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2020-04-26石梅青

教育界·A 2020年2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教学设计

石梅青

【摘要】诗歌是我国的瑰宝,但是诗歌教学大多存在为应付考试的背诵默写而教的现象,学生也学得兴趣索然。目前不少教师都在进行生态阅读教学的尝试,探索一种能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教学诗歌时,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体现生态阅读教学的初衷。

【关键词】生态阅读;诗歌教学;教学设计

在进行生态阅读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努力寻找生态阅读教学方法,以找出适合初中诗歌教学的有效模式。本文以《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初中诗歌生态阅读教学的探究成果。

一、根据学情及教学需要制定学习目标

因为所教学生大多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平时阅读量少,对诗歌的理解与审美有一定难度,对作者及当时写作背景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而要想了解诗歌的主旨意境,就要掌握作者及写作背景。故而《己亥杂诗(其五)》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本诗。2.能力目标:把握本诗主旨,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学习作者的爱国之情。

二、结合学生现状选择重难点

由于学生长时间处于留守的状态,对学习缺乏兴趣与动力[1],采用分组的方式、合作探究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己亥杂诗(其五)》的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本诗主旨;3.背诵并默写本诗。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根据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全班54位同学,学习氛围较浓,虽然有的同学家中没有电脑、手机可以查阅资料,但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都全部了解掌握了作者龚自珍的有关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全班有52人喜欢通过朗读诗歌的方式来理解诗歌,只有2名平时少言寡语的同学喜欢用默读的方式来理解诗歌。全班学生的写作功底较好,学生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我。因此,笔者采用反复吟诵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诗中领悟诗歌的内容与意境,在反复读中自然成诵,顺便检查学生默写情况。通过让学生自主提疑解疑答疑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品意境时,通过写作来完成,并选代表上台展示习作,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得更深刻。

四、教学过程随机应变

1.回忆式导入,简练直接进入主题。“‘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同学们,这是谁写的?今天,我们再学龚自珍的一首《己亥杂诗》,看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2.请学生展示预习成果,不足之处老师补充。

3.反复吟诵诗歌。

(1)齐读课文。2019年6月15日的课堂展示中,各组同学都能整齐地朗读课文,放声朗读率、字音准确率达100%,但诗歌朗读的节奏感不强,情感投入不足。

(2)听名家朗读录音。

(3)划分节奏,自由情感朗读。请学生上来划分朗读节奏,结合写作背景及诗歌的相关字词,让学生分析诗歌各句应用什么情感来读。

(4)全班背诵全诗。全班同学闭上眼,带着感情背诵全诗,全班都能声情并茂背出全诗。

4.学生自主提疑。学生能按思维导向,从主题思想、写作手法、意境品析几个方面提疑,各组汇总问题,请代表到讲台写在白板上。

5.合作交流,讨论答疑解惑。意境品析是各组必选,从剩下的几个问题中各组再自选一个进行讨论解决。

6.能力训练。

(1)分享答疑方法。全班同学都争着举手要回答问题,课堂氛围较活跃。

(2)请各组交流选出本组的意境品析写得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配乐朗读各自的作品,老师简单点评)。

覃嘉怡: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落花纷纷从枝头掉落,但它不是无情的,待到来年春天,它要化作肥沃的泥土滋养泥土,培育鲜花。我要向它学习,培育祖国下一代。

蓝玉帆:看着这漫天纷纷飘落的花瓣,它们会化为泥土培育更多的新花,而我虽然辞官归乡,但我依旧会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卢峙成:我满怀惆怅地离开繁华的京城,从此,便要回到我遥远的故乡,夕阳西下,落花纷飞,我虽然辞官回家,但我可以像这落花一样积极培育祖国的下一代。

韦智元:夕阳落下,在天边染上一层凄惶的色调,我骑上快马,回头再看了一眼那即将离开的京城,我无奈地摇头叹息,但是我绝不会置祖国的前途于不顾。

7.默写全诗。请两位同学到白板默写,其余在下面用草稿默写,请组长统计本组的正确人数,默写完后进行检查点评。同学们一起指出两名上台的同学写不规范的字是哪个字,应怎样写。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印象也很深刻。据组长统计的正确人数是52人,只有上台的两名同学出错,原因是写字不规范。笔者再次利用这个机会提醒同学们写字规范的重要性。

8.通过提问学生学习本课的收获结束课堂。“同学们,龚自珍能在辞官回家后,仍不忘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他这样的爱国赤诚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那么在现在的和平年代,作为学生应该怎样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呢?”全班齐声回答:“认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在同学们信心满满的回答声中结束本节课。

9.撰写教学反思,寻找更合适的生态教学方法。《己亥杂诗》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即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原本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朝廷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镇压,百姓生活困苦。龚自珍在这一年辞官南下,后又北上接家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共有315首诗,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5首。

在小学时,学生已學过一首《己亥杂诗(其二)》,笔者从这首诗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顺利导入新课。要想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与意境,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和当时的写作背景。所以笔者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上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时,学生已基本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学生说得不完整的地方,笔者适当补充,让学生对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有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理解主题和品析诗歌感情与意境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度较高。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思维导向,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能充分利用集体的大智慧一起自行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2]。特别是在品析意境时,很多学生都能把作者当时写这首诗的情景描述出来。部分学生的作品称得上佳作,在各组推荐本组的最佳作品上台展示时,配上优美的音乐朗读习作,同学们如身临其境,进一步更好地理解了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与意境。

【参考文献】

[1] 侍寒冰.生态语文课堂背景下的诗歌信息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139,141.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教学设计
浅析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