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20-04-26万发芳
万发芳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存在课堂教学结构过于模式化,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缺乏教学情感的注入等问题,教授起来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调动学生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措施,旨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方法;创新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小学教学中已经采用了创新式的教学理念。小学时期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较为灵活,经常会有很多创新性的思维,如果教师不采用创新式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可以调动灵活的思维。因此,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课本中的内容讲授给学生,而且要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创新可以尽量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走弯路”“走错路”,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结构过于模式化
在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还处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没有创新意识和现代化教学意识,课堂教学结构过于死板,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判断学生的回答时,判断的依据只是标准答案,不考虑学生的回答是否具有合理性,无视课堂教学中各要素的组合存在。在这样机械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中,教师只局限在自身有限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与教学过程之中,失去了素质教育真正的含义。
2.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具体、直观的情境观察、体验与思考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尝试教学创新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这是因为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的创新总是建立在自己的理解之上,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爱好,因此,数学教学的创新只能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不能引导学生活跃思维,主动去学习与思考。
3.缺乏教学情感的注入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学创新就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为手段,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创新归根到底要体现情感的价值,可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各自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时候,往往更偏重教学目标的完成,不重视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本质要求,何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呢?
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建议
1.通过教育理念的革新,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理念已不再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始终围绕教师转。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不再是“主导者”。在整个教学舞台上,学生是主角,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这一教育理念的革新,从根本上缓解了紧张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突出创新,教育必须全面、适度,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是我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与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范密切相关。无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状态,还是从新课程和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新要求来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应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一线教师所认同与吸收。值得肯定的是,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轴对称”时,导入如下。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图案。
(2)教师提问: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归纳:这些图案就是我们在二年级时已初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板书课题:轴对称。
探究新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
(1)学生口头回答,教师予以鼓励。
(2)课件出示各种建筑物画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轴对称的应用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多观察周围的事物。
导入生活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必然之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本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2.注重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在新課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应该增加创新因素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课前导入中可以讲述跟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位数学家的事迹;在学习数学公式时,针对简便运算,由学生之间相互出题,相互解答,提高学生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内容“平移”时,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1)播放“过山车”视频,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惊险、刺激的录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直接置身于“游乐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联系实际,列举平移现象。
教师:“认识了平移,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说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点名回答。
小结:生活中物体的平移有的是水平方向的平移,有的是竖直方向的平移,还有的是斜着的平移,不管是哪一种,平移时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
(3)实物演示圆环运动,请学生辨析是平移还是旋转。再次体验判断的标准应是“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的”。
(4)表演游戏,感知平移的特点。点名上台,师生分别表演“向左平移3步”,集体交流、判断。集体起立,随口令游戏表演向左或向右平移。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师生分别表演“向左平移3步”,学生在对比观察中发现问题,深入形象地体验了物体平移时方向的不变性,注重情感,增强了学习体验。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表达自己的亲身体验,就是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同时,教师应当适当介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思考,继而为后面的练习搭建桥梁。
3.采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是相对复杂的系统,它存在教学的各种要素,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过程以及情感。教学环境能够强化和塑造学生行为,学科的特色要在学习环境的创建中体现出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示范性教学,而是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切身体验,在活动中探索和合作,学生之间可以交流讨论。数学教师这时候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更要知道创设情境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中的几何、代数等资源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经常说,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而进行,教师所设置的练习务必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唯有让学生产生兴趣,方会产生源于内心的学习欲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积极意义,教师应当予以支持。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是基于新课改背景而盛行的全新教学形态,它的价值理念是令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开展有价值的积极体验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独特体验。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羚.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方法探析[J] .教育理论研究,2019(07):49.
[2] 李枝叶.浅谈如何有效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质量[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1):25-26.
[3] 朱春雷.真实、朴实、扎实:数学教育教学的追求[J].小學教学研究,2013(07):77-78.
[4] 袁慎刚.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55-56.
[5] 熊招姬,廖云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J].才智,2009(1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