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2020-04-26王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王梅

【摘 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选取32例,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均接受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手术均很成功,仅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及时救治后都顺利出院,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9d。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是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老年肺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172-01

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近年来胸外科常用术式之一,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康复迅速等优点。但该术式属于难度较高的一类胸腔镜手术,手术风险较大[1]。老年肺癌患者常常合并有其它基础疾病,身体机能衰弱,手术风险更大,术后恢复缓慢,并易引起相关并发症。这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有效经验,现选取自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現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患者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在70~83岁之间,平均(72.3±3.5)岁;肺癌类型:中央型肺癌18例,其余14例为周围型肺癌;11例曾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6例有长期吸烟史。全部患者均在术前通过胸部CT、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活检等检查,诊断为肺癌或肺部占位,后均经术后相关病理确诊。23例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9例采用全肺切除术治疗。手术均很顺利,仅5例于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呼吸衰竭、3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经精心救治与护理后,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9d。

2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肺部护理

要求患者于术前14d开始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对于痰液黏稠者,可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若发现有肺部感染者,应及时进行抗炎治疗。术前7d让患者学习如何深呼吸,重点学习坐位胸式呼吸与卧位腹式呼吸,2次/d,10min/次。为预防术前肺不张,可于术前3d指导患者开展吹气球练习。另外,术前还应教会患者咳嗽排痰的方法与技巧,指导患者在深吸气后应用力咳嗽,便于咳出痰液。

2.1.2 心理护理

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患者与家属对该术式缺乏足够的了解,常担心手术疗效、手术安全以及手术费用等。对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流程、优势、相关注意事项及手术适应证等,并告诉患者手术医生是本院经验最丰富的胸外科医生,让他们增强治疗信心。同时,还要向他们介绍成功的病例,最好让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和恐惧。

2.2 术中护理

帮助患者构建静脉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帮助患者摆好手术体位。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材,根据手术流程,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工作。

2.3 术后护理

2.3.1 监控生命体征

术后应取去枕平卧位,并将头部侧向一旁。当患者苏醒,血压基本平稳后,可转为半卧位。等到6h后应让患者坐起来咳嗽,便于排痰,保持呼吸畅通。然后,采用左右交替卧位,方便引流。术后24h内还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主要包括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由于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差,加上机体免疫力弱,对手术的耐受度较差。因此,术后可能出现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因此,术后要心电监护24~48h,随时注意心率、心律情况。一旦出现低氧血症,必须马上处理[2]。同时,要充分给氧,并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另外,要随时注意是否出现其它术后并发症,如出血、肺漏气等。

2.3.2 呼吸道护理

手术后患者呼吸道内一般都聚集有很多分泌物,必须及时咳出,避免引起支气管阻塞以及肺部并发症等。术后患者苏醒后,应轻轻叩击背部,并指导患者咳嗽,以排出痰液。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应及时采用雾化吸入治疗,促使痰液排出。若有必要可借助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同时,让患者多做深呼吸,术后第1d可开展相关呼吸功能训练,如吹气球,以利于肺复张。术后疼痛影响到患者咳嗽排痰时,可利用镇痛泵镇痛,并观察是否出现渗血。

2.3.3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观察引流管是否堵塞、滑脱,隔15min挤压一次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同时,要随时检查引流瓶内水柱的变化,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与性状。若引流量超过200ml/h,马上通知医生处理。若连续3h内引流量均超过200ml/h,说明问题严重,出血不止,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术后48~72h未出现紫绀,呼吸平稳,胸液24h在150ml以内,观察床边胸片可见肺复张,胸腔内没有积液,便可将该引流管拔除。拔管后要留意患者是否有下列症状:胸闷、气促、紫绀、皮下气肿等[3]。

2.3.4 康复指导

通常在拔除胸腔引流管后便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这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可鼓励患者用术侧上肢梳头或摸对侧耳,以加快康复。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要提前询问患者下肢是否疼痛,再让其下床活动。若有必要应立即检查是否形成静脉血栓。

3 讨论

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成为治疗肺癌的常用手段。由于切口小,手术疤痕小,不影响美观。医生需在小切口半直视条件下开展该手术,因此,手术难度很大,潜在较高的手术风险。这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通过系统、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这才是确保手术成功,让患者尽快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邵颖.49例全胸腔镜高龄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656-1657.

[2]杨晓芳.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3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70-72.

[3]杨彩芳.电视胸腔镜下早期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18):132-133.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8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干预对利普刀治疗宫颈锥切术的影响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