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2020-04-26黄丽娟
黄丽娟
【摘 要】 小古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语言习惯与学生常规认知不相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效率不高。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以抽象、推理、辩证思想理解课文,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文章将从三大方面分析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小古文教学发展,助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
【关键词】 思辨能力;古文教学;深度学习
思辨能力,即思维辩证分析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主要通过理论思考、论证、推理方法获得经验与知识。小古文主要以文言文教学内容为主,内容精炼、难度较大,并与学生日常语言习惯不相符。因此,小古文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部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反映小古文学习难度高。为此,语文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深度拓展学生阅读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深度阅读,对比分析
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文言文用语与现代语言用语有着较大差距,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存在思维困惑,虽然能够顺利读通小古文,但对文章的含义却是一知半解。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时,要认识到学生原有思维基础的差异性,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阅读内容,加深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印象。由于小古文教学内容难度较高,教师应该挑选小古文中的常考知识点进行教学,通过对比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加深知识印象。
在对比分析教学时,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巧妙入手:第一,寻找同类词语。小古文教学中,有许多词语会反复出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同一篇章的同类词语进行对比分析,集中进行思维风暴。第二,引导学生思维。教学时,教师可以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小古文内容,引导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小古文知识,牢牢把控小古文阅读教学方向。
例如,在讲解《伯牙鼓琴》时可以挑选“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两个短语或词语进行教学。可以发现,这两个词语都有“善”字,但意思却有较大的差异。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古文”研究小组,让学生分析“善”的含义。讨论过程中,部分小组陷入了僵局,无法区分“善”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句子中进行翻译,通过句意猜测“善”字的含义。其次,教师让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回答“善”的含义。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各组观点总结答案。“善鼓琴”中的“善”代表擅长;“钟子期善听”的“善”代表喜欢、精通。分析所举案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辩证思考“善”的含义,强化了学生思维辩证能力。
二、小组合作,文义交流
许多学生在小古文学习过程中对文义理解不足,思辨能力有限。小学生学习小古文时间尚短,学习经验多来自于现代文阅读经验,只能片面地理解阅读文章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要灵活运用学生已有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集合思想、交流观点,并在多次言语交锋中加深理解,收获新知识。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将学生的思想合起来、观点合起来、能力合起来,帮助学生由片面转化为全面,由此获得更加完整的小古文文义。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文义交流时需要注意把握组员、内容、方式三大要素,第一是组员要素。如果组内成员语文思辨能力不足,即使经过充分讨论,学生也很难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分组过程中要考虑各小组内部组员能力差异性,尽量以“强+弱”组合方式进行分组。第二是内容要素。初次开展小古文文义讨论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讨论探究能力了解不足,而学生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讨论经验,教师需要合理把控讨论难度,控制主要内容。第三是方式要素。小组讨论方式也包括片段讨论与集中讨论两种方式。前者针对个别要点进行分析,时间相对比较短;而后者以小学生讨论为主,时间相对比较长。但具体采取哪种小组讨论方式,还是要取决于学生讨论能力以及教学需求。
例如,《书戴嵩画牛》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方式理解小古文内容。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书戴嵩画牛》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形成浅层认知;其次,教师让学生在组内开展五分钟左右的片段讨论,疏通文义,通过视频猜测语句、段落意思。最后,教师以小组接力赛的方式翻译文章,比一比哪个小组翻译得最多。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内容,共同进行课文翻译,集中了学生智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教学,攻克难点
小古文重、难点教学主要以关键词与关键语句为主,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内化相关知识点。学生在具备文义理解能力、基础词语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在重、难点知识教学时进行个人探索,實践已有小古文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辩证思维下加深对重、难知识点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小古文实践学习时,教师不要过度干预,如果学生遇到思维瓶颈,要合理诱导,帮助学生在探究难点过程中形成思辨能力,并在思辨过程中获得知识。
总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问题导学、思维导图、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思维。第一,问题导学。教师结合学生辩证思维路径,设置多个节点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逐步拓展学生阅读思维。第二,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重点、难点中寻找思维关键点,并引导学生逐级、逐项地进行小古文思维拓展。第三,情境教学。小古文属于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语文阅读通用情境教学法,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特定的情境进行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例如,在《将相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将是谁?相是谁?”“廉颇与蔺相如发生了哪些矛盾?”“廉颇与蔺相如为什么最后能够成功化解矛盾?”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辩证,构建学生辩证思维路径。其次,教师通过《将相和》教学视频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组内对三个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教师让各个小组以《将相和》为核心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对小古文知识的理解。分析所举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文内容为核心设置了三个难度递增的问题,引导了学生辩证思维路径,并通过播放视频为学生构建情境,助力于学生小组学习,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具化思维,有效提升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古语言:“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文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教学,要把握思辨教学核心,让学生通过类比、论证、分析、理解等多种思维抽象方式加深对小古文的理解。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小古文与学生语言习惯不同,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向以及切入角度,为学生构建优质小古文课堂。文章针对思辨能力教学提出了三项教学对策,各位教师在借鉴时还需要结合小古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作出调整,充分发挥小古文思辨能力的培养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笋.玩转小古文——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50-52.
[2]唐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小古文教学的若干争论[J].语文课内外,2019(36):362.
[3]徐佳.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古文教学分析[J].求知导刊,2019(31):22-23.
[4]钱玉.浅谈图表法在小古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19(3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