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策略探讨

2020-04-27张小红马兰兰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精神科护士

张小红 马兰兰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 天水 741000)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患有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癔症、强迫症等,目前主要采用物理疗法、心理疗效及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心理疗法。所谓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不良事件,主要指的是医疗或护理行为不当导致的伤害性事件,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或会延长住院时间。正因为如此,必须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防范对策[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精神科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98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组实验,依据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26例男,23例女,患者年龄范围14~65岁,平均为(47.2±5.3)岁;其中8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31例精神分裂症。研究组:26例男,23例女,患者年龄范围14~65岁,平均为(47.2±5.3)岁;其中7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34例精神分裂症。组间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且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性的护理为主。研究组先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再制定防范措施制定并实施,具体如下:

1.2.1 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①未严格查对:护士未严格的看管、照顾病人,未按时进行查房,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不及时,发生烫伤事件、用药错误或有窒息、褥疮事件发生;②未妥善放置医疗器械和药品;③操作时未遵医嘱:患者自身排斥的原因、护士输血时未遵医嘱等均会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未按照医护人员指示、其他疾病、饮食不正确等均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了多服、错服、漏服或擅自用药的行为,引起药物不良反应;④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年轻的护理人员经验缺乏,无法为精神紧张、焦虑的病人提供帮助,或者护患关系不和谐,掌握心理护理知识较少或缺乏相应的护理经验;⑤缺乏责任心:年轻护士不认真对待工作,缺乏实践性和经验性,不仔细检查患者病症,无法准确判断病情,未依照等级制度给予患者护理,各项护理措施未落实,夜间护理不到位,思想不集中或经常擅自离岗[2]。

1.2.2 实施应对策略 ①加强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护士的职称不同,接受的教育层次也不同,若其是年纪轻、经验不足者,需要开展心理护理学习培训,要求其保持微笑服务,耐心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指导,通过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帮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对于有暴力性行为存在者,需防止其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通过简单、清楚的语言给患者提醒,并对其活动范围、注意力加以控制,告知医护人员和保安做好防范对策;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护士对护理法规进行学习,对护士查房、三查七对制度要进行监督,以患者具体需求分级进行护理,并对躁动者的行为表现密切观察,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对各项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要严格执行;③强化药品监管:分开放置口服药、注射药,内用药、外用药,药物需冷藏的情况下置入冰箱中,需避光的情况下置于避光位置,对内装药物复合药品标签与否进行检查,并对药品进行定期检查,标记好时间,锁好毒局麻药;④强化干预: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护理措施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宣传防盗、防火的重要性,对各类急救药品进行定时检查,保证外界设施的安全代表,强化宣教指导,提高患者家属的认知,提供家庭支持,避免发生冻伤、烫伤、褥疮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烫伤、坠床、走失、噎食等,组间数据需行统计学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多是由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者,以心理、行为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鉴于本科病患的特殊性,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查对不严、未遵医嘱操作、缺乏责任心、缺少充分的心理护理等是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分析精神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和处理策略,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精神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