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黑格尔的“反思”

2020-04-26姜蒙

各界·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辩证法黑格尔反思

姜蒙

摘要:“反思”是黑格爾在《大逻辑》和《小逻辑》中经常使用的哲学术语。特别是在《小逻辑》的本质论中,反思一词出现得更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反思”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有所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不理解“反思”,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弄懂《小逻辑》。对于黑格尔“反思”的考察和研究,会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地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黑格尔;辩证法;反思

一、何为“反思”

黑格尔的反思思想首先是在论述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他在《小逻辑》第20节和第24节附释(三)里分析了思维的特征,即:普遍性和能动性;通过反思产生普遍概念,而普遍概念则包含反思对象的本质,内在实质、真理;感觉直观的内容通过反思而有所改变,有了这种改变,对象的真实性质才能为我们所认识;思维活动也就是我的活动。并进而提出认识真理的形式相应地具有三种:其一是经验;其二是反思;其三是思维的纯粹形式(即“哲学的认识”)。黑格尔认为,前两种认识真理的方式“还不是表述自在自为的真理的真正形式”,“认识真理最完善的方式,就是思维的纯粹形式”。对此,黑格尔把以上三种形式作了比较,他说:“第一种形式,直接知识,容易被看成最适宜、最美和最高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包括道德观点上所谓天真,以及宗教的情绪,纯朴的信赖,忠、爱和自然的信仰。其他两种形式,首先反思认识的形式,其次,哲学的认识就超出了那种直接的天籁的和谐。由于这两种形式有这种共同点,所以通过思维以把握真理的方式,容易被看成是人类一种骄傲,一种全凭自己固有的力量以认识真理的骄傲。”

那么黑格尔所谓的“反思”是什么呢?所谓“反思”,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本质在自身内的映现,就是反思,反思是黑格尔的哲学方法和认识真理的形式之一。很明显,黑格尔把反思看作是相对于事物的思维运动,这一思维运动是自身的,它不依赖于外界事物的作用。黑格尔以为,这一思维自身的反思是和普遍性联系在一起的,一切对象的本质,须通过反思才能认识,思维的反思作用是人独有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黑格尔的《小逻辑》,我们可以概略地把黑格尔的反思归纳为以下三点:抽象知性的反思(外在的反思)、机智的反思、思辨的反思。这三层含义的反思构成了黑格尔整体反思的内容。

二、反思的含义

知性的反思,这种用法在《小逻辑》存在论中用得较多,指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黑格尔指出,反思是“用思想的关系来规定真理。”即用有限的、抽象的、片面的思维方式(范畴)去说明真理。黑格尔在谈到知性的反思时说,近代哲学特别是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不懂得思想自身包含有矛盾,而相信“只靠反思作用即可认识真理,即可使客体的真实性质呈现在意识前面”。其结果就停滞在“知性思维”的地步。所以,他们“‘通常总是从主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反思,认为它是判断力的运动,这个判断力超出某一直接的表象,给表象寻找普遍的规定,或者把这些普遍的规定同表象作比较。‘但是这里所指的不是意识的反思,也不是把特殊和普遍作为自己的规定得比较确定的悟性反思,而是一般的反思。”換句话说,知性的反思虽然是以一种思维的方法对于事物进行考察,但它往往把事物的各方面孤立起来进行分析,因而不可能得出关于事物本质的真实认识。在黑格尔看来,这种知性反思的结果,只会使人的认识处于一种半混沌的状态。所以,他得出结论:“形而上学未能超出单纯抽象理智的思维。它只知直接采取一些抽象的思维规定,以为只消运用这些抽象否定,便可有效地作为表达真理的谓词。”

由于知性反思的缺陷,就必然导致了思辨反思的产生。黑格尔认为,要把握间接、内在的本质,就要通过反思,使思想从自发状态进到自觉状态。离开了哲学上的反思,就不可能产生抽象理论,就不可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他认为事物的内在联系绝非感官所能把握,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认识到本质,本质不是直接的,而是纯粹的反思。黑格尔哲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他不仅像过去的某些哲学那样把人的理性认识阶段分为知性和理性,而且第一次把理性又细分为消极理性和积

