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4-27宋旭露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呼气延续性用力

宋旭露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慢阻肺属于肺部疾病,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同其他呼吸疾病相比治疗难度大,并且易复发。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让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等。此病治疗的重点为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文选择近一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具体疗效,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90例,依据入院顺序分为1组45例和2组45例。前者男女分别是23例、22例,平均年龄58.16±1.25岁;后者男女分别是24例、21例,平均年龄57.56±1.41岁。所有研究对象皆满足慢阻肺治疗要求,无重大疾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病症知识,并做好临床防感染工作等。在此基础上,1组再给予延续性护理,主要方法:第一,组建护理小组。由一名主治大夫、一名护士长、三明护理人员组成。在完全掌握患者临床情况的前提下,分析延续性护理方法,让护理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二,护理。住院时期的护理重点是训练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心理疏导。其中,训练患者的呼吸功能十分关键。指导患者吸气时前倾胸部,以腹部朝内凹为最佳。在呼气时,需要把嘴唇缩成口哨状,渐渐地呼出气体。训练时间最好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另外,对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干预,让其对各项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升训练效果,加强康复信心。第三,指导患者家庭氧疗。向患者详细介绍呼吸机的应用方法,且告诉患者在家庭氧疗的正确方法,及氧流量的控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选择氧疗时间,一般是在运动前或是就餐前。第四,药物指导。由于患者出院以后需要长时间用药,所以要告诉患者严格依据医嘱服药,且详细介绍用药时间与剂量。对于用药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第五,生活指导。对于要出院的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告诉其形成良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上多摄取维生素与高蛋白食物。第六,随访。在院外治疗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饮食情况以及用药情况等。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肺功能。

1.3 评定标准

第一,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其中包含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峰值呼气流速,分数越高患者的肺功能越好;第二,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包含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

两组治疗前的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峰值呼气流速差异不显著(P>0.05),而1组治疗后的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峰值呼气流速均高于2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s)

注:两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用力呼气容积(L) 用力呼气量(L) 峰值呼气流速(L/min)1组 45 治疗前 1.44±0.35 47.93±10.42 46.42±11.35治疗后 1.61±0.56 58.86±10.72 53.745±11.83 2组 45 治疗前 1.41±0.23 47.69±10.41 46.75±11.33治疗后 1.45±0.42 50.96±10.45 52.47±13.53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1组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从数据上看均优于2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分)

注:与两组治疗后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情感功能 意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1 组 45 33.95±4.8622.63±4.8620.53±5.5626.53±5.53 2 组 45 23.86±3.5614.56±5.5316.48±4.4822.25±4.75

3.讨论

慢阻肺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胸闷、气短、咳嗽等等,应用药物治疗可以切实改善患者预后。为了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既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高度重视,通过采用有效的办法,将其所含的实效性全面发挥出来,以减少患者康复时间。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的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峰值呼气流速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峰值呼气流速1组均高于2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组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2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延续性护理干预一方面提升了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呼气延续性用力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用力!用力!再用力!
暴力行为
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