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关怀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4-27陈亚明
陈亚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综合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通常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需要进行肠造口改变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对其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有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状况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延长生存期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性化关怀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护理模式,强调在护理过程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满足其心理和生理需求,提高后续治疗的舒适性和有效性[1]。探讨在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增加人性化关怀所产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6~57岁,平均年龄(52.3±4.2)岁。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5~58岁,平均年龄(52.7±4.6)岁。病例纳入标准:均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或家属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手术治疗禁忌症;非原发性直肠癌。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综合外科护理,护理内容主要有术后病房护理、镇痛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增加人性化关怀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定期组织并加强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关怀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给予专业化护理的同时提供更为细腻和优质服务。
(2)将人性化护理服务贯穿于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从病人入院开始直至出院,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营造舒适、温馨的休养环境,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3)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和满足。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消除其内心的疑虑和担忧,缓解其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4)指导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1.3 观察指标[2-3]
①采用本院自拟测评表对相关指标进行评分,包括生理功能、精神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方面内容,评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越好。
②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评价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精神状况 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观察组 25 66.7±8.9 77.4±9.2 46.8±7.4 72.5±6.7对照组 25 49.2±7.3 65.4±8.1 33.9±8.4 59.8±8.8 t 7.602 4.895 5.762 5.74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 vs 76.00%χ2=4.153,P=0.042<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直肠癌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术后因排泄方式的改变对其生活习惯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在身心健康心方面均存在较强烈的护理需求。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4]。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关怀,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增加其在休养恢复过程中的舒适感和满意度,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躁不安的心理压力,增强对于后续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人性化关怀护理,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精神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相关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中增加人性化关怀服务,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可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