极理性,所谓“消极理性”就是“将知性的规定沉解为无。”亦即“有限的规定扬弃它们自身,并且过渡到它们的反面”。而这种过渡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是知性的概念由于内在矛盾而转化到自身的反面。所谓“积极理性”就是不满足于矛盾转化和扬弃矛盾转化,进而“在对立的规定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在另一含义上,它也就是思辨的反思。把对立双方看成是同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不可分离的环节,积极理性是认识真理的最高、最完整的形式。

黑格尔在指出了反思具有知性,思辨的方面之后,认为在“知性”与“消极理性”之间还有一个过渡性的阶段,这就是第三种意义上的反思——机智的反思。黑格尔早在《费希特体系与谢林体系之差异》一文中就写道:“反思当其扬弃了有限之物时,就把自己提升成为理性,当其把理性的活动固执在对立中时,就使自在重新降低为知性。”这种反思的特点就在于,它既超出知性的规定性,“使其与别的规定性处于关系中”,又“仍然保持那个规定性的孤立有效性。”黑格尔把机智的反思作为知性反思和思辨反思之间的中间环节,其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系统地描绘出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

按照黑格尔区分知性、积极理性和消极理性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存在论是讲的知性的思维阶段,它只讲这个就是这个,而不涉及其他,它的原则是“甲=甲”;概念论是讲的积极理性的思维阶段,它达到了对立统一的认识;本质论是讲的反思的思维阶段,反思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是知性和消极理性之间的阶段,就它的各个规定,“固执在对立中”“仍然保持那个规定性的孤立有效性”而言,它具有知性的特点;就其“扬弃了有限之物”,与对方“处于关系之中”而言,它又有消极理性的特点。概念的运动,就是从知性思维的规定经过反思规定到理性思维的规定的发展过程,知性思维的规定是低硬的、孤立的、直接性的规定,反思的规定是间接性的、多样性的规定;理性思维的规定是两个对立的规定融为一体,是同一个统一体的有机成分。只有理性思维才能达到包含间接性在内的直接性,达到包含多样性在内的同一性,由此可见,反思是从知性思维通往理性思维的桥梁,是达到最高认识,即把握多样性统一或对立统一的认识的必经之路。

三、反思的作用

根據以上三种反思的含义,黑格尔又把反思的作用归纳为三点:其一是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从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其二是改变感觉的内容。黑格尔以为感觉的内容出于受到人的直观的影响,因而必然会存在片面性,而反思的作用则在于消除这种片面性;其三是认识到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相互间的联系。因而,黑格尔认为,只有借助于反思的作用去改造直接的东西(即感性材料),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客观性。人们要想发现事物的真理,单对表面现象的观察是不行的,必须发挥思维的主观能动作用,对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思想加工,从形式上加以改变,也就是把感性形式改变成理性形式。如果不明白反思的作用,便会把这种认识过程看成是倒的,并且把反思的作用与思辨哲学寻求知识的目的相对立。事实上,两者是一致的。在黑格尔看来,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感觉材料,而是反思。从思辨哲学的观点来看,反思不仅是思想加工,更重要的是思想自身的反映。

黑格尔关于反思的学说,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有其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在黑格尔以前,西方哲学关于如何认识或把握对立统一的问题,大体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一种是把对立统一的认识推到不可知的彼岸世界,认为人的认识根本不可能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另一种是认为对立统一只能通过神秘的直觉或内心体验去把握,而非理性思维所能认识。黑格尔吸取了这两派的经验教训。在两种认识之间,在知性和理性之间,搭起了一座由此及彼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本质论中的反思。这样一来,黑格尔就把从知性到理性,从对有限性、多样性的认识到对无限性、统一性认识,变成了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曲折的矛盾发展过程。这样一来,我们既不需要把无限性,统一性的认识推到不可知的彼岸,使其成为不可企及之物;也不需要把它当作只有通过内心体验才能把握的神秘莫测之物。对事物的对立统一的认识是可以通过长期艰苦的思维过程而得到的。显然,黑格尔的反思学说,对于反对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把认识建立在理性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在认识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

[2]黑格尔.黑格尔全集(第四卷)[M].商务印书馆,2002.

[3]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辩证法黑格尔反思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黑格尔评理
黑格尔评理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辩证法家的形而上学
现代形而上学的特征
“我”是谁?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