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在这群泉喷涌的地方》有感

2020-04-26潘鲁生

走向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泉城朱文济南

潘鲁生

散文集《在这群泉喷涌的地方》,日前由五洲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家朱文兴的60篇散文,其中46篇是赞咏这群泉喷涌的地方、即泉城济南山川风物和人文历史的系列佳作,其余14篇是赞山东、忆故乡的隽永之作。由一位作家发表一篇咏济散文的不少,但由1人写出46篇系列咏济散文并都在著名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家却很少。作家始终关注着时代的脉动、社会的蝶变,用散文讴歌改革开放以来济南乃至山东和故乡江南的变化,描刻出现实生活的质感,篇篇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犹如一部充满精彩历史故事的隽永散文诗,读了如临其境,得到美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全书17万字,图文并茂,装帧高雅,值得收藏。

过去只知道朱文兴教授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成就,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成为济南社科界的领军人物;没想到他在散文创作上也很有建树,已出版过《游子吟》《从长江口到黄河边》《有心长作济南人》等多部散文集,还荣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收入《在这群泉喷涌的地方》中的散文,多數是他近4年来发表在《香港文汇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走向世界·天下泉城》等报刊上的新作。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朱文兴笔耕不辍,依然用率真隽永的文字,借景抒怀,表达爱泉城、爱故乡、爱祖国的炽热情感。

散文,贵在真实;真,是散文的灵魂。读者喜爱的散文,不仅在于文字的隽永,更在于叙事抒情的真实。《在这群泉喷涌的地方》所写的济南风景名胜、山川风物,都是具体可触可感的真实存在;每篇散文都有对济南历史的追溯,也都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并经过反复校勘。正是怀着对历史和现实的严肃忠诚,作者在许多篇章中挖掘出了济南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珍宝。阅读朱文兴的咏济散文,犹如在阅读一部充满精彩故事的历史教科书,从中可以领略到济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确实,《在这群泉喷涌的地方》是作者爱济南、爱泉城、爱故乡的心灵中溢淌出来的一股股清澈泉水,必将对读者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与作者相识20多年了,在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会上,多次作为评委在一个组里切磋、评判;在济南市的一些重要文化活动场合,相见的机会就更多。记得在济南新八景评选活动中,我被聘为专家组评委会主任,张炜、朱文兴被聘为副主任,常在一起切磋、商议,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70多年前,朱文兴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东南郊5公里处的农村,这里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南岸。少年时代,他曾每天背着用母亲织的土布做的书包,穿过广袤的田野,走10里路,到罗店镇上读初中。江南水乡的灵动多彩,春天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油菜花,秋日乘着小木船在河里采菱角;罗店镇上的小桥流水石拱桥,依河而建的民宅,木板房石板路构成的老街巷,敞着门面的茶馆和吴语软侬的说书声,端午节在市河里的龙船表演......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小镇风情,给了作者以有益的人文熏陶和滋养,为他日后创作咏江南忆故乡的散文提供了鲜活丰厚的源泉。比如,作者在《故乡的小镇》中所描写的童年时代端午节到小镇上看龙船表演的民俗,早在明洪武年间就形成了,现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店镇也成为宝山区唯一被列入全国重点镇的历史文化名镇。

2018年1月28日,为调研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曾专程到作者的故乡罗店镇作了专题调研,拜访了龙船制作的第五代传人,对罗店镇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底蕴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罗店镇人杰地灵,是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和中科院院士、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会长的前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的故乡,典型的水墨江南。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作者对故乡的一往情深和浓浓的乡愁是必然的,《飘逝的村庄》等篇目,就是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在这群泉喷涌的地方》中的咏赞济南的散文,明显多于回忆江南的。作者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经过解放军农场的劳动,于1972年春离开故乡江南来到泉城济南,已近半个世纪。从长江口来到黄河边,风土人情大不一样。但或许是被清澈甘冽的泉水所滋润、被淳朴豪爽的山东人所感动,也或是把异乡当故乡、把济南当江南的情怀使然,作者很快融入到了这座城市,并深深地爱着她!言为心声,咏济散文每篇都饱含着对济南炽热情感。爱泉城、爱故乡与爱中华是相通的、一致的,作者始终关注时代的脉动、社会的蝶变,用散文讴歌改革开放,描刻出现实生活的质感。近4年新创作的散文,比以往的作品更丰厚、更耐读。这些散文不枝不蔓,语言质朴,情真意切,托物言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对泉城、对故乡的感恩之情,篇篇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读后令人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

作者担任济南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有10多年之久,之后又有整整8年时间担任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院长,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因而他的咏济散文,隽永的文笔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厚重的历史感和理性的思维,抒发着对美丽泉城的感受、激情和憧憬,《曲水流觞百花洲》《历下亭里尽芳华》《菊香梵音里的佛慧山》《探古寻幽龙洞幽》《仙气氤氲华不注》《鹊华烟雨·碧山》《黑虎啸月泉成河》《天下奇观五龙潭》《长城之父从济南起步》《济南潇洒似江南》等,都属于这类。更可贵的是,朱文兴的散文,写景抒情中又有思考,如,《曲水流觞百花洲》一文的结尾:“烟雨中的百花洲和曲水亭街,更是令人陶醉!她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富贵斗艳,她不像济南的三大名胜那样雍容华贵,也不像她东邻的仿古建筑群那样风头显摆,她的好看是淡淡的,素雅的、真切的,毫不张扬的,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这段文字,在赞美曲水亭街和百花洲美景的同时,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拆掉历史文化街区而新建仿古街区这种现象的忧虑,表达的是作者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与呼吁。

由一位散文家发表篇咏济好散文的不少,但像朱文兴教授这样由一人写出近50篇赞美济南山川风物系列散文的作者却极少。作者的感情是散文的思想感情、意味情趣的本源,《在这群泉喷涌的地方》中的散文,篇篇都真实记录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心灵体验过程,抒发了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热爱泉城、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猜你喜欢

泉城朱文济南
泉城颂
雪后泉城银装素裹美如画
《曲艺泉城》
难忘泉城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Paving Memory Lane
闪电结婚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