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分析
2020-04-26王华
王华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及血脂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前的血压指标和血脂指标,实验组指标与常规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中医体质辨识与中医护理干预相结合方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患者血压、血脂指标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高血压病;护理;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9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其次,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其发病率高且病程较长,因此在治疗时,临床护理更要被重视。本文旨在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其中常规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86岁,平均(72.17±1.26)岁。实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4~85岁,平均(73.49±1.37)岁。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2)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辨識患者体质,根据患者不同体质采取对证的中医护理干预。①居住环境干预:居住环境应温暖、干燥,穿着宽松、透气,适当的进行散步等。②沟通干预: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去进行治疗。③进食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与饮食习惯,建议患者主要食用清热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④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患病情况,建议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如八段锦等。⑤耳穴按摩:可选择患者的耳降压沟、肝穴、脾穴、耳尖、神门穴等,先进行消毒处理,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每次25分钟左右,一天4次,每3天可以更换一次。⑥穴位按压:对患者采用15分钟的热水泡脚,然后按压15分钟涌泉穴,按压20分钟丰隆穴,以帮助患者除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血压和血脂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给予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干预前的血压指标和血脂指标,实验组指标与常规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该病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2]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其发病率高且病程较长,因此在治疗时,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在治疗时的主动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中医体质辨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居住环境干预、沟通干预、进食干预、运动干预、耳穴按摩和穴位按压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该病症主要以预防为主,对患者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对症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体质辨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身体不适进行有效的缓解,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指标,达到降低高血压发病率的目的[3]。
综上所述,将中医体质辨识与中医护理干预相结合方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患者血压、血脂指标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艳,何红,李玉霞,雷蕾,郭淑毅.中医体质辨识对社区管理中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7):146-147.
[2]梁桂眉.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4):12-14.
[3]夏志敬.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中医体质辨识的应用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22):3284-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