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非自然叙事解读
2020-04-26武莎莎
武莎莎
【摘要】发表于2015年的《被掩埋的巨人》打破了石黑一雄传统的写作手法,创造性地采用了神话因素,模糊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文章从非自然叙事理论出发,研究作品中的叙述模式、情感及人物这几个方面探讨小说的非自然性,从而更深层次了解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非自然叙事
一、引言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出生于1954年,日裔英国作家,2017年文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名国际主义作家。《被掩埋的巨人》(The Buried Giant)作为一篇长篇寓言故事,采取“陌生化”叙述方式讲述了英国亚瑟王与圆桌时代的故事。为寻找自己的儿子,不列颠埃克索夫妇踏上寻子之路。在途中他们遇到武士维斯坦、爵士高文、小男孩埃德温以及各色各样的人物。石黑一雄这样谈这部作品的创作意图:“我想要写一部书,关于一个社会是如何铭记和忘却的。我曾写过有关个人与记忆的作品,但我发现,个人和社会在铭记和忘却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截然不同。”(陈婷婷,2017)目前,国内外对于这本小说的研究大多从创伤叙事和伦理选择等方面,并未从非自然叙事的方面进行研究,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空间。
近年来,非自然叙事已经成为叙事理论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后经典叙事学领域和分支,其发展极其迅猛,为众多非自然叙事文本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解读方法。非自然叙事领军人物扬·阿尔贝(Jan Alber)则把非自然叙事概括为“物理上、逻辑上或人力上不可能的情景与事件”。阿尔贝列出关于“非自然叙事”的三个定义:第一,在最基本层面上,非自然叙事学家们感兴趣的是那些具有陌生化效果的叙事,因为它们是实验的、极端的、越界的、非规约的、非一致的,甚至是非同寻常的;第二,非自然叙事是那些超越自然叙事规约的反模仿文本;第三,物理上不可能的情节和事件,即相对于控制物理世界的已知规则和被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则而言是不可能的情节与事件。本文将结合非自然叙事学的基本特征和《被掩埋的巨人》这部小说,具体研究其叙述模式、情感及人物这三个方面的非自然性。
二、非自然的叙述模式
在经典作品中,通常作家会采用单一叙述人称告诉读者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话语为情节服务。在《非自然的声音》(Unnatural Voice)一书中,理查森(Brian Richardson)把这些反常的叙述行为称为“极端化叙述”(Etreme Narration),并且集中讨论了第二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复数叙述等几种典型样式。在这些反常叙述行为的模式下,叙述话语不再为情节服务,而是服务于自身,颠覆或消解了故事情节,使其变得不稳定甚至不可信。
在小说中,石黑一雄采用了多叙述人称的模式,主要包括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叉出现的形式。在小说的开始,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回顾性的视角:“我本来想说,这对夫妇过着‘孤独的生活,但根据我们对这个词的理解,那时候没有人是‘孤独的。”此处,作者采用了“我们”这一第一人称全知视角,对当时的英国背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而且引出了小说的中心人物——埃克索夫妇。“我们”的出现会拉近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将其不自觉地带入小说中。随着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小说的主人公又变成了第三人称埃克索。他的心理活动大多是与妻子比特丽丝有关,但也通过他的视角引出本书主要人物——武士维斯坦、小男孩埃德温和高文骑士。读者跟随着埃克索见证了小男孩的身世、高文的阴谋权衡和维斯坦的正直勇猛。除此之外,在本书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书中作者特意留出两章的篇幅来描述骑士高文的心理活动,名为“高文的第一次与第二次浮想”。也就是在这两章中,作者将高文的一些心理活动细致地呈现出来:“没错,那些僧侣和令人憎恶的布雷纳斯没杀死维斯坦阁下,我心里感到欣慰。但是,他可真是个人物啊!每天他手上流的血,都要让塞文河泛滥了?”不难发现,高文骑士的内心其实也是很敬佩维斯坦的,只不过由于立场不同,不能违背自己的初心,才站在了维斯坦的对立面。
三、非自然的情感
