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系统化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4-27杨雅
杨雅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综合征,患病后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治疗,甚至有很大可能会面临死亡,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并且因为医疗手段的进步药物治疗效果大大提升[1]。但是因为患者大都是年龄偏大的患者,常常因为患病而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全面系统化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下进行。实验对象:2018年3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样本容量40例。纳入标准:实验内所有患者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要求,自行签署同意书参与实验。排除标准: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或沟通存在困难的患者。实验组内男女患者比例25:15,年龄最大患者71岁,年龄最小患者30岁,平均年龄为(50.5±8.4)岁;对照组内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区间30~71岁,平均年龄为(50.5±7.7)岁。比较基线资料发现,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心功能状况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开展传统护理,按照医师要求定时定量指导患者用药,准确记录患者体征数值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症状,及时汇报给医师。
1.2.2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则进行全面系统化护理,具体方法:①健康宣教,因为患者对疾病了解不充分,患病后常常会产生恐慌、紧张等情绪,无法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医护人员要采用视频、图片等不同形式向患者呈现疾病知识与医护内容,告知患者治疗安全性,打消患者疑虑,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醒患者护理期间注意事项,避免病情加剧。②心理护理,医护期间要仔细观察患者心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开展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实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需要。用耐心、温柔态度积极解答患者疑问,倾听患者想法。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安排患者家属与患者多多沟通,让患者感受家人到家人支持的力量。③生活护理,要从各方各面进行护理。要协助患者完善卫生清洁工作,调整患者休息体位,防止患者心脏受到过大负担。对患者进行身体按摩,时不时帮助患者翻身,避免卧床时间过长产生压疮。一段时间后辅助患者进行下床锻炼,根据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锻炼计划。向患者及家属提供饮食指导,要求患者多食用粗纤维和容易消化的饮食。保证病房环境的整洁,及时通风,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2]。
1.3 观察指标
心功能改善情况:了解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主要从左室舒张末径与左室射血指数这两方面开展。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指数高于对照组,整体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表 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s)
表 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s)
组别 n 左室舒张末径(mm) 左室射血指数(%)实验组 40 49.91±3.12 54.15±5.67对照组 40 53.32±4.01 48.28±3.71 t 4.244 5.478 P 0.001 0.00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又一杀手,该病具有病情发展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点。一旦患病,患者需要接受漫长的治疗,治疗期间往往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部分患者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手段多为药物治疗,医疗水平的提升使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但是研究证实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上述护理内容的展开与实验数据对比,显示出实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心功能情况有所改善。分析上述结果产生原因:全面系统化护理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科学的护理。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于疾病与治疗护理内容的认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保证护理顺利进行。心理护理重视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生活护理中从病房环境、饮食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满足患者身体恢复期间身体的营养需要,避免饮食不当造成病情复发[3]。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开展全面系统化护理产生的积极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状况,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全面系统化护理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