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探讨
2020-04-26王海青
王海青
【摘 要】目的:探究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18例患有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及研究组(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每组各9例,两组术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术中切口大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对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安全性高且创面小,有利于患者愈后,可大力在临床上推行。
【关键词】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45-01
甲状腺良性结节属甲状腺组织类疾病,一般状态下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有临床研究证实[1],结节易受多因素致使其增大,进而压迫气管、食管以及喉返神经等,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吞咽不适与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恶变情况,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微创手术手段,具有创面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势,相较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更受到临床及患者的关注与认可[2]。本研究取18例患者对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18例患有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及研究组(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各9例。其中对照组性别组成男/女5/4,年龄在26~75岁,中位年龄(32.6±16.4)岁。研究组性别组成男/女6/3,年龄在29~70岁,中位年龄(36.0±14.4)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相关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于颈前区做横切口长7-8cm,暴露甲状腺前肌群与颈阔肌,切除甲状腺后,对其进行引流并缝合。研究组行低位小切口腺瘤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取头高脚低位 于颈前胸骨切迹上端约1.5cm处,长约5.0cm,暴露手术视野,辅以3-4mm腔镜,逐层分离,至暴露甲状腺下极,切断甲状腺下级后观察腺叶松动时,即处理甲状腺上极。处理完上下极后,将其剜除,同时在甲状腺被膜内行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术取出甲状腺结节,最后对腺体残面进行间断缝闭,使用电凝刀进行充分止血,并连续皮内缝合甲状腺动静脉。
两组术后进行予以冰敷及对症治疗,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情况,予以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研究組在术中切口大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目前多采用手术切除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但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创面较大、术后恢复不理想,并且术后将在患者颈部留下约8cm的瘢痕,患者的美观度造成严重影响,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压力,故该术临床应用不够理想[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低位小切口切除术逐渐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青睐。有学者研究发现[4],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在处理甲状腺时,甲状腺的颈前肌群没有完全切断,手术创面小、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提出该术与临床应用的优势。本研究中研究组在术中切口大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可最大程度减小创面、减少出血,同时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愈后。
综上所述,在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对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安全性高且创面小,有利于患者愈后,可大力在临床上推行。
参考文献
[1]尹海霞,岳芮杰.老年甲状腺良性结节可疑超声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3012 -3013.
[2]任冰冰,张自立,孟祥朝.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47):87-89.
[3]阳光,陈炜,唐武,等.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10):2016-2017.
[4]高峰,吴迟.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比较[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5):5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