通过节点的大小来体现;作者与作者之间有线条连接,表示两者之间有合作。线条的粗细表明两者之间合作的强弱,线条越粗,表明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越频繁,反之亦然。

图2 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图2 较为完整地展现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的构成图谱,从图中还可以发现,该领域发文较多的作者分别是姜长云、郭玉兰、李鸿铎、耿富欣、杨满沧、樊海林、邹伟、申曙光、蒋和平等。而且通过观察图谱中的节点连线发现,共有65 个节点,形成24 条连线,网络密度①陈悦、陈超美:《CiteSpace 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科学学研究》2015 年第2 期。仅为0.0115,这表明在该研究领域,合作研究并未形成潮流。

2.核心机构群。通过统计可供分析文献中的机构数据,整理得出国内乡村产业研究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机构(见表1)。

大部分的核心作者都有所属的机构,然而,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的排名与他们所属的机构发文量的排名却不尽相同。一方面,某机构的某位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很多,但是该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者很少,从而造成了个人排名很靠前,但是机构排名却很靠后的情况,称之为“一花独放”;另一方面,某一机构虽然无特别突出的核心作者,但是该机构的发文数量排名很靠前,极有可能是该机构在该领域的涉足者比较多的缘故,此种情况称之为“遍地花开”。但是,总的来说,核心作者发文量靠前,其相对应的机构发文量排名也会靠前,比如邹伟与其所属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玉玲、张润清与其所属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李鸿铎在核心作者发文量上的排名是第三位,然而他的所在机构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在机构发文总量排名中却不能进入前十名,申曙光同样进入了核心作者群(排名第七),但是其所属机构中山大学在机构发文总量排名中也未能进入前十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并无个体研究者成为国内乡村产业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然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却在机构发文总量排名中进入了前十,排名甚至高居第一位;同样的情况还适用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机构。事实上,理想的情形是一个机构在乡村产业研究领域既有核心的学科领域带头人,又能“遍地花开”,这样才能形成更大的研究合力,助推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深入与精细化发展。

表1 国内乡村产业发展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

三、国内社会科学范畴中乡村产业的研究热点

(一)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热点词汇分析

由于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献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能够体现一篇文章的核心知识点,因此,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频次统计来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核心知识点。由此,通过对国内乡村产业的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通过再次运行CiteSpace 软件,将TopN 设置为50,也就是说每个时间切片内的频次排名都是前Top50 的数据,并将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然后生成国内乡村产业领域高频关键词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3)。每个十字架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多少,节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越能体现该领域的研究核心热点;反之,亦然。由图3也能看出,图谱中节点最大的是乡村旅游,然后从高到低依次是农村、产业融合、乡村振兴、产业结构、农村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农村产业融合等。这些关键词在图谱中所展示的节点都是比较大的,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3 国内乡村产业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二)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热点聚类分析

关键词体现的是一篇文献的核心思想,而CiteSpace 中的聚类分析能够将这些零散的关键词节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不同的模块,并且提供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算法自动生成聚类标签。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CiteSpace 软件生成的聚类图谱,能够更加清晰明了该领域的核心知识点和主题。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图谱,并将算法设置为LLR(Log-Likelihood Ratio)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4)。

CiteSpace 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提供了模块值(Q 值)和平均轮廓值(S 值)两个指标,研究者可以根据它们呈现的数据结果来评判图谱绘制的效果。一般而言,Q 值大于0.3 就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S 值等于0.7 时,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如果S 值大于0.5,该聚类认为是合理的。由图4 可知,Q 值为0.816,S 值为0.5627,说明绘制的聚类图谱效果较好,共生成14 个聚类:#0 信用合作社、#1 小城镇建设、#2 农村产业结构、#3 产业集群、#4 精准扶贫、#5 文化产业、#6乡村旅游、#7 乡村建设、#8 产业升级、#9 发展、#10 创新、#11 经济体制、#12 乡村振兴、#13 农业类专业。这些聚类大致勾勒出了国内乡村产业研究内容版图的轮廓,为了使得内容版图更为清晰,本文整理出各聚类的详细节点信息(见表2)。

图4 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三)热点主题与内容

关键词聚类图谱和聚类节点明细列表的存在,或多或少地映照出了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核心学术景象,为观察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主体内容分布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线索和科学的依据,并且根据软件生成的图谱能够为研究者提供直观感受上的一种线索,由于节点的聚类还可能存在信息的交叉或融合的地方,因此,要想更为准确地呈现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内容版图,还需要人工进行再次规整。总体来看,近些年来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理清乡村产业的实现路径、探讨乡村产业的模式以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情境中的产业发展。

