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康与常见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2020-04-26陈江朱军赵宏南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血脂康

陈江 朱军 赵宏南

【摘 要】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血脂康和常见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对比,进行疗效探究。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其就诊及收治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两年内,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分组,将50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左高脂血症患者25例和观察组高脂血症患者25例。对于观察组来说,采用血脂康进行治疗,对于一般组来说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和一般組相比具有明显下降,其HDL-C高于一般组。结论:在现阶段通过对血脂康进行应用,在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血脂康;他汀类;降脂药物;原发性高脂血症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25-01

在现阶段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血管疾病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代谢异常做为当前动脉粥硬化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调节[1]作为降低心血管疾病异常和预防动脉硬化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能够对血胆固醇水平进行有效降低,除此之外对于脉硬化斑块能够有效稳定。在现阶段对冠心病血脂异常者广泛应用经常会导致肝酶升高等,限制了其他药物的使用。血脂康以洛伐他汀为主要成分能够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副作用较少。本文通过对血脂康与其他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研究其疗效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其就诊及收治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两年内,其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患者总胆固醇在5.98mmol/L以上,三酰甘油在1.54mmol/L以上。第二,男性患者HDL-C<1.04mmol/L,女性HDL-C在1.17mmol/L以下。排除标准:第一,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第二,患有心脏梗死相关患者。第三,带有糖尿病患者。第四,其他病因导致的高脂血症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分组,将50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左高脂血症患者25例和观察组高脂血症患者25例。其中一般组患者年龄最低为35岁,最高不超过70岁,高脂血症患者年龄平均值在54.2±1.3岁。观察组患者年龄最低为34岁,最高不超过71岁,高脂血症患者年龄平均值在55.2±1.1岁。通过进行两组患者资料的比对,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来说,采用血脂康进行治疗,其剂量为10毫克,采用口服方式通过连续治疗三个月,对疗效进行临床评估。对于一般组来说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每次剂量为10毫克,采用口服方式通过连续进行三个月的治疗,在两组治疗期间均不能服用其它影响血脂代谢的相关药物。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进行静脉血的抽取,对相关血脂水平进行临床检测,随后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意义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说明存在较高的检验价值。

2 结果

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相关指标,其中观察组治疗前的TC值为7.24±0.53mmol/L,治疗前的TG值为2.83±0.28mmol/L。对于患者中其治疗的HDL-C值为1.04±0.16mmol/L,治疗前LDL-C值为3.64±0.31mmol/L。观察组治疗后的TC值为4.28±0.74mmol/L,治疗后的TG值为1.24±0.35mmol/L。对于患者中其治疗前的HDL-C值为1.54±0.23mmol/L,治疗后的LDL-C值为2.03±0.41mmol/L。

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和一般组相比具有明显下降,其HDL-C高于一般组。

3 讨论

作为当前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措施,改善原发性高脂血症能够对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行预防。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还原酶抑制剂[2],通过对患者体内胆固醇等进行抑制,从而阻断细胞的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使反馈性刺激膜表面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和活跃增加,使血清胆固醇的水平降低。对于他汀类药物来说,能够对肝脏合成载脂蛋白进行抑制,从而减少三酰甘油的合成分泌,在目前来看,治疗药物一般以阿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为主。

对于血浆中的胆固醇主要包括两种途径[3]来源,第1种为外源性胆固醇,第2种为内源性胆固醇。外源性胆固醇则来自于食物及生成在肝细胞中,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还原酶作为当前一种限速酶,能够催化甲羟戊酸步骤。作为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的重要一步,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能够降低胆固醇,血脂康作为天然红曲加工后的产物,其中含有多种成分。例如洛伐他汀、桔霉素、红曲色素等多种酶类,能够对活性进行抑制。同时经过医学证明,血脂康能够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调节,通过进行两种药物的临床对比,血脂康其调节作用明显,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对于在临床上使用他这类药物进行调治的患者,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以采用血脂康进行替代治疗。

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和一般组相比具有明显下降,其HDL-C高于一般组。在现阶段通过对血脂康进行应用,在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智超,唐海沁,张亚文,徐迎春,陈洁霞. 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对比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01):28-32.

[2]徐智超. 红曲制品对高脂血症的控制效果及副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

[3]王利军,罗五金,张新平. 国内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医药导报,2013,32(11):1443-1450.

猜你喜欢

血脂康
从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看血脂康的临床应用
血脂康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合并TG升高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脂康对压力负荷导致心肌重构的保护作用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78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