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H治疗痔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分析

2020-04-26范艳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混合痔临床疗效

范艳红

【摘 要】目的:体会对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1月-2019年4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混合痔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而展开,均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而后按护理模式差异为分组原则,设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设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两组疼痛、舒适程度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经护理后观察组疼痛(2.00±0.14)评分较对照组(3.33±0.58)低,舒适度评分(3.53±0.51)较对照组(2.21±0.25)高,P<0.05。②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33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1例,占比分别为84.6%、12.8%、2.6%,总满意度97.4%。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6例,占比分别为55.6%、27.8%、16.6%,总满意度83.3%。结论: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建议采纳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疼痛情况、改善舒适程度方面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38-01

近年来,受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痔疮成为临床常见、高发病;且患者后期复发率较高,导致临床治疗措施更棘手[1]。此研究选取我院75例患者展开,重点分析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5例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内接受的混合痔患者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n=39):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0:19),年龄区间:23-55岁,平均(39.56±10.12)岁。对照组(n=36):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8:18),年龄区间:24-55岁,平均(39.41±10.56)岁。比较患者一般资料,较高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完善各项检测;提前给予口头宣教,将术后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

观察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宣教:通过PPT、健康讲座等途径将混合痔、PPH手术优势等详细告知患者,亦可列举同类手术治愈病例,强化患者治疗积极性。叮嘱患者排便、坐浴时家属陪伴,避免其出现晕倒、贫血现象。②术前准备:完善肝、肾等器官的检查,避免其出现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指导其学会床上小便方式。叮嘱其治疗期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可以给予镇静药。术前口服肠道杀菌剂来预防感染。术前1-3d尽量进食全流质、半流质饮食。术前1晚灌肠,手术当日禁食。(2)术后护理:①疼痛:术后6h平卧,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将手术结果告知患者,消除其心理顾虑、负担。加强沟通,了解患者术后感受。术后1-3d内避免牵拉疼痛。若疼痛较剧烈,遵医嘱肌内注射吗啡。

②排便:术后24h鼓励患者自行排便,避免造成肛周水肿。③会阴部:术后3d便后给予坐浴,浴液:高锰酸钾配温水,比例为1:5000。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④并发症预防:尿潴留:术后24h密切观察,通过控制滴速、诱导排尿等措施来确保患者自主排尿;亦可在相关穴位实施针灸来促进排尿。便秘:术后3天可口服药物来软化大便,日常饮食指导患者多吃香蕉等食物来帮助排便。便血:术后1-3d内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指征。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护理前后疼痛、舒适程度 用VAS量表评价疼痛,分值和疼痛成正比。用Kolcaba量表评估舒适度,分值1-4分,分值和舒適度成正比。

1.3.2 观察满意度 分值总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不满意(≤70)。

1.4 统计学

计算软件:SPSS22.0版本,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以“x±s”表示。定性数据:“x2”核实后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值在0.05区间:证实两组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阐明疼痛、舒适程度改善情况

观察组疼痛评分较低,舒适度评分较高,P<0.05。见表1。

2.2 阐明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97.4%,对照组仅为83.3%,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PPH术成为临床治疗混合痔的典型术式。临床研究证实:PPH术式治疗混合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现已被临床肛肠科广泛应用。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混合痔患者对自身疾病、手术治疗措施存在认知不足、认知缺陷等情况,因此导致术后并发症频频发生。由此可见,为确保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需在围术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术前通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措施,确保患者更好更全面了解自身疾病、相关手术治疗;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等一系列对症干预措施,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确保患者更好康复,全面改善其预后情况。

临床以往对接受PPH术式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采取护理,多以常规护理为主;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致使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因此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新型护理模式[2]。

可见,对接受PPH术式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属于临床现阶段一种新型优质的护理模式,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并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延伸而来。较常规护理而言,围术期综合护理更具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可确保患者身心达到最佳舒适状态的同时接受后续治疗。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姝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31-133.

[2]闫萍丽,罗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1):167-168.

猜你喜欢

混合痔临床疗效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PPH治疗45例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