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引思视阈下小学语文“学”与“教”的重构

2020-04-26胡宇

江苏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高阶思维语文课堂

【摘 要】“让学引思”教学理念的提出,推动了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方式变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激活学生高阶思维为突破口,探索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让学习真实发生。

【关键词】让学引思;语文课堂;自主学习;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7-0010-03

【作者简介】胡宇,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江苏盐城,224002)副校长,高级教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一、打开“动力源”,在“让学”中培植儿童的阅读初感

1.聚焦阅读起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任何“有意义”知识的获得都是儿童自身与客观环境在交互作用过程中自主建构的结果。学生的原有认识结构和知识经验作为后续学习的“动力源”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开发并利用这些差异资源,以他们的阅读初感为学习起点,让每一个学生的学在起始阶段就“可见”。凡是通过努力能自己发现的知识,教师就应当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现在,笔者执教班级的学生都习惯学新课前设计“前置性作业”,其中必做三件事:一是潜心朗读课文,二是展示问题,三是初画思维导图。

2.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核心问题才能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思维导图就是以“学什么”为核心,以“怎么学”做支架,探求“为什么这样学”的有效思维工具。其主要方法包括:自主归纳,提取关键词;勾连延展,用符号创建知识点的关系;设色标注,给相关知识分层分级。如统编语文教材三上的《狼和鹿》,就可将狼、鹿、森林之间的关系用提取关键词的思维导图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进行联通延展,培养其对问题的推演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些高阶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打通“障碍点”,在“引思”中发展儿童的高阶思维

语文教师的“引思”主要体现在:当学生学习困难时,教师适时点拨,帮助他们走出思维困境;及时鼓励,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组织协调,培养他们的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

1.引思要有序——层次性和逻辑性。

引思要有梯度:是何、为何、如何、若何,逐步激发学生的思维由低阶走向高阶。如统编语文教材三上《掌声》“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英子上台前后的心情变化,并写写当时英子的心理活动”是教学重点。英子是一位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的孩子,由于学生缺乏相似生活体验,学习中遇到了“障碍点”。笔者提供了以下学习支持:(1)学习方法的指导,“抓关键词,多问为什么,就能走进人物内心”;(2)唤醒生活体验,“你是否有缺乏信心的时候,当时你最想获得什么”;(3)小组先说一说,互相交流后再写。

2.引思要有物——价值性和主體性。

教师的引导,要具有价值性,尽量不要问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多提像“为什么”“还可以怎么解决”“请说出你的理由”等表示征求意见、换位思考、询问对策之类的开放性问题,这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3.引思要有法——灵活性和创造性。

一是强调聚敛性思考,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整合。教师不仅要成为资源生成的激发者,还要善于捕捉、整合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对发言中的闪光点,要加以引导点拨,打开学生思维的视角,梳理出学习方法,以便学生将方法运用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

二是强调梯度性思考,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追问。“让学”理念引领下的学生思维往往很活跃,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畅所欲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可以随意发挥,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当学生认识模糊、理解肤浅、思维僵化时……教师要相机追问,为学生铺设合理有序的学习台阶。

三是强调发展性思考,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提升。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更是“平等中的首席”,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精彩的生成”,教师要积极抓住这一资源开发利用,采取有效策略助力学生的学。

三、打破“时空界线”,在“让学引思”中重构课堂教学范式

1.课前引导自主学,搭好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支架。

“前置性作业”是认知的起点,让学生有备而学,教师有备而教。教师要激活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通,引领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适时提供学习支持。一是搭好“学什么”的支架。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会学”的前提就是要让学习真实发生。统编语文教材三下《肥皂泡》的课后练习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笔者预设的目标是“画出动词和连接词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而在“前置性作业”中有学生提到在以前学的《曹冲称象》中有类似的练习。笔者调整了方案,设计了充满挑战的开放性学习活动:“谁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谈谈如何把活动说清楚?”这样的设计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形成对接,促进了反思性、概括性的高阶思维的介入。二是搭好“怎么学”的支架。统编语文教材三上《灰雀》中小男孩与列宁共有四次对话,学好第一次对话后总结:“我们联系标点,关注语言细节,就能揣摩人物的内心。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三次对话?”有扶有放,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课上引领互动学,在“梯度设计”中支持表达。

学习中的儿童需要一个互动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在教师思维、情感引领下主动表达自己正在发展的思维。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设计有“梯度”的活动,在互动中寻求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和思维的连续性。一是师生互动,逐步引导和完善表达。统编语文教材四上的《繁星》一文在体悟作者对繁星的“爱”这一板块中,设计如下:(1)抓住关键词句,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爱”。(2)链接童诗丰富想象,表达“爱”:在巴金眼里星星是“萤火虫”。其实,每个人看星星,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想法,读读林焕彰《夜晚的天空》来谈一谈。(3)补给背景资料,升华“爱”。二是生生互动,促进同伴间的“抱团”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对话呈现出立体多维的状态,同时避免错误建构的延续。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如对情节引发的追问,对人物特点的追问,对文中各元素之间关系的追问等等。

3.课后触发灵动学,在归纳反思中让思维持续生长。

任何学科都是一个由许多概念、原理建构出来的完备体系,它分布在我们所学的各章节、单元中。但知识本身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将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材料、思维结果不断加工和整理,融会贯通,才能培植强有力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体系。可见,思维空间不随课堂教学时间的结束而关闭。

“让学引思”的提出,让教师可见学生的“学”,让学生可见教师的“教”,从而使学生学会成为自己的老师,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热爱学习的核心素养。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的“起点”,高阶思维的展开需要教师的“助力”,“让学习可见”的课堂能给学生带得走的学习能力,这才是拥抱信息化时代的美好姿态。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高阶思维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