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脉冲光联合药物治疗轻中度玫瑰痤疮的效果分析

2020-04-27缪亚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氯喹米诺环素

缪亚军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 南通 226300)

玫瑰痤疮,又称酒渣鼻,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尤以女性居多,且如未予以有效治疗,可能永久性损伤外貌[1]。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方案,常用治疗药物如羟氯喹、米诺环素等,尽管能够一定程度抑制炎症传递,但效果不理想,且治疗周期较长,药物副作用多。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强脉冲光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用于治疗玫瑰痤疮具有效果佳、安全性高等优势。本文以2018.5-2020.5我院收治36例玫瑰痤疮患者为例,简述药物联合强脉冲光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诊治疗轻中度玫瑰痤疮患者36 例观察分析,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共18例,其中男患5例,女患13例,年龄范围20岁-50岁,平均年龄(38.9±1.4)岁。观察组患者共18例,其中男患7例,女患11例,年龄范围21岁-50岁,平均年龄(39.0±1.5)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米诺环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米诺环素用量用法为:每次0.5g,每日2次;羟氯喹用量用法为:每次0.2g,每日2次。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科医人公司强脉冲光M22治疗,方法为:首次治疗前于病灶处涂抹冷凝胶,并于患者耳下进行光斑测试,确定脉冲光能量,一般采用590nm滤波片,鼻部脉冲光能量控制为14J/cm2-16J/cm2,额部脉冲光能量控制为12J/cm2-14J/cm2,面部脉冲光能量控制为12J/cm2-14J/cm2。完成治疗后以无菌修复敷料外敷20分钟。每月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优(皮损消退面积超过90%)、良(皮损消退面积超过50%)、差(皮损消退面积不足50%)三个等级。总有效率=优%+良%。通过NRSEC(玫瑰痤疮临床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症状表现进行评估,总计10分,分数与症状表现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2.2 治疗前后症状表现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NRSEC评分(5.98±1.02)与对照组(5.99±1.01)无统计学差异(t=0.030,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NRSEC评分(2.02±0.35)、治疗后8周评分(1.01±0.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6±0.34)、(2.99±0.25)(t=22.085、24.729,P<0.05)。

3 讨 论

玫瑰痤疮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皮肤炎症,根据临床大数据调查显示该病症通常发生在20岁至50岁间,且以女性群体为主,在国内该病症的发病率呈现地域性特点,最高可达22%,而最低仅为2%左右[2]。病灶主要出现在面部,且可累及皮下血管、毛囊组织、皮脂腺等,发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面部皮肤潮红、面部红斑或丘疹,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增加红斑或丘疹的覆盖面也会增加,此时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其生活、工作等构成明显影响。目前国际医学界还未就该病症的发病机制给出统一的解释,但绝大多数医学研究者认为其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神经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外界温度急剧变化等有着密切联系,且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均有睡眠、饮食等习惯不当的行为,推测可能是影响皮肤痤疮病症发展的相关因素。随着近几年对于玫瑰痤疮研究的不断深入,将病症总结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皮肤免疫障碍和微菌群失调,其中微菌群失调属于主要原因,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为毛囊蠕形螨感染,还有部分患者为葡萄糖球菌等细菌性感染,导致皮肤表层、浅层等微菌群生态环境失衡,维生素产生了过多的炎性因子,例如细菌肽等,其与皮肤相关受体结合后就会加重炎症反应,而这也是患者发病后面部大面积潮红的重要原因。另外在发病后,患者面部环境呈失衡状态,其皮肤保护性屏障功能逐渐丧失,菌群紊乱逐渐加重,也会进一步加剧病情的发展[3]。

常规治疗玫瑰痤疮的方式为药物干预,其中最常用者包括羟氯喹、盐酸米诺环素。其中羟氯喹属于抗疟药物,为4-氨基喹啉的衍生物,将原有的乙基更换为羟乙基后获得,可采取口服用药方式,药物经口进入人体后的生物利用率在70%左右。临床治疗时多将其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面部皮炎、红斑狼疮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感染、免疫调节等功能,且临床不良反应率仅为氯喹的50%。将其用于玫瑰痤疮治疗时可有效抑制皮肤表层组织的免疫活性,降低炎症递质的传递速度,缓解组胺类物质的合成和分泌,还能够降低痤疮患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使其在日常接触外界阳光时不会导致病情加重。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率仍相对较高,且对眼球结构中的视网膜、角膜等组织会构成明显的影响,轻则使患者视野受损,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相关组织坏死或脱落。因此临床使用羟氯喹的周期不宜过长,通常选择6个月,且如服药后早期即出现不良症状,需立即停止给药,此时所造成的病变仍处于可逆阶段,患者可自行恢复。盐酸米诺环素则属于广谱抗菌药物的一种,对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有着较好的抑制效果,但也不能长期服用,需严密监看不良反应问题[4]。

强脉冲光是波段在500nm至1200nm的光线,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选用适当波长、能量治疗。针对玫瑰痤疮治疗时,靶目标为血红蛋白、水分、皮脂腺,光热作用能够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抑制皮脂腺分泌,刺激胶原组织增生重排。同时热辐射还可针对毛囊蠕形螨进行杀伤或杀灭,消除病源。另外部分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脂腺呈现异常增生或肥大性病变,利用强脉冲光照射可使其快速萎缩,降低局部油脂等的分泌量。

猜你喜欢

氯喹米诺环素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氯喹与羟氯喹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氯喹和羟氯喹药理特性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应用
磷酸氯喹
氯喹和羟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心脏毒副作用
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临床应用研究
亲环素A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低氮胁迫诱导烟草亲环素基因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