传统自然叙事小说情感偏模仿,是对真实世界中的人物情感的再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模仿性,而在非自然叙事中,情感却被陌生化,非自然化,也打破了读者的情感预设。尚必武(2016)认为,非自然情感主要指的是物理上、逻辑上和人类属性上不可能的情感。第一,物理上不可能的情感,即那些不存在于真实世界或者跨越真实世界与虚构世界之间界限的情感;第二,逻辑上不可能的情感,指的那些与真实世界的逻辑原则相违背的情感;第三,人类属性上不可能的情感,指的是叙事作品中的非人类存在物所发出的情感。以上三种类型的非自然情感,对于把握后现代主义文本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说《被掩埋的巨人》中,非自然情感主要体现在逻辑上不可能的情感,也就是那些与真实世界的逻辑原则相违背的情感。小说中有一处“岛”是非常重要的线索。首先,在出门寻子途中,埃克索夫妇遇到一个老妇人当着他们和一个船夫的面杀死一只小兔子,因为她固执地认为船夫拆散了她和她的丈夫。文中此处出现的“岛”是何地方,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这是一个相当于“世外桃源”的地方,很多夫妇会“手挽着手,在树林里和沙滩上散步”,但是事实上去到岛上的人就“只能孤单地在草地上、树林里行走,看不见其他人”。在老妇人和丈夫渡河时,因为船一次只能容下一个人,所以丈夫先走一步;但是在船夫返回来接老妇人时,她却不肯走,因为她不想一个人生活。老妇人与丈夫的感情是否如船夫所说的已经破裂,而且为什么上岛必须接受船夫的考验,他考验的标准是什么,这座岛上到底有什么,这些心理活动我们都无从得知,作者在书中也并未点明。除此之外,全书埃克索夫妇的心理非常值得深究。埃克索夫妇在面对这个“岛”的时候也同样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恐慌,尤其是在听完老妇人的遭遇后。在整个恢复记忆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状态都非常不合逻辑,一方面特别想知道之前的往事,另一方面又在经历内心的挣扎,因为他们的潜意识也不认为即将到來的记忆的苏醒会让他们感情变得更好,比特丽丝会不时想起埃克索之前的背叛,之前争吵的记忆也若隐若现。除此之外,支撑埃克索夫妇走出自己村庄的信念——寻找他们的儿子,只存在他们的对话和想象中。这一系列看似合理却处处解释不通的情节不断引导着读者向情节深处推敲,结尾的戛然而止又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四、非自然的人物
人物是叙事作品最核心的因素之一,一般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生活原型,都是当时社会生活某种程度的真实写照。然而,在非自然文本中,人物却不一定“是人或像人”。阿尔贝主要考察了五种类型的非自然人物:1.人类与动物的混合体;2.去世的人物,即作品中的人物既是活的又是死的;3.“类机器人”的人类与“类人类”的机器人;4.变形的人物;5.同一人物的多重版本(尚必武,2012)。
在《被掩埋的巨人》这部小说中,非自然人物便都是人类与动物的混合体。“母龙魁瑞格”“食人兽”和“精灵”等这几个显性非自然意象的出现将我们带到了远古神话世界,尤其是母龙魁瑞格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她常年会喷吐一种让人失忆的雾,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村民们会经常忘记之前发生的事。也正是这种雾让两个村子能够忘记之前的残杀,在和平的环境下生活。实际上,魁瑞格直到本书的最后一章才出现,在此之前她的形象都是在人们的回忆或者对话中被建立起来的。“那是个最凶悍、最难驯服的家伙,说喷火就喷火,不管是布雷纳斯的敌人,还是她自己的队伍。”这是高文骑士对于魁瑞格的形容,也让我们对魁瑞格的高大威猛和凶残有了了解。但是,在最后一章埃克索夫妇真正找到魁瑞格的巢穴时,她却瘦弱不堪,看起来像是虫子一样的爬行动物,脊背上的微微起伏,是她活着的仅有迹象。因此,维斯坦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她杀死。其实,魁瑞格也是被统治者用来巩固其统治的手段,命运也极其悲哀。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被掩埋的巨人》这篇小说中的非自然的叙述模式、非自然的情感以及非自然的人物的解读,更深刻地了解了其内容和形式,也更好地展现了石黑一雄高超的写作技巧。非自然叙事这一新视角研究,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文本阅读感受,希望对之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Alber Jan.Impossible storyworlds and what to do with them[J] .Storyworlds: A Journal of Narrative Studies,2009(01):79-96.
[2] Brian Richardson.Unnatural Voice: Extreme Narration in Mordern and Contemporary Fiction[M]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6.
[3] 陈婷婷.如何直面“被掩埋的巨人”——石黑一雄访谈录[J]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7(01):105-112.
[4] 尚必武.不可能的故事世界,反常的叙述行为——非自然叙事学论略[J] .外语与外语学,2012(01):89.
[5] 尚必武.文學叙事中的非自然情感:基本类型与阐释选择[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6,24(0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