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

2020-04-26冯子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4期
关键词:育人心理健康心理

冯子怡

[摘           要]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当中,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主要分析在现今情况之下,高等院校当中心理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难题,并且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对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高校心理育人;现实难题;应对措施;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4-0194-02

高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也在这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健全健康的心理要素,高校在教学育德育人外,在大思政的影响之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够起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此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现今社会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指的是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

心理育人不仅仅是简单地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应坚持育心和育德相结合,做好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工作,并深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实踐活动等当中,以此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针对心理育人的特点,分析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从而提出优化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校心理育人所面临的现实难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心理育人方面都面临一定程度的现实难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育人对象心理问题的成因具有一定的多维性,所以很难完全彻底处理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当今时代,社会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大学生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如成绩上的压力、感情方面的压力、父母家庭方面的压力、就业难等压力,这些压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抑郁情绪和失落感,这些都会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次,高校心理育人实现的高标准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育人意识还不够之间存在矛盾。要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各部门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且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现今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在接收有效信息的同时也会接收到负面信息,这对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而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论是教育教学工作者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存在专业水平程度低的问题,学校中的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也需要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应对生活和学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没有足够强的育人意识和专业能力,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缺乏综合实践训练,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当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会稍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二、如何解决高校心理育人所面临的难题

(一)树立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

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应该不断改革创新,树立立德树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从而使心理育人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想要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优化和推进,就应该明确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高校心理育人过程当中,应当培养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做贡献的人,培育具有一定知识文化储备以及能够起到文化传承作用的人。其实,心理育人工作并不简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不断地加深其涉及层面,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针对这个目标,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要求也随之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师和工作者应当具有相关的专业素质,以及教育教学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知道所面对的学生有什么类型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介入和干预。不能将心理健康简单定义为没有痛苦,现今社会的压力巨大,很多人表面看似没有痛苦,其实存在真正的心理问题。更不能够仅仅以个人的感受为核心来评定干预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差别,看来很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可能在学生看来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很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必须加强和注重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人而异,让大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被重视,让其觉得自身和社会发展存在一定联系,并且存在一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社会负责,对集体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最重要的是让其对自己负责,并能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除此之外,还应该切实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相关活动,从育心走向育人,在帮助学生缓解抑郁和压力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成败观以及得失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可以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班会、心理健康话剧等,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宿舍走访,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情况,也可以通过媒体平台,如微信、QQ、微博等发布跟心理有关的知识,当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及时进行干预和介入,帮助学生抒发情绪,调整心态。这些活动和做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进行自我缓解心理冲突,保持平和的心态,在社会当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二)协调并且整合相关资源很重要

想要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并且有效解决现实难题,就应该不断地整合相关资源,做到融会贯通。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整体的形势之下,心理育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部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充分结合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促使他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工作常态,为高校心理育人难题的突破共同努力。如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等,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当中应做好协调工作,明确自身的资源与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积极帮助和指导,并配合高校相关部门工作的实施和心理育人问题的研究,不断探索全新的实施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融合社会各界不同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无法应对所面临的问题而引起的,如父母离异、家庭突然的重大变故等。也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明确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成因,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协调学生管理部门,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经济困难问题、情感问题等。

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教务部门和任课教师的协调工作,解决这些大学生的学习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会出现没有心思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等情况,严重甚至会直接选择辍学,因此,在介入和干预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时,也應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适当辅导其学业,也可以间接起到转移他们注意力的作用。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增强他们的育人意识,让这些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心理育人的重要性,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尊重大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干预,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育人意识增强了,学生工作才能越做越好。

最后,可以成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方便做好统筹部署工作。针对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岗位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满足规范性要求,在不同部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协调有效组织不同资源和要素,全方位形成心理育人的大格局。这样,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再通过积极引入家庭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传媒教育,促进大学生的父母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认识,形成正确的教育思维。并且充分依靠政府力量,真正落实一些相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做好社会文化的完善和改良,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支撑学科的拓展以及优化

想要丰富并且不断拓展心理育人的支撑学科,就应该多加鼓励和支持不同学科共同参与,总结不同领域的经验。集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才能达到更完善、更细致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实践以及培训过程当中,大部分人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学习,缺乏学术方面的交流以及和其他支撑学科的交流和沟通,但是,在实际心理健康问题的介入和干预上,不仅仅需要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充分调动起心理育人工作者各个方面的知识和阅历,仅仅依靠心理学一门学科是远远不够的,由此看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支撑学科的积极作用。拓展支撑学科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心理问题,从而不断地丰富育人的方法。另外,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身构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心理教育,切实实现心理育人总目标。还需要直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理论素养,帮助他们开阔思维并且丰富他们的专业涵养,在提高育人工作质量的同时增强人格魅力,掌握各个支撑学科的理论知识,实现心理育人的多学科支撑,形成心理育人多学科的共同进步。也可以建立高校心理育人教师的资格认证以及培训,在整体上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分析,促进心理育人工作在实践中更具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切实解决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对高校大学生的发展成才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应共同被关注和重视,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所以必须提高其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心理育人所面临的现实难题。

参考文献:

[1]刘思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及突破[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0).

[2]曾威.互动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

[3]张文娟.从辅导员视角探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5).

[4]崔爽,卢绍君.从伦理困境的分析与解决促进高校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

[5]路晨菲.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新困境及其突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5).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育人心理健康心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