表2 国内乡村产业研究热点词汇聚类及分布

1.理清乡村产业的实现路径。关于如何发展乡村产业,总体上形成了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产业的优化升级、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等解决方法。

其一,进行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董金友直接指出“持续稳定地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应成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①董金友:《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年第6 期。凡勇昆等认为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体现在“持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上。②凡勇昆、邬志辉:《农村产业结构的变迁特征、调整思路及其对教育布局调整的影响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年第7 期。张晓山则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提出要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调结构关键是要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③张晓山:《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9 年第1 期。

其二,进行乡村产业的优化升级。姜长云提出,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成为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式。实现乡村产业政策和发展思路的转型,是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出路。④姜长云、王爱芝:《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政策转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 年第5 期。刘海洋则认为农业才是乡村产业的核心,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乡村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农业的发展要突出地域特色,形成优势品牌。⑤刘海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 优化升级与三产融合》,《经济纵横》2018 年第11 期。

其三,进行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汤洪俊等认为乡村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⑥汤洪俊、朱宗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7 年第8 期。欧阳胜也提出了农旅一体化带动型、纵向一体化延伸型、基层党组织引领型和电商平台助推型等四种典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周立则认为发挥由村奈良臣提出的六次产业中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创造新供给、培育新业态,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的关键。⑦欧阳胜:《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武陵山片区的案例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7 年第10 期。

2.探讨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关于乡村产业的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从乡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乡村产业转移发展模式这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其一,乡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张宏升从四个方面来概括产业集群的概念,分别是以农户为基本主体、具有地域性、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自然风险特征强等四个方面。⑧张宏升:《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难点探析》,《宏观经济管理》2007 年第9 期。而光娅则指出要突出乡村特色优势,形成产业集聚,使得集群规模不断壮大,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专业镇和特色小镇。⑨光娅:《基于乡村振兴的安徽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发展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8 年第9 期。

其二,乡村产业转移发展模式。彭连清认为随着产业和劳动力的持续集聚,发达地区产业重型化和高技术化趋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向,从而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由大规模异地转移向就地或就近转移模式转变。①彭连清、詹向阳:《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演变》,《当代经济研究》2007 年第5 期。陈吉祥研究发现,产业向乡村大量转移,不仅促进了农村就业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利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干中学”的效应,建立起了一个产业转移与人才开发、成长和向上流动的良性互动机制。②陈吉祥:《印度服务外包业向乡村转移的成因、效果及启示》,《南亚研究季刊》2012 年第4 期。在王珍珍看来,产业转移是不同产业层次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区域间的重新配置,对转移地区与承接地区的产业结构均产生显著影响,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和由此引发的生产要素流动正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③王珍珍:《产业转移、农村居民收入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城市问题》2017 年第4 期。

3.关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情境中的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推动农村发展、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向前的关键步骤。王伟指出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核心,农村精准扶贫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更要注重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贫困个体的内生动力。④王伟:《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的产业路径创新》,《重庆社会科学》2019 年第1 期。文丰安觉得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对精准扶贫策略产生强有力的指导,而且通过制定的新标准能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⑤文丰安:《新时代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协同推进的思考》,《新视野》2019 年第3 期。而在陈小燕看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应当相互融合、互相协同、彼此影响、耦合推进。⑥陈小燕:《多元耦合:乡村振兴语境下的精准扶贫路径》,《贵州社会科学》2019 年第3 期。

结语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它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成效。而国内乡村产业是一个具有持续性拓展空间的研究领域,未来深化国内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深挖国内乡村产业的相关研究时发现,国内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都未形成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的群体,而乡村产业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因此,在乡村产业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合作的研究会是一种趋势;另一方面,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产业发展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和先决条件,只有切实加强产业发展保障、带动群众积极性、激活产业发展模式才能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可见,探讨产业发展与各领域的结合、产业发展的模式推广、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融合都将是今后国内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不可避免的热点。2020 年年底,全国绝对贫困的人民将全面脱贫。届时,精准扶贫战略将与乡村振兴战略无缝对接,两者相互融合,耦合推进。

猜你喜欢

图谱聚类核心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绘一张成长图谱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