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0-04-27郁章生
郁章生
(临沂市中医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导致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后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在临床治疗当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研究为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具体治疗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别归入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为(54.5±8.34)岁。研究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为(54.0±8.3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两组患者进行入院治疗后,首先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救治措施,进行溶栓处理。
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以阿司匹林为例,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口服用药,用药首次剂量为300mg,后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调节用药剂量。
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评定标准,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的后期心梗发作的次数明显的降低,心电图走势接近正常为有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未发生变化为无效[1]。不良反应从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的概率来进行比较[2]。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8%,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5%,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脑梗死患者发病比较急,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3]。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保证患者供血功能的正常,但是单一用药整体疗效不佳,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大。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能够对血小板聚集的现象发挥高效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后期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进一步提升用药安全性。两种药物的联合运用,能够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降低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4